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堂提升路径

2019-09-17 07:59薛世彦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0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高校教师

摘 要:审视小学到大学整个教育阶段,思政课贯穿始终,特别是大学校园,相对轻松的学业任务和开放的教学环境,加上大学生自身心理年龄特点,思维跳跃,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思政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播面临困境,这对思政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实到具体提升路径,思政课教师还是要课外加深自身理论水平,课堂内积极主动性创新思政课堂,开发多样化传播模式。

关键词:高校教师;思政课堂;理论传播

高校思政课堂的任务主要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帮助大学生树立三观,坚定理想信念,高校思政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青年学子心灵的滋养者,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召开的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意义予以肯定,关于如何开展思政课也进行了深刻探讨,思政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课程,关系到国家未来命运,讲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发挥着重大作用,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

一、课外加深理论研究水平

中国有句古语:打铁还需自身硬,用在教育传播方面同样适用,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从心里面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紧跟党的步伐,关注最新动态及时传播新时代新思想,课堂上敢于发表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言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避免学生受到不实言论的误导,当然这一切都要求思政课教师自身理论水平过硬,因此思政课老师想要获得理想传播效果,必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

(一)研读经典著作

高校思政教师想要获得提升思政课堂,首要还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诸如《共产党宣言》、《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而不是为了省时省力,只去浏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评论,这样会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存在偏差,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别人眼中的马克思是建立在研读原著基础之上的,如果想要教好这门学科,还是要自己亲力亲为,仔细研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真功夫、苦功夫,这样才能尽可能降低理解偏差,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相对准确化,此外,从内心里热爱这一学科才能教好这一学科。列宁曾明确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2]

(二)贯彻十九大精神

想要加強理论研究水平,思政课教师还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具有开创性、里程碑和划时代的重大意义的十九大报告,弄清楚十九大精神的实质要义既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任务,也是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自觉遵循的行为习惯。高校思政教师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思想,坚持不懈地实现十九大精神“同步”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精学深,参透悟透,在课堂上才能在原文基础之上深刻解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讲话精神,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人,不断帮助同学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历史使命、奋斗目标与整体战略,发扬优秀红色文化。

(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此外,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也是一个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利于思政课堂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高校思政教师要加以研究学习,因为它客观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作用,科学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指明国家未来方向,清晰定位了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以及现在所处在什么时期的重大问题,是我们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武器。我们理解重要讲话不能把它和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割裂开来,要放在整体中加以分析,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一个新的历史维度去丰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增砖添瓦。

二、课内积极进行课堂改革

高校思政课老师想要上好思政课,除了课外下足功夫,回到课堂更要积极发挥能动性,担起课堂的主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变更思维创新课堂。在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之上加以创新,讲课最主要的还是情感的互动,而不是冰冷的文字符号,增加感情认同,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联系大学生实际生活,运用原理进行生活阐释,语言通俗易懂易于接受。

(一)创新教学内容

思政课要努力推动教学内容的创新,从教材内容体系为重点逐渐转变为以教学内容体系为重点。朗诵文本式的课堂绝不能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方法,科学、正确的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更应当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教学内容不能仅依托教科书,教科书内容的修订受到时间限制,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思政课教师要紧跟时事,将最新讯息带入课堂并持续关注跟进,有效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学生的思想状态也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关注的方面,找准学生的疑惑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会使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更加生动、有效。对于当下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热点问题与矛盾,教师也应当直面科学分析、恰到好处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认真回应讲通讲透。大学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具有思辨精神的,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述绝不能模棱两可,要理直气壮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在思政课堂上渗透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采用生动准确的教学语言与典型案例,深刻剖析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解答困惑,在不断提高高校青年学子精神层次过程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革新教学方式与手段

优秀的思想政治课堂不仅是要在教学内容方面实现有效性革新,还应当采取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方式,这也是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三因”理念为改进思政课教学水平提供科学指南。思政课教学应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才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摒弃自上而下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向师生双向交流教学方式。当前,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政课教师也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务必掌握互联网思维不断创新思政课堂形式,提高思政课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思政课教师还要善于抓住历史契机,在历史重大纪念活动、周年活动中鼓动学生积极参与主题征文比赛或研讨活动,在活动中做好引导工作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思想价值理念。总之,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在当前思政课中是必要的,能够增强高校学生对思政课主动参与感与认同感,从而提升思政课堂传播效果。

(三)灵活选取教学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3]。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学生个体发展的针对性教学方法,要充分研究不同类型学生的独特之处,深入分析每类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专业学习状况与思想政治素养,因材施教。对于人文社会科类高校在校生,要充分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并寻找他们的兴趣点作为说理教育的切入点,激发其主动思考。而对于自然科学类高校在校生,应当广泛采用案列分析教学法,充分、细致、深入地分析实例,用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形式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在认同感与外在获得感。当然,只采用说教的教学方式显现出教学形式的单调性,因此在理论讲解时,思政教师必须要充分调动自己对学生的“同理心”,寻找共同话题,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拉近自己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思政课堂思政教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政教师不能辜负新时代赋予自身的重任,必须深刻认识自己的角色、地位与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承担起身上的民族大任,课外汲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课堂上言传身教,关爱学生,积极主动与学生架起情感的桥梁,通过多种方法创新课堂,这样才能获得学生情感认同,有利于思政课堂提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3-18(01).

[2] 列宁全集,第2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7(01).

作者简介:薛世彦(1995.03- ),女,河南社旗人,广西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高校教师
大学生红色文化认知状况分析
基于信息权利视域的思政课堂慕课教学模式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实地考察对思政课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改革的意义思考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兼职行为规范化的路径和保障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