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报告

2019-09-17 09:27刘晓燕
家禽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输卵管雏鸡支气管炎

刘晓燕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9)08-0030-02

近年来,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商品蛋鸡和种鸡,导致鸡群生殖系统发育不良,开产鸡群产蛋高峰期短或无产蛋高峰,蛋壳质量变差,降低了蛋鸡养殖效益。本文就生产中见到的一例典型商品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病例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山东省沂南县某蛋鸡养殖场,存栏3万只。2018年2月份育雏鸡4000羽,6月初零星开产后,到8月底也未见产蛋高峰,产蛋率为72.3%;蛋壳质量异常,次品蛋数量多、比例高,其中软壳蛋3.2%,砂皮蛋1.8%,破壳蛋3.6%,小蛋5.1%;打開蛋壳,发现蛋清稀薄如水;而同场内其他时间段育雏的蛋鸡开产后无异常,产蛋率和蛋壳质量均正常或基本正常。

经过向养殖户问询得知,这批雏鸡在育雏阶段就不是很健康,曾表现无精神,嗜眠、眼睛半睁半闭,喜蹲伏、呆立,食欲不振,常挤在一起或在热源附近。有时呼吸困难,半张嘴而频发喘息,咳嗽、气管内明显啰音,流鼻涕,流眼泪。曾用过止咳平喘成分的药物和抗生素,但效果不明显。死鸡不多,但未间断。剖检变化主要表现在输卵管发育异常,输卵管囊肿,部分病鸡输卵管子宫部有米粒样钙化。

2  发病原因调查

2.1  免疫情况调查  该鸡群在1日龄时曾用 H120 1羽份进行喷雾免疫,14日龄时用La Sota-H120-4/91苗1羽份点眼重复免疫(二免)。

2.2  饲养管理情况调查  据养殖户反映,育雏阶段,有两次寒潮天气,寒潮来临前没有做好相应的保温准备,致使棚内温度下降了近2℃。

2.3  疾病分析  对鸡群发病情况、剖检变化、免疫及饲养管理情况的综合分析评价,我们认为,该产蛋鸡群蛋壳质量差、无产蛋高峰,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导致的。该鸡群虽然在1日龄时曾用 H120 1羽份进行喷雾免疫,14日龄时用La Sota-H120-4/91 苗1羽份点眼重复免疫(二免)。但是,免疫时所用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与流行毒株并不匹配。近年来我国蛋鸡群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流行毒株为QX型,而H120株对IBV-QX的保护率低。此外,二免时间安排在14日龄,有些过晚;育雏阶段受凉,是诱发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原因。

3  建议处理方案

3.1  加强科学饲养管理  雏鸡育雏过程中,特别是1~2周龄内,要求育雏温度合适并相对恒定,减少昼夜温差;舍内通风换气要循序渐进,重视体感温度;避免鸡群受凉,是控制本病发生的关键所在。此外,要求鸡群全进全出,减少饲养批次;污染重的鸡场,在进雏前要求空舍时间达到1个月以上,以减少疾病交叉感染的机会。季节交替时要特别注意气温的变化,防止鸡群冷应激。育雏早期,雏鸡需要较高的湿度,要求育雏舍内的相对湿度不得低于60%,并要注意相对稳定。

3.2  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  进雏前,对育雏舍要认真清理上次育雏时残留的各种垃圾、羽毛、粪便,高压水冲洗,晾干后密闭熏蒸消毒;空舍时间最少不低于3周。饲养管理人员要相对固定,不要经常更换,防止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

3.3  制定适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并认真执行  要根据本场近年来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一般情况下,1~3日龄免疫一次,7~9日龄进行重复免疫,中间不要间隔时间太长,否则鸡群得不到有效的免疫保护。由于近年来,我国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流行的血清型是QX型,因此在选择疫苗时应重点预防QX型,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La Sota株+QXL87株)1~3日龄 1羽份,喷雾或点眼、滴鼻;7~9日龄1羽份点眼、滴鼻。

猜你喜欢
输卵管雏鸡支气管炎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子宫输卵管造影在输卵管性不孕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女性一般什么情况下会宫外孕
雏鸡饲养管理的重点工作
输卵管积水该怎么治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食醋可防鸡病
2008年12月25日全国鸡蛋、淘汰鸡、肉毛鸡、雏鸡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