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2019-09-23 01:36李萍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腕关节桡骨远端

李萍

(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 康复科,山东 莱芜 271103)

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上肢骨折常见类型,好发于中老年人。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常见手术方式,具有固定牢靠、创伤小、愈合快和利于术后早期康复活动等优点[1]。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若术后不主动训练腕关节,可导致肢端血液循环不良、腕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2],因此做好术后康复训练尤为重要。本研究将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观察对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行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手术患者80 例。纳入标准:⑴符合《桡骨远端骨折与损伤》诊断标准;⑵病程1 周内,且属新鲜骨折;⑶知情同意,且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⑴陈旧性骨折;⑵病理性骨折;⑶严重感染者;⑷精神异常,无法正常沟通或不配合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0 例中,男 18 例,女 22 例;年龄 28~80 岁,平均(58.72±12.42)岁;交通意外伤 6 例,高处跌落伤 13 例,滑倒伤 17 例,外力打击伤 4 例;按照 AO/ASIF 分型 C1 型9 例,C2 型 19 例,C3 型 12 例;骨折至就诊时间为2.2~51.3 h,平均(7.35±2.96)h。对照组 40 例中,男17 例,女23 例,年龄30~79 岁,平均(58.29±11.36)岁;交通意外伤 7 例,高处跌落伤14 例,滑倒伤16 例,外力打击伤3 例;按照AO/ASIF分型 C1 型 10 例,C2 型 20 例,C3 型 10 例;骨折至就诊时间为 1.7~52.6 h,平均(7.29±3.02)h。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术后24~72 h 加强对患处的观察。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后体位护理、换药护理等,并积极观察和预防并发症。术后48 h 指导患者进行腕关节、掌关节和患肢肘关节的功能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⑴物理康复护理:患者术后1 d,给予红外线治疗仪照射骨折和手术区域,30 min/次,1 次/d。给予电脑骨创伤治疗仪治疗,改善循环,促进骨折愈合。放在骨折区域,30 min/次,1 次/d;⑵蜡疗:遵从医嘱,将中药蜡疗方打粉后,调制成膏状,用纱布覆盖后敷在患者骨折部位,再敷上蜡块,温度控制在45℃~50℃,30 min/ 次,1 次 /d;⑶术后 1 d 对患者进行腕关节、掌关节被动功能康复训练,对于疼痛耐受者,指导其自行行被动屈伸训练。术后第2 天,若患者疼痛减轻,嘱患者由被动训练转为主动训练,并增加手指张合运动,每组训练3~5 次,2~3 组/d;对于疼痛严重者,可给予镇痛药物后,再进行关节康复训练。术后第3~7 天,指导患者进行握拳和松拳、前臂的绷紧和放松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局部肿胀,避免肌腱粘连和肌肉萎缩,3~5 min/ 次,3 次 /d。术后1~2 周,加强对患者指关节和掌关节的主动屈伸训练、肌肉的舒缩训练;指导患者对腕关节的伸屈、外旋、内旋训练。关节伸缩和旋转角度大小应遵循由小到大和患者耐受的原则,逐渐增加难度和频率。术后3~4 周,指导患者进行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的运动训练和肌肉组织的运动训练。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 d 及7 d 的VAS 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3]。术后随访6 个月,采用Gartland-Wreley 腕关节评分系统[4]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0~2 分为优,3~8 分为良,9~20 分为可,≥21 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VAS 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术后3 d 及7 d 的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术后 3 d 及 7 d VA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术后 3 d 及 7 d VA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术前比较,*P<0.05

?

2.2 两组腕关节复位效果比较

观察组术前Gartland-Wreley 腕关节评分为(19.14±4.18)分,对照组术前 Gartland-Wreley 腕关节评分为(19.08±4.27) 分,治疗后观察组Gartland-Wreley 腕关节评分降至(5.07±2.91)分,对照组Gartland-Wreley 腕关节评分降为(7.23±2.85)分,两组术后 Gartland-Wreley 腕关节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腕关节复位优良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2.50%(P<0.05,表2)。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且大多伴有骨质疏松,治疗难度大。克氏针撬拨复位配合外固定、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以及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等均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常见方法,在临床中均获得满意效果。但不管采用哪种手术方法,均需要做好患者的康复护理。本组病例选取的锁定钢板坚强固定桡骨远端,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康复治疗在于早期消除肿胀、改善局部循环、维持血运和软化关节囊及周围组织,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学环境[5]。

表2 两组腕关节复位效果比较(n,%)

本研究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红外线治疗仪理疗,可以促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有助于加快伤口愈合,同时还有增加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伸缩能力作用;给予电脑骨创伤治疗仪理疗,可通过磁热效应,发出两种物理因子作用于病灶组织,促进骨折愈合[6];给予蜡疗,可以软化手术瘢痕和松弛紧张的肌肉组织,更有利于术后康复训练。在术后1 d 到术后4 周,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让患者从被动训练逐渐过度到主动训练,加强对腕关节的训练。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术后3 d 和术后7 d 的VAS 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腕关节复位优良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这与既往研究相符[7-9]。

综上所述,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降低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腕关节桡骨远端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