基于选择性教育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2019-09-17 07:59田菲菲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0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田菲菲

摘 要: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任务即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基于这些基本内容,各大高等高职院校纷纷展开课程改革,从整体的学校教育到具体的专业课程,都在朝着共同的改革目标前进,而选择性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和课程改革的模式不谋而和,本次就将从学前教育专业入手,研究基于选择性教育理念的课程改革。

关键词:选择性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目前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部分,而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之一,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大高等、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更是培养幼儿师资的前沿阵地,其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否完全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符合幼教的要求,都是当下课程改革需要重视的部分。许多高等、高职院校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较为保守、单一,理论实践出现脱节现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质量产生一定影响,而结合选择性教育“以学生为本”的人文主义观点,也为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前进方向。

一、选择性教育理念概述

选择性教育是基于“综合教育”发展起来的,不完全否定“综合教育”,而是在其弊端的改进过程中,重点关注受教育者学习的选择权,帮助学生增加选择学校、教育内容和学习方式等学习空间。选择性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选择”,而学生的选择权往往体现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权,职业教育领域的选择教育更重视社会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的导向,也可通过学生自主选课,创建自主性、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机制,帮助学生培养其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而学生选择权具体体现在

(一)课程选择

院校增加适量的、适当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自主的学习空间。学校应该加强课程的建设和整改,架构合理,数量、质量高水平,内容新颖的选修课程体系。

(二)教师选择

每个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及教学风格都各有不同,因此,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教师权,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理念和学习风格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拥有教师,也能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果。同时,自主教师选择权也便于建立竞争上岗机制,学校统一课程有多名授课教师,而每个教师各有所长,不尽相同,此举也利于教师们更全面的发展自己,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习方式选择

院校可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在教学允许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完成学业的时间、修读方式等,如效仿国外的弹性学习机制,学生自主选择每学期的课程或学习量,根据此修完相应课程和学完,即可提前或延期毕业,学习方式不只是局限于学校,可拓展至线上教学,讲座等,学生通过考试获得学分,继而申请毕业。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问题现状

(一)对于学生的选择权重视程度较低

教育本身是有专制性意义的,即由教育者决定通过什么教育方式将什么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教育者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尽管今年来,教育界多次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但真实做到的教育者或院校寥寥数几。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我国传至千年的教育方式有关联,也与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很大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权、教师选择权、课程选择权都没有得到重视。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国家有关政策文件对高等、高职院校的选修课及学分没有明确规定,都是对必修课程的相关作出明文规定,这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改革,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二是教育者对学生为主体地位的事实认识不深入。高等、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会以学生们的知识量为首位,忽视学生们实践结合理论的重要性,而事实上,每个学生在学业上的追求都不同,院校应该提供多样的选修课程供其选择,发展其个性化需要,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喜欢的教师、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学分应该互分。

(二)学分制改革不彻底

学分制以学分衡量学生们的学习量,目前国内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学分学年制是学分制和学年制的结合,即规划好一学年需要的最低学分,完全学分制即不论课程量或修习时间,修习到一定学分即可结业,更为自由,而我国大多数高等、高职院校如今使用的还是学年学分制。

(三)教师队伍质量不高

如今的高等、高职院校中,教师大多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创新极少。同时,在教师数量和力量上,也略显不足,学校内教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极少,又负责大量课程,不仅会使教师极为劳累,也会使教学质量下降。

三、基于选择性教育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选择性教育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以学生为本

这也是选择性教育理念的核心理念,要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基于这一理念进行课程改革,着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基本,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化选择,成长意愿,个性及兴趣特长,促进学生们个性化发展。

(二)重视选择性

选择性教育理念最基本的观点即是选择性,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们选择权,高等、高职院校通过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程或教师竞争体系,给学生们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机会。

(三)凸显职业性

选择性教育理念要凸显教育的职业性,因为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因此要在满足学生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添加职业特色的课程,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奠定基础。

(四)重视灵活性

选择性教育要从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灵活的教学形式、教学资源及教学途径,丰富职业教育的内容及形态。

(五)加強实效性

摒弃传统的、与现代教学观念不符的教学形式或教育方案,结合现代科技、学生们的想法等创建新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管理模式,推动学校教育更高质量的发展。

四、基于选择性教育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选择性教育是基于现有的教育状态进行创新的教育理念,想要将选择性教育融入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中,就要摒弃原先的所有教育设计体系,重新架构一套全新的基于选择性教育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一)架构平台、模块、课程群相结合的选择性课程体系

(1)平台。即课程平台,不同于传统学前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发展课”的平台模式,选择性教育平台着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区分,更重视课程的职业特色。

(2)模块。传统的学前教育平台会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发展课上出现交叉或重复,不利于区分,且基础课程较少,不适合划分模块。选择性教育的模块划分,是根据学习领域设置的,包括师德修养与职业规范课程模块、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基本技能模块、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课程模块、幼儿发展与保教知识课程模块、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课程模块和儿童艺术教育素养课程模块等。都是根据如今幼教岗位的需求而划分的,能够从学生们的学习能力、知识能进行考虑,考察学生们的职业能力,也能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认识本专业学习领域。

(3)课程群。选择性教育课程体系中每一个课程模块的学习领域都各不相同,负责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学习情况进行划分主题或目标,将拥有一定相关性的课程编在一起成为“课程群”,学生们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性学习。

(二)线上线下结合的必修选修混合课程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线上学习已越发重要,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也考虑到这一点,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融合成新的课程体系,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类型,学生们可以选择必修课程完成课程群的学习目标,若学生们想要提高某一领域的专业能力,可以选择选修课程,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线上线下混合的学习模式,更加凸显出专业的学习领域,帮助学生们明确其选课思路,学习方式也会更加灵活,便于学生们根据自身情况和个人发展目标进行选择,满足个人对本专业或者对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晓倩.基于选择性教育理念的高中课程变革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03):76-80.

[2] 未友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9,17(04):186-187.

[3] 孟丽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1):211-212.

[4] 陈迎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考核改革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237-238.

[5] 胡丽园.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下旬),2017(09):52-53.

[6] 武晓鹏,张洁.選择性教育视角下,如何做好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J].亚太教育,2015(33):175.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