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创新路径探析

2019-09-20 02:46王瑞杜凯王娣杨富雨李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7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精神

王瑞 杜凯 王娣 杨富雨 李超

[摘           要]  新时代医疗环境对医生的人文精神有着更高的要求,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对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也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困境,提出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人文精神纳入医学生管理考核工作中,贯穿临床实践前后全过程,创新培育医学生人文精神,帮助医学生形成良好的醫学职业素养、职业道德。

[关    键   词]  医学生;人文精神;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016-02

人文精神培育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坚守真善美,围绕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宗旨,全面发展。医学生尚处于在校学习、实习阶段,与真正的医学实践不同,要通过创新路径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才能够促使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事业发展中给予服务对象更多人文上的关怀。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并适当结合实地访谈的方式进行研究。问卷调查中,通过设计相关调查问卷,针对贵州医科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遵义医科大学、贵州大学等4所省属高等学校医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44份,主要涉及目前医学生人文精神缺失是否会影响医患关系、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困境体现等部分内容,对其人文精神教育满意度、人文精神培育困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内涵

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在其公布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

本要求》中,对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做了界定,即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与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交流沟通技能、群体健康与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与研究。我国对医学生的培育,亟待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接轨,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的教育,有助于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中国古代将医学称为“仁术”,将医生称为“仁爱之士”。对仁爱观念的具体阐述体现在医学誓词中:“吾将竭尽吾之能力与智慧,以己之才帮助病患;吾将以纯洁与神圣为情,终生不渝。”这已经成为医生这个职业的从业标准。

在本文中,笔者将医学生人文精神定义为:人文精神在医学生临床培育前后过程中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是进入医生医疗工作过程中较高的道德素养体现,需要结合大医精诚文化,在诊疗技能学习中融入人文关怀,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弘扬医学美德,帮助医学生形成医者为仁之心。

二、创新培育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一)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必要条件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长期以来医学教育更多的是强调技能、专业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教育。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作为医学院校,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培养德高医粹的医学人才为目标,丰富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人才,是新时期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

(二)缓解人文精神缺失导致的紧张医患关系的有效措施

目前,在社会领域尤其是医学领域,人文精神缺失现象较为常见。调查问卷显示,73.35%认为医学生人文精神缺失非常影响医患关系,人文精神缺失导致的医患冲突时有发生,这与国家层面法制不健全、新媒体舆论导向有关,更与医生职业道德缺失有关。当前医学生在校教育、临床实习培育模式,仍受到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不被重视。创新人文精神培育途径,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有助于充分缓解医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导致的医患关系紧张。

三、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困境分析

(一)医学院校人文社科课程与专业设置不完善

对医学院校发放调查问卷发现,52.94%医学生认为医学院校人文社科学科设置一般,同时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大多医学院校虽然设置有一定人文社科类学科,但是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创业基础课等常规公共课为必修课,其他均选修课,与医学相关人文、经济、管理类课程学分、课时占比较少,与医学相关人文社科专业较少,且存在培养模式单一、整体人文氛围较弱。目前虽已结合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活动或荣誉并兑换为必修学分,但整体人文社科学科规划依然不科学,课程设置单一,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模式单一。

(二)未形成全员全程育人环境

问卷中65.81%医学生认为医学院校实现全员全程育人程度一般,同时结合实地走访,了解到目前医学院校对全员全程育人工作有一定重视,但存在落实不到位。全员育人意味着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工作,不仅仅是人文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任务,而且还是所有教育者的责任,医学生良好精神世界的培育与养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项贯穿学生成长成才的长期工程。因临床教师临床任务繁重、人文教师相对较少,大多主要依靠思政类人文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人文精神培育角色缺失。

全程育人是指从基础教学阶段、临床见习、实习直到医学生毕业后的临床工作的全程人文精神培育。当前医学生的培育重点主要侧重对医学生在临床前的基础教学阶段开展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而在见习、实习阶段的培育方式相对较少,主要由临床见习、实习指导教师开展相关培育工作,而临床指导教师医疗、科研工作繁重,在实际指导过程中侧重对医学生开展专业技能培育,较难顾及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主要靠医学生个人自修,对全程培育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三)考核管理脱离医学生临床实践

