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2019-09-20 05:05华凤娟
时代经贸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体系高效管理预算执行

华凤娟

【摘要】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高校的数量不断增加,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当前高校建设资金在不断增加,新时期高校管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提高高校的发展水平离不开高校财务管理的高效率和科学化。作为高校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高校预算绩效考核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原因是相关方缺乏足够的预算管理意识,导致绩效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效果差强人意。

【关键词】高效管理;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

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的背景下,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新的发展形式应运而生。高校收入结构日趋多元化,内部资金流动加速。提高管理效率已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高校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预算管理方面,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尤为突出。因此,加强高校预算执行绩效评估,提高经济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已成为高校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提高高校内部管理水平,促进高校顺利实现管理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概述

财政预算管理是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预算是一种社会公共事业,但也需要盈利。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目标是确保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政策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统一。因此,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即相关机构,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在确定高校发展前景和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收支计划。此外,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还包括绩效考核,可以从根本上分配和优化内部财务资源,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二、高校实施绩效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高校内部管理的需要

事实上,绩效预算是在所有部门实施预算的权利。相关技术法规可以在这些指标范围内独立调整,使高校能够更好地控制预算安排,建立绩效考核体系,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加预算约束,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二)高校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虽然效益不是高校的最终目标,但我们不能忽视经济效益的评估,同时需要关注社会效益。如果高校希望健康发展并加强科学研究,他们必须拥有强大的财政支持,而预算可以管理高校的各种资源。一方面,它可以监控发展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它可以优化支出。因此,将绩效考核体系纳入高校预算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高校预算管理水平,促进高校持续稳定发展。

三、高校预算执行绩效评价方面的问题分析

(一)预算执行绩效管理意识不强

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预算管理和预算编制,但忽略了预算执行的概念和用途。在预算资金的具体使用方面缺乏绩效意识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随机性,频繁的预算调整问题以及某些预算项目与原始实施计划之间的严重偏差。这会影响预算资金使用和管理,并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二)绩效评价信息化程度较低

由于大多数高校没有独立的预算绩效评估系统,Excel电子表格被广泛用于人工统计和评估各种资金的使用效益。它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难以满足统计项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预算绩效评估结果缺乏广度和深度。同时,高校依靠人工预算绩效分析,低效率评估,很难做到实时统计,实时监控,实时反馈。

(三)行政问责及奖惩制度缺失

目前,没有相关法律法规限制部门和项目负责人承担与其职能相对应的预算和管理职责。在没有制度约束的情况下,高校财务部门自然缺乏在预算年度中经历严重超支或预算执行缓慢的勇气。另一方面,针对认真预算与严格执行预算的单位没有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从长远来看,具有良好预算管理能力的部门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基准形象,而且还会受到预算执行不力的影响,导致整个学校气氛不好。这是建立和实施预算评估制度后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即评估,奖惩反馈和问责制。预算管理必须是部门或项目负责人的年度评估项目之一,这将影响整个部门的年度评估奖金总额。实行奖惩制度,如果我们想在奖惩方面做得好,而若我们不能做得好,我们必须接受惩罚。只有明确界定奖励和惩罚,才能发挥激励和克制的作用。

(四)预算重执行轻考核,绩效评价机制缺失

大多数高校的预算控制功能只是通过设定项目配额来禁止项目超支,但不评估项目支出的效益。因此,真正需要投入的项目资金不足,项目资金余额效益低下,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只注重预算编制,不注重预算执行的效果,缺乏对资金使用绩效的科学分析,使预算不能对各部门起到激励作用。

四、高校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建立以绩效为目标的预算管理

加强领导,促进组织发展。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吸收各部门的业务骨干,建立专项预算绩效管理和评估机构,明确工作目标,理顺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各自职责,制定具体措施。加强宣传,培养业务技能。教师和学生通过提高预算绩效意识,培养文化绩效管理,利用校园新闻媒体,财务主题,会议等会议,提高预算宣传和宣传绩效,使预算绩效概念逐步渗透到人们的脑海中。开展预算绩效评估活动,跟踪和需求效益,增强部门支出的责任感。通过专家教学,交流学习和协作实践,组织员工加强对财务知识和绩效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机制

在高校预算绩效评估机制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机制必须适合我们高校,才能使财务工作顺利有效。首先,我们应该考虑收入和资本成本。良好的绩效评估体系必须考虑相关部门的盈利能力和使用部门资源的成本。否则,由于信息障碍的影响,评估机制不会发挥作用,这不利于各部门的工作。其次,我们应该考虑部门的表现和整个单位的表现,以改善部门的表现。鼓励联络单位的整体表现尽力,鼓励各部门互相帮助,共享信息。

(三)确定预算绩效评价程序

高校预算的绩效评估是一个周期性和持续的过程。通过反复使用评估结果和反馈信息,完善预算绩效评估体系,提高高校预算管理水平。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高校确定评估周期预算的绩效指标。目标绩效主要是高校年度预算管理中要实现的绩效考核目标。目标可以是定量的或非定量的,包括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其次,财务部门必须制定标准化的业绩。绩效标准是财务部门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结合大多数高校的预算管理制定的参考标准。在预算评估周期中,高校可以通过比较实际绩效,标准绩效和目标绩效来识别差异,并分析差异的原因。最后,在预算评估周期结束后,高校在财务报表中提交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详细说明各项指标的实施情况。财政部和主管教育部门将全面评估高校预算的实施情况,并将其与高校预算管理相结合。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预防措施,并将高校预算绩效评估结果作为明年预算分配的重要依据。

(四)建立健全动态评价机制

动态评估和及时反馈是高校预算绩效评估体系的重要内容。总的来说,应做好以下工作:高校预算绩效评估应在整个过程中采用动态机制,编制预算绩效报告,经主管部门和基层部门批准后开始编制评估方案。预算执行,修订,调整和最终评估的整个过程通常包括预评估,过程评估和预算绩效评估的后评估。每次评估后,评估结果将及时向学校领导和具体基层执行部门报告,并根据指标的完成情况汇总经验,并及时作出调整。

结束语

高校预算绩效评估体系可以更好地管理高校资源,合理利用资金。这将极大地促进高校财务工作的顺利完成。科学,综合的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体系高效管理预算执行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税收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探讨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我国LNG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新思路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关于“鲶鱼效应”在学生小组学习中的运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