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主动建设性回应,培养积极人际关系

2019-09-18 14:24朱婷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建设性好事上台

朱婷婷

【活动理念】

高中学生普遍反映,在高中想交到好朋友很难,泛泛之交的比较多,真正可以聊心事的很少。不善交流,不会培养关系,是交友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人会想到,当一个人难过和伤心时,另一个人的安慰和陪伴能促进两人关系,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Shelly L.Gable在2006年的研究中发现,在一段关系里,当一个人遇到好事时,另一个人如何做出回应,也会对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只有当人们对伙伴做出主动建设性回应(ACR)时,才能促进关系更好地发展。而学生们在平时的互动中,很少会使用这种促进关系发展的技能。本节课旨在通过角色演练,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四种回应方式,学习建立积极人际关系。

【活动目标】

1.学习和了解四种回应方式,体验不同回应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掌握主动建设性回应方式的技能,学会培养积极关系。

【活动对象】

高二学生

【活动准备】

对话表演文档(剧本)、视频《四种回应方式》

【活动过程】

一、导入:人际距离测验

邀请A、B两位同学上台,间隔三米,面对面站立。A站立不动,体会自己的感受,请B慢慢向A走过去,A觉得B到哪个位置就不能再向前时喊停,让B停下。

教师引导学生确认距离。A、B交换角色,重复上一步骤。教师引导学生看到两位同学距离感的不同。(最好先找同性别的两位学生,再找两位异性的同学,这样效果会非常明显)

教师:刚才A与B两位同学一起交谈,A觉得距离60厘米是合适的,B觉得30厘米合适。那么按60厘米的距离站定后,B觉得不合适,他会上前到30厘米处跟A说话,他觉得这样是合适的。那么A会觉得怎么样?要么往后退,要么心里难受,匆匆结束谈话。

在人际交往中,距离会反映关系的亲近程度,也是测试关系亲近程度的量尺。不打破别人的邊界,保持合适的距离,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具有密切情感连接的关系,我们称为强关系。在强关系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信任与力量。这节课,老师会带领大家学习一项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强关系的新技能。

二、角色扮演——四种回应方式

教师:生活中,你和你的老铁们分享比较多的是开心的事还是不开心的事?在听到对方分享好事时,你如何回应会给你加分呢?先请每位同学找一个伙伴,两两组队,我们要进行一项角色体验活动。每队有A,B两个角色,A要做的是:1.回想最近遇到的一件开心的事;2.在B回应之后反馈自己的感受;B按剧本要求对A进行回应。请B举手示意(确认角色),B上台领剧本,保证不给A看。

小组活动:

1.两两一组,面对面坐好,给B一分钟时间熟悉剧本。请A想一件近期让自己高兴的事情,两人交谈。

2.A、B表演结束,邀请双方谈谈对这种回应方式的感受。

3.邀请四个小组上台,分别表演ADR/PDR/PCR/ACR四种回应方式。

4.表演完,请观众为他们的回应打分(1~10分)。再谈谈为什么这么打分。再请演员谈谈感受。

教师:在刚刚的表演中,我们看到了四种反应方式,分别是ADR/PDR/PCR/ACR(见图1)。

先介绍这几个英文字母代表的含义:A-Active代表主动的,很关心你说的话题,会主动提问很多关于这个话题的内容;P-Passive代表被动的,反应迟钝,有些冷漠,不会主动去了解你的话题;C-Constructive代表建设性的,即正面且鼓励性地回应你的话题,让你更加自信;D-Destructive代表负面且打击性的回应,让人气馁。

A、P、C、D两两组合,构成了不同的回应方式(R是回应的意思):PDR意味着转移话题,漠不关心,忽略人,让人感觉失望;PCR意味着为你高兴,但不会或者不愿表达,敷衍的回答让人感到尴尬、冷场;ADR意味着泼冷水、喷子思维,只看到信息中的消极面,让人疑惑且不开心;只有ACR(主动建设性回应)方式才会让人在交谈中感觉被重视,在重新回顾这件好事的时候,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进一步了解和学习面对他人分享好事时的四种回应方式。观看视频《四种回应方式》(展示男士告诉女士他升职了的好消息时,女士的四种不同回应方式的视频片段)。

