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路径

2019-09-17 07:59陈鹏磊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0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摘 要:价值观念的形成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过程,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兼顾知识层面教育与实践品格养成。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自身价值体系并作为有效遵循,需要积极调动大学生参与实践,创新社会实践活动路径。

关键词:实践思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青年大学生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彰显国家主流价值理念、引领社会集体意识形态、规范个人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彰显三重价值意蕴,其在国家层面凸显政治认同,在社会层面反映对理想社会的美好诉求,在个人层面倡导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理论遵循,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一、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基于实践探索的理论升华,而在应用于实践、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其自身的价值意义才真正的得到发挥。从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在观照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斷积累、概括,并逐步提炼与升华的优秀思想成果,其发展规律决定它将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生长、渗透、延展与完善,并展现出其作为科学理论强大的生命力。从价值观形成的内在规律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价值理念转向实际行动必须立足于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形式到实质、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筹整合,也要将大学生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进行充分统整,聚焦实践目标,提升实践思维,确立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价值标准,推进以实践参与为目的的价值导向,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广泛落地与普遍践行。

二、全面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内涵

在马克思实践理论思想视域下,认识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本质上存在存属关系,认识活动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参与和介入。价值观念的产生绝不仅仅局限于知识论层面,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实践品格,人们正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构建起自己的价值观念以及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基于人们的多样的社会实践行为,在广大人民群众持续的实践活动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的形成和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奠定实践基础。可以说,广大群众正是在对自己的实践活动审视中生发出关于中国社会应有的社会制度、社会发展方向和人的自我发展方向的理性反思和超越性追求。由此观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体现出深刻的理论智慧,更是实践经验结晶的展现,它从实践中来,更需要到丰富多样的实践中去。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将学生内在价值理念共鸣与外在实践活动参与整合,寻找个人价值观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个人实践行为与社会整体需要的契合点,实现二者的嫁接建构。

三、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价值认同

价值观念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社会主体不断调整内在价值结构以适应适应、接受和遵循社会价值规范的过程。从参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看,它是实践主体在价值理念获得的基础上以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要求作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社会活动的过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实现,最终的决定性因素是学生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能否发挥,在于社会实践活动是否能够充分的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此,要转变学生存在的被动性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错误认识,扭转学生忽视、抵触等消极态度,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内在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给于学生更多的参与空间,摆脱施教者凭借权威对学生进行规范和管制的现状,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深入参与,进而推动大学生自觉的将自身的价值认识转化为具有行动导向意义的价值认同。同时,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要注重知行合一,全力推进实践育人工作,把实践环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以学生参与为主导的常态化立德树人机制。

四、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和归结点是助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知行合一,实现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因此,有效助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借助丰富的载体将具有凝练性、概括性的精华思想转化为鲜活、生动、具体的实践活动。首先,高校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内外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开展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要义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其次,积极利用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红色革命纪念意义的教育基地,搭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践联系的平台,使学生从多元化的文化元素中感知认同、内化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实践经历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最后,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易班等互联网平台,借助校内网、广播、自制报刊资料等途径开展多样化宣讲活动,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2014(10):6-9.

[2] 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

[3] 蔡军迎.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及其哲学意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21-23.

[4] 田永静,陈树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05):22-24.:

[5] 赵果.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67-70.

基金项目:文章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国际经验和本土实践”系列成果;文章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内项目“区域新型教育智库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研究”系列成果。

作者简介:陈鹏磊,男,重庆市教科院,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