问卷显示,59.01%的医学生认为医学生人文精神考核管理脱离临床实践程度一般,长期以来对医学生人文精神虽然有一定考核,如开展德育测评、综合素质测评,将其作为评优评奖、实习分配等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测评方法仍停留在笔试或依据素质拓展参加情况,综合测评加减法或片面依靠人文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对医学生人文知识情况、学生的思想汇报情况,对医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评价,大多没有实效性考核量化指标,不能具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临床实践,只有将知识理论渗入个体的思想价值认知,并上升到价值认同,使其入脑入心,同时落实到行为中,对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四、培育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创新路径

(一)合理规划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社科类课程

首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思想为依据,结合临床实践需要,联合医学、人文学科学术带头人,成立相关课程设计小组,对已有人文社科类专业、课程进行科学规划,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方案进行调研论证,培养兼具医学技能、人文素养的综合型人才,在医学教育中全方位渗透人文精神。据文献统计,英国、日本人文社科类课程占医学课程总数10%~15%;美国、德国占比20%~25%,医学与人文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已成为医学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应借鉴这些发达国家学校的做法,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增加人文社科医学课程必修课的比例,重视人文社科课程建设工作,同时注重医学人文课程设置质量,使学生可以充分掌握新的思维方法,以新的思想、行为方式面对医疗任务。

(二)提高教育者人文精神培育素养

医学教育者的价值观也影响着人文精神培育效果,部分教育者心态浮躁,人文素质缺失,对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淡化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这种形势下,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首先需要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人文素养,将其纳入教师职称评定范围,在向医学生传授医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将有关生命价值意义等彰显人文精神的内涵意蕴讲授给医学生,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备足够的人文素质,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榜样,做一名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保持家国情怀,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三)联合医学生基础学科教育与临床实践人文精神培育

让医学生将人文精神的意蕴加以践行,弘扬医学生大医精诚文化,需要医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知识和理论,同时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与临床医疗实践结合程度,开展以临床为载体的实践活动,通过具体的医疗实践活动向人类传达对生命的热爱。目前,在我国医学类院校中,绝大多数参与人文社科的教师都不具备与医学相关的教育背景,对现代自然科学、医学缺乏系统了解。因此,让人文教师走进临床与医学专家统一战线,才能逐步培养一支能够介入医学教育全过程的医学人文教师队伍。同时,鼓励临床医生参与医学人文教学工作,共同研究医学领域的人文社会问题,实现医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联合培育。

(四)加强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考核

如今,许多医学院校学生能否毕业、能否获得学位,在基础学分、第二课堂学分等有一定硬性规定,在德育方面虽然也有一定分数要求,但是德育分数测评主要是看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是否受过处分。对处分,只有当所受的处分达到不能毕业或授予学位的程度才会影响学位学历证书的获得。那么对部分虽然成绩优异或文体表现突出但人文素质表现较差的医学生来说,其认为自己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在遵循已有相关制度前提下利用制度漏洞,甚至能够获得保研资格或就业机会,久而久之,加剧了医学生学习实践的功利心,对自我为人处世修养缺少自律,影响学生整体培养质量。

因此,加强对医学生见习、实习的考核,加入人文关怀的硬性指标,同时对毕业生开展毕业跟踪考核,形成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效机制,使医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从容应对各类病人病情、规避医疗风险、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化解工作压力,坚守医德,保持初心。在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长效机制中,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探析合理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路径,使人文精神的培育能够贯穿医务工作者培养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郭文娟.医患冲突背景下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8.

[2]濮燕屏.论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1):33-36.

[3]王鸣.创业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122-124.

[4]刘春斌,李凯.从恶性涉医事件浅议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素质培育[J].高教论坛,2014(3):22-24.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精神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然逻辑、实践探索及思考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