教师:我们通过角色扮演、看视频,了解了面对别人分享好事情时,我们可能会出现的四种回应方式。我们都比较喜欢主动建设性回应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会让沟通更加顺畅愉快,能够提升人际关系。主动建设性回应是一种主动的、有积极情绪反应的、有进一步交流的回应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你真诚地为对方感到高兴,并且把你的这种高兴展现出来。这项技能需要学习、练习,变成习惯。

三、技能练习——主动建设性回应

教师:我们一起来练习这个技能。举个例子,有人跟你分享“最近瘦了两斤”,你如何做到主动建设性的回应呢?你可以说:“太好了,减肥不是容易的事情,你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吧?”“你是怎么做到的呢?快跟我说说”……一定要让对方感到你关心这个事情。注意眼神,要真诚。

1.先表达赞美的情感,比如:你好棒啊!哇,你做得真好!

2.让对方感受到,你看到了对方的付出,如:那可真不容易啊,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3.进一步询问细节,如:你是怎么做到的?多说说这件事的过程。带着好奇去关心对方,有趣的问题会帮助对方更好地回忆幸福的过程,重温喜悦的情绪。

下面教师示范。邀请一位同学上台,教师用主动建设性的回应方式反馈学生遇到的好事;再请学生用主动建设性的回应方式反馈教师遇到的好事。在示范中,教师强调这种回应方式的要点。

小组活动:

1.两人一组,请其中一位同学向你的搭档描述一件过去几周内做得不错、让你感到满意的事情,搭档试着用主动建设性回应的方式来交流。

2.邀请2组同学来表演和分享。

教师:大多数人会想到,当一个人难过和伤心时,另一个人的安慰和陪伴能促进两人关系。但在一段关系里,當一个人遇到好事时,另一个人如何做出回应,也会对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只有当人们对伙伴做出主动的建设性回应(ACR)时,才能促进关系更好地发展。积极的沟通跟肌肉一样,越练越强,不练习就会松弛。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好好练习并使用。

课后分享和反思:

1.你经常用怎样的方式回应?

2.什么阻碍了你的主动建设性回应?

3.什么可以帮助你做更多的主动建设性回应?

【活动反思】

1. 在角色扮演即展示四种应对方式时,易因学生推脱而花费时间,还有的学生会表示“想不出高兴的事情”。在学生小组练习时,教师可以到学生中间看看学生拿到的剧本情况,并邀请四组同学上台表演,也可以用糖果等方式激励学生主动上台。另外,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看完视频即面对同一件事情四种不同的回应方式后,对这四种回应方式理解更深入,有的学生会说“我当时就是被这样伤害的”,很有共感。学生们分为几个小组,在教学设计时可以让不同组就同一件好事用不同的方式回应,例如“英语没有重默”“小高考喜获4A”“减肥瘦了2斤”等,每个小组里要有四种不同的回应方式。或者为了更有趣味,每个小组可以谈不同的好事。针对学生看完视频后的共感,教学设计也可以这样调整,邀请学生在看完视频后表演自己曾经遇到的被某种方式回应的经历,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可能会更高。

2.在练习ACR的过程中,教师示范很重要。因为对于如何主动建设性回应,学生可以参考的内容很少,不确定要怎么做,教师示范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这个过程,便于模仿学习。另外,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会让学生增强信心。

3. 课堂时间有限,练习和表演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学生没有时间来思考和沉淀,于是留了课后反思的内容,鼓励学生多想多练。生活中我们很少关注到对于他人分享好事的回应,有很多人会出于“为你好”给对方泼冷水,不被理解的喜悦同样令人忧伤。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震川高级中学,苏州,215300)

猜你喜欢
建设性好事上台
如果被无端指责,该咋办
以建设性新闻理念推动广电媒体转型
建设性新闻实践中值得注意的几个关系
成绩稳定
上台说汉服
班长上台(节选)
做了好事,得了恶报
好事
言论
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