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改革背景下的课程启示及教学改革

2019-09-20 13:08杨楠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技能设计

杨楠

[摘 要] 在国家提倡“新工科”教育的背景下,针对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在审美教育方面较为缺失的现状,特别是纺织品设计的课程中遇到的由于审美能力较低造成的问题,以审美和技能的结合为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通过教学方法、实验项目、反馈机制等多种手段结合,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帮助学生成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审美教育;技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8-0104-02

审美教育,亦即美育或美感教育,是指将美学观念、原则和方法引入教育,培养和提升教育对象的审美素养、品格情操、人生境界的教育。而马克思就认为美育是使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道路。我国也早已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一起列入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中,作为重要的素质教育组成部分之一,越来越多地受到了高等院校的重视。

自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对于传统的工科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为地方区域经济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工科教育要进行有力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出多样化创新型的工程技术人才,所以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急待提高,而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的进行也是迫在眉睫。

但是在很多的工科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工程技术、技能方面的教学所占比重最大,而对于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审美教育的发展是远远跟不上时代和社会的需要的。就以德州学院的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例,四年的本科教育课程安排以通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为主,与审美教育直接相关的课程几乎没有,学生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话,可以通过选修相关选修课来达到自我提高,但是全靠自觉。而纺织品设计这门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关系到学生未来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但是受到学生审美能力缺乏的限制,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纺织品设计课程中除了要注重提高学生织物设计的技能,还要加强对其进行审美教育,力争达到审美与技能相结合。这样也可以适应国家关于“新工科”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更适应行业和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 以往纺织品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侧重织物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工艺参数计算及设置等技能方面的问题

纺织品设计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首先介绍织物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再结合不同原料的织物品种,依据其各自的风格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法介绍,在设计方法中占有重要比例的是织造工艺参数的计算和设置。学生学习的重点也大多集中在什么样的工艺参数才能织出需要的织物,对于织物的色彩选择、图案设计等与美术相关的内容大多不重视或者无从下手。

(二)学生在美学上的修养比较薄弱,设计织物外观方面比较困难

纺织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业产品,在功能和外观上都同样受到消费者的重视。但是纺织工程专业学生从高中起就主要学习理科课程,大学课程中又缺少艺术、审美的相关课程,造成审美素质较差,但同时逻辑思维能力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在纺织品设计的时候在工艺技术和功能设计方面表现很好,外观方面比较欠缺。

(三)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参加纺织品设计比赛时缺乏创新思维,设计思路狭窄影响成绩

近年,大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训练或比赛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学生在比赛中获得实践的机会,也检验了自己的能力。全国关于纺织品设计的比赛也有很多,以往学生在参赛过程中经常出现无法自主设计出美观的组织图案的问题,而参考别人作品就缺乏了重要的创新性,造成很多学生即使对于织物织造参数计算准确、织造技术熟练也无法获得很好的比赛成绩。有学生被评委点评作品时指出织物配色不时尚就很能反映出一些问题。

(四)作业、考试等缺乏能体现审美素质的内容,影响教师判断

纺织品设计的作业和考试内容都主要集中在理论和计算,基本没有能够体现学生审美素质的内容。这样就造成教师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无法得到直接的反馈,也就不容易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二 对纺织品设计的新认识

(一)企业需求的变化

以前中国的纺织企业主要的盈利模式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用工成本,为外国企业做来样加工,那时的纺织品设计主要的模式是仿制设计,主要的目的是做得像。现在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很多纺织企业开始把企业重心转移到国内市场,而要占领市场,最主要的是创立自己的品牌。纺织品设计的主要形式开始转变为创新设计,方法不同,自然要求不同。单纯的织织算算已经不够了,要能从原料、工艺、功能、外观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创新,审美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学生需求的变化

以前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很多都是功利性非常强,也就是为了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特别是在很多考研的学生看来,纺织品设计是一门不会在考研中出现的课程,马马虎虎考试及格就万事大吉了。现在随着学生更多地了解纺织工程专业,更多地了解就业情况,再加上创新竞赛的需要,学生也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学习,对课程的要求就更多了,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如果不变就无法适应学生的需要。

三 注重审美和技能结合的课程改革措施

(一)进行必要的调研,依据各方面的需求,确定纺织品设计课程新的审美和技能结合的课程目标

一方面,对德州学院的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研,了解纺织品设计课程在纺织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重要性,并明确教师和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对兄弟院校的纺织工程专业进行调研,了解他们对于本门课程在教学中的定位和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对纺织企业特别是企业的产品开发部门进行调研,了解作为人才需求端,他们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学生面对织物设计时的无措,教师在教授课程时的艰难,企业对合格织物设计人才需求的迫切,都指向了纺织品设计课程现有的教学存在问题,特别是在审美方面的教育有一定的缺失。由此確定新的课程目标必须包含审美教育内容。

(二)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审美教育内容

学生的审美素质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所以审美教育应贯穿于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潜移默化,逐步提高。例如,在讲授织物典型品种时,无论是实物样品还是图片举例,要引导学生不能只是把眼光局限在组织、手感、密度等问题上,还要鼓励大家发表对于其图案、色彩搭配、审美感受等方面的看法,扭转他们的着眼点的局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带着学生去面料市场调查,了解面料的流行品种、流行色或是流行图案,让其对于美观的织物有直接的认识和理解。

除此之外,建议学生在课余时间多了解纹样图案、纺织色彩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参观画展、听音乐会、看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对于审美素质的提高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纺织品设计教学中涉及色彩和图案设计部分时,由于学生缺乏基础,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容易流于表面,在需要运用的时候就显得茫然无头绪。通过对教学方法的设计,通过课堂讨论、分组练习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布置色彩或图案设计的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并把最终作品进行展示,由大家共同评价其美观程度,无论是设计结果出色还是评价切中要点都可以获得较高的作业成绩作为鼓励,并可以体现在期末成绩中,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也可以唤醒学生内心对美的渴求。

(四)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参加大学生纺织品设计比赛

纺织品设计大赛是很好的一个检验自己所学知识和织物设计能力的机会。而对于纺织品的设计包括织物实物设计和花型设计,都是比赛的内容,但以往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很少参加花型设计的比赛,除了缺乏必要的绘画技能之外,花型图案的美观要求也令很多学生望而却步。通过课程改革,克服工科学生在这方面的短板,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比赛,而且可以不再局限于设计出新的组织或是使用新的纱线,而是要在美观方面更下功夫,要一下子就能够吸引评委的注意,相信也会获得不错的成绩。

(五)建立健全能够让学生及时对教师教学进行反馈的评价机制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进行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中重要的两环,而学生更是处于中心地位。通过建立自我评价、教学评价、实践评价等多环节评价的综合体系,使学生的审美素质的提高与否可以使教师比较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情况,对教学进行适当调整,包括合适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内容的改进等。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本身素质修养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本身的素质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建设一支自身具备必要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必需的。通过“内培”“共享”等方式可以逐步完善教师队伍,而且可以有效利用纺织服装学院的服装专业老师大多对于绘画等艺术比较了解的优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建立起一支自身素质过硬的合格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邸小松,邱实.对工科院校审美教育的几点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2).

[2]吕欣欣.基于设计思维的工科工业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技能设计
高级技能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秣马厉兵强技能
设计秀
拼技能,享丰收
有种设计叫而专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社会艺术功能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