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19-09-17 07:59谭晨晨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大学生

谭晨晨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发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原则,从而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思想性、时代性、方向性的同时,应做到守正创新,从而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12月份召开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会议上讲到,“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贯穿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最终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高校应勇于肩担高校立德树人的重任,思政课更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如何教学生“做人”。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中,思政教师应该强化立德树人的使命感,提升责任意识。应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思政课,使其成为思政课教育的重要内容,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二)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意识形态关乎一个国家之未来,作为青年一代,应防止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自信。尤其是作为主流意识建设主流阵地的高校,更应为国家守好片前沿阵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课应具有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思政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对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和教化。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领域的进一步深化与改革,引发的各种利益问题逐渐影响到意识形态领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而,加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必要性。

(三)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使命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大学生精神秩序构建,国家与社会秩序构建。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对于国家而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代表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学生抵制错误社会思潮侵蚀,培养大学生政治意识,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作为引领高等学校发展的时代精神旗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了国家的政策方针、表明了政治立场,阐发了政治理念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政治觉悟。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所谓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就是按照人们思想、行为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遵循。”教育工作需为政治服务,思想工作也是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然坚持政治导向, 对大学生施加意识形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也只有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才能更好的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的统一

作为高校思想教育的主体,并非静止的存在。它是一个复杂变化的动态系统。传统一元主体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说教”为特征,导致了教育对象的迷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空洞说教,也不是机械灌输。在教育场域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关怀,防止“人的缺席”。思想政治教育应紧贴生活本源,防止与生活割裂。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统一的交互式教学,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解释力,操作性,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价值。在高校思政教学中,除了理论教学外,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等形式,凸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直接性和现实性,才能真正使思政课生动起来。

(三)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各具优势与不足,显性教育作为主流的教育方式,具有目的鲜明、教学内容和行为规范化等优势。但也存在脱离实际,被大学认为“假、大、空”。隐性教育是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补充,主要采用寓教于乐等方式,将教育思想贯穿其中,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功效。作为陶冶式教学的隐性教育,具有隐蔽性、开发性等特征。整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方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教育不仅要依靠显性的课程教学,也要借助现代化的开放式教学手段,开发各类资源。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活性、社会性。

(四)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

教育与自我教育是相统一的过程,接受教育是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要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要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想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作为大学生自我学习的内部动力,是自我认识与自我改造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时效性特征,只有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教育,才能实现最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主体建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揮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对思政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具体要求。[6]高校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教师队伍建设,应从以下方面展开: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道路,保持政治清醒,提高理论学习、教学科研等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应提高思政课专任教师的入职门槛和学历要求,将政治觉悟不高、教学效果的教学人员,清除出思政教师队伍。

(二)教材更新:用好、讲好新修订的思政理论课教材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 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 中宣部、教育部立即组织对已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以下简称“马工程”) 重点教材进行全面系统修订。[7]教材作为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一手材料,肩担推动新思想“进校园”的重要使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教材是基础。随着思想理论的进一步深化,思政课理论教材的更新和思政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新教材对思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思政教师需要加深思政课大纲及教材的研读,提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讲话原文、教材读本和学科理论吃准吃透新教材。

(三)阵地坚守:重视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能够“入脑”,打造思政课“金课”,保障思政课教学质量,应从以下方面提升:一方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教材学习、座谈交流、参观考察等诸多形式加强自身学习。 增强思政教师教学魅力,以饱满热情、广博知识、精妙讲解,感染学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创新教学方法。思政课应谨防照本宣科,重形式、轻内容。转变传统思政课“大课教学”、说教式授课模式,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

(四)躬身践行:注重社会实践,达到知行合一

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的教育包含“知”与“行”两个层面。高校思政课也同时包含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理论教育和课外活动为主的实践教育两个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缺乏,一直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短板。实践教育作为引导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知”化“行”的关键一环,其实践滞后导致学生陷入了理解困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是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应该同时关注世界形势、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和大学生的生活,从而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文化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引导学生

学校应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觉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建立在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既是立党立国之指导思想,也是中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应加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步伐,保持文化维度之间的平衡协调。校园文化的建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好学校应在教学和生所等场,应该张贴宣传性海报和标语,使学生耳濡目染,从而提高学生的潜在认知。

(六)平台创新:充分运用新媒体,构建网络育人平台

互联网具有“传播快、受众广、影响深”的特点,是新的思想阵地。“互联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常态,作为互联网用户主要群体的大学生深受新媒体的影响。网络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在新时代的作用愈加明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把握时代脉搏,实现新媒体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转变传统互联网思维,重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推动高校网络育人迈上新台阶。[8]加快思政课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构建多维新媒体网络体系,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促进大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高具有时代意义。

四、结语

进入新时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加坚定政治方向,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办党和国家满意的教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推动思想教育内容入心入脑,从而推动当代大学生的习智、立德、处事能力。

参考文献

[1] 付晓玲.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7.

[2] 李玲,刘锐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6):16-19.

[3] 艾四林.新时代如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N].光明日报,2019-04-19.

[4] 周政龙,徐志远,赵衍民.遵循“三种规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5):125-128.

[5] 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6] 李强.“五个一”工程构建思政大格局[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12):35-3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用好讲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D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805/t20180515_336124.html,2018-05-15.

[8] 庄文学.“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8.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