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翻译观的探讨及“雅”之概念的扩展

2019-09-17 07:59汪珉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0期
关键词:天演论桐城派严复

摘 要:严复简洁地用 “信、达、雅” 三个字概括了翻译的标准,他所要求的“信、达、雅”并非是从字面上机械地翻译原文,而是通过“达”做到真正的“信”。一篇成功的译文还需要有自己的风格,富有表现力,“雅” 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随着时代的变迁,对翻译理论中 “雅”的要求也有不断的扩展。

关键词:严复;信;达;雅

著名翻译家严复在我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我国“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严复更是一位启蒙思想家,“致力于译述以警世”,他从事“西学”的翻译是要用西学的新思想来唤起民众,以翻译作为宣传工具,将欧洲政治、经济、哲学、社会意识形态各个领域的著作,先进的意识形态系统地介绍给了中国读者,给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从《天演论》开始,严复渐渐将精力主要投入在翻译上,他总结了前人翻译的经验,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简洁地用 “信、达、雅” 三个字概括了翻译的标准,以其为“文章之正轨”“译事之楷模”。严复的翻译理论散见于他写的译例言、序言、按语、书信等等著作中和翻译有关的内容,此翻译标准在中国翻译界一百多年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我们从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的表述中可以看到严复通过自己的翻译实践对此深有体会。翻译“信、达、雅”首先要求忠实,并非简单地从字面上模仿,而是要充分的理解原文的整体涵义,并且要揭示原文的真实的含义,通过恰当的表达将翻译对忠实的表述出来。他所要求的“信、达、雅”并非是从字面上机械地翻译原文,而遗漏了原文作者的思想精髓。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严复并没有把“信”和“达”单独考虑,而是通过“达”做到真正的“信”。严复曾给予了“达”以极高的重视:“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为达即所以为信也”。翻译首先要“信”,否则算不上是翻译,但“信”必须要依附于一定的形式才能达到。译者必须做到让译文读者能够清晰正确地理解原文的内容;而不是尽管译者心里理解原文,却不能正确地在译文中完美地重新构架表达出来,导致译文读者云里雾里不能读懂,或是理解错误。严复给“达”所下的定义是出自孔子的 “辞达而已”。 “辞”只要能“达”意,就可以了。后人释为“通顺”。 这对译文在语法和逻辑上都有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最恰当地处理信与达的二者关系历来是译者共同面临的难题,综合考虑“信”和“达”两方面、努力在以“信”的前提下,将原文的内涵深意以译文的形式尽可能完美地展现出来。这方面后人多有观点论述,多数人对此持赞同观点。

这里摘引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开始一段的部分内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严复对完美译文孜孜不倦的追求。

原文:

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ae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the whole country-side visible from the w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 was in what is called ‘ the state of nature. Except, it may be, by raising a sepulchral mounds, such as those which still, here and there, break the flowing contours of the downs, mans hands had made no mark upon it; and the thin veil of vegetation which overspread the broad-backed heights and the shelving sides of the coombs was unaffected by his industry. The native grasses and weeds, the scattered patches of gorse, contended with one another for the possession of the scanty surface soil; they fought against the droughts of summer, the frosts of winter, and the furious gales which swept, with unbroken force, now from the Atlantic, and now from the North Sea, at all times of the year; …

譯文: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施,其借征人境者,不过几处荒坟,散见坡陀起伏间。而灌木丛林,蒙茸山麓,未经删治如今日者,则无疑也。怒生之草,交加之藤,势如争长相雄,各据一抔壤土,夏与畏日争,冬与严霜争,四时之内,飘风怒吹,或西发西洋,或东起北海,旁午交扇,无时而息。……

严复的翻译作品独具特色,他的《天演论》追求的是“达旨”, “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这里描述的正是严复译作的高明之处,严复的中文功底雄厚,在语言运用上,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他用精致的中文去完美地表达出原文中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严复在翻译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宣传西方的先进的意识形态,把翻译当作一门艺术去追求尽善尽美。

“信、达、雅”三者中“雅”受到的争议最多。“雅”是在“达”的基础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与美学有关。严复本人对“雅”字的解释较为狭隘,仅指“尔雅”、“古雅”、“渊雅”。严复是桐城派古文家,他所主张的“雅”应该与他所推崇的文章的风格不无关系。当时文坛推崇的是桐城派文体,严复作为桐城派古文家翻译追求“古雅”正是这一文风的集中体现。严复在翻译西方社会科学方面著作时,用桐城派文体来翻译这一类文章,体现了我国古典文章美学的思想。

然而严复所追求的 “雅”并不能作为所有文章翻译的标准。时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他所推崇的文章的风格免不了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了严复推崇的翻译标准中“雅”的必要性。《左传.襄公二十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可见文章是不能缺少文采的,对原文如此,译文同样需要文采,这样才可能行之远,也才能为译文的读者所接受。一篇成功的译文还需要有自己的风格,富有表现力,“雅”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严复对翻译标准用“信、达、雅”三个字高度地进行了概括,后人在此基础上人根据自己的经验,不断充实“信、达、雅”的内容,使得“信、达、雅”翻译标准不断的丰富发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特别是在“雅”的内涵上,许多研究学者进行了各种的延展补充。对“雅”的翻译标准的理解长期以来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作为翻译标准的“雅”的存在,依然是非常必要的。任何一篇文章所包含的绝不是单纯的字面上的内容,每一篇文章都携带着作者内在的感情色彩,风格,反映出作者独特的审美观,爱好,情趣等等,喜欢一个作者的作品一定不是单单喜欢文章字面所表达的一些内容,也包括文章中所反映出的作者的审美观爱好情趣,等等。原文如此,译文也同样,译文仅仅局限于意思准确,文字通畅,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好的翻译家,在他的翻译作品中,也一定看得出他自己的翻译的风格。另一方面,阳春白雪是一种形式美,下里巴人也是一种形式美,所以说,无论是高雅文学还是通俗文学都有其内在的形式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将其内在的美表达出来,这同样也是翻译过程中对 “雅”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语言的应用、文章的风格也会出现许多的变化,对翻译标准中“雅” 之概念也会不断有新的扩展。不能一概而论。

参考文献

[1] 王栻.严复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2] 严复译.天演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作者简介:汪珉(1966.12- ),女,汉族,上海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天演论桐城派严复
桐城派的山水书写与文脉传衍
周作人“桐城派”批评之梳理与反思
融通诸体的桐城派文学理论
严复“惟适之安”视域中的民主与科学
《天演论》初版时间再探——以新近发现的“味经书屋本”为中心
变译之更改策略研究:以严译《天演论》为例
《易经》里的《天演论》
论桐城派“德行”观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
国学之真的寻求——论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
《天演论》“写”的单位与方式——严复达旨术研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