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蒂髂腹部带蒂皮瓣的蒂部周围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疗效

2019-09-23 01:28仇申强张迪孙法威王增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供区患肢皮瓣

仇申强,张迪,孙法威,王增涛

(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手足外科,山东 济南 250021;2.平原县人民医院 骨科,山东 德州 253100)

髂腹部带蒂皮瓣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创面修复方法之一,顾玉东院士也提倡用腹部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该皮瓣切取方法多样,可以覆盖各种类型的上肢创面,临床应用较广[2-5]。为了缩小切口、节约皮肤,可以设计短蒂髂腹部皮瓣,但是伴有制动困难、易撕脱、切口创面外露、渗出多、易糜烂等缺点。VSD 技术自发明以来,临床应用越来越广[6]。2014年10月-2017年7月,我们在短蒂髂腹部带蒂皮瓣的蒂部周围应用VSD 技术修复手部创伤19 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19 例,男 14 例,女 5 例;年龄 2~52 岁,平均26 岁。损伤原因:切割伤2 例,挤压伤16 例,爆炸伤1 例。软组织缺损面积:1.0 cm×1.0 cm~24.5 cm×16.5 cm。急诊修复7 例,伤后11~71 d 待创面稳定后修复11 例,外伤术后瘢痕挛缩择期手术1 例。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创面彻底清创,常规双氧水、生理盐水及洗必泰反复泡洗,彻底止血。根据受区皮肤缺损部位、形态及缺损面积,于同侧髂腹部设计并切取皮瓣(通常将供区局限于髂前上棘内侧偏下的区域)。皮瓣以旋髂浅动脉和(或)腹壁浅动脉为轴心血管,或仅以其皮支为皮瓣的轴心血管。充分止血后,供区切口皮内缝合,将皮瓣覆盖创面,缝合后刀口用凡士林油纱覆盖,放置薄层无菌纱布,调整皮瓣及其蒂部至松弛位,在蒂部腹侧及创面区域放置VSD 敷料及无菌纱布,贴半透膜,负压吸引。

1.3 术后处理

术后持续负压吸引,负压调节至10~100 kPa,予生理盐水持续冲洗,5~10 d 后更换VSD 敷料,术后7~10 d 可让患者携带便携式负压泵出院,于院外继续维持负压吸引。术后12~14 d 拆除VSD 并拆除切口缝线,如仍有创面遗留可继续应用VSD,如切口干燥,可仅于手、腕部贴半透膜呈“肠系膜”样粘贴至腹部皮肤达到减张、制动目的。术后3~4 手术断蒂,腹部残留创面清创止血后皮内缝合。

2 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断蒂前应用VSD 2~4 次,本组病例断蒂后供、受区刀口全部Ⅰ期愈合。术后随访3~12 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臃肿不明显,供区愈合良好,仅留有线状瘢痕。

3 讨论

3.1 髂腹部皮瓣的优缺点

带蒂髂腹部皮瓣具有术后长时间强迫体位、皮肤软、质地差、不易携带感觉神经等缺点,但即便如此,却因手术简单、安全,易于掌握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依然较多[7-8]。所以,如何扬长避短,也是临床医生时常探讨的问题。通常医生会有意地设计较长的蒂部,从而增加患侧上肢的活动范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痛苦,然而,这样却形成了“无效蒂”。同时,髂腹部局部汗渍或渗出较多,加上创面遗留,极易造成切口感染、伤口糜烂等情况,所以,将蒂部设计成“管”状以封闭蒂部创面、减少渗出成为常规方案。不管是“无效蒂”还是“管”状蒂,都使供区切取的皮肤大于甚至远大于受区所需要的皮肤。这必然增加了切口的长度,浪费了皮肤,增加了损害。当然,为了避免或减少“无效蒂”,我们可以设计短蒂髂腹部带蒂皮瓣。但极易导致切口无法直接缝合、遗留创面,因蒂部较短,患肢的活动受到限制,同时又顾忌会出现撕裂、扭转、卡压等并发症,术后的制动难度增加,蒂部的护理难度加大,同时换药次数增多,这些都会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和肉体的痛苦程度[9]。

3.2 VSD技术的优缺点

VSD 是一种优良的创面封闭、保护以及引流的技术,临床应用较广[10]。结合其优势,我们将短蒂髂腹部带蒂皮瓣的蒂部周围覆盖VSD 敷料,给予持续负压吸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具体优点如下:⑴充分发挥了短蒂髂腹部带蒂皮瓣的优势,避免了“无效蒂”的形成及皮肤的浪费,减少了手术瘢痕,从而尽可能地减轻了供区损伤。为了更充分地节约和利用皮肤,缩短切口,也可以设计成“负蒂”,即皮瓣Ⅰ期仅覆盖创面的大部分而不是全部,待断蒂时将剩余部分再从蒂部的近端皮肤一并切取;⑵VSD 技术既可以吸除切口及创面的渗液,又能防止外界细菌的植入,减少切口、创面糜烂和感染的发生几率;⑶通过调整患肢的位置、纱布及VSD 敷料,既能够保障皮瓣处于无扭转、无卡压的松弛位置,又可使患肢维持于较为舒适的位置,减少长时间强迫体位的痛苦,从而避免短蒂髂腹部带蒂皮瓣易扭转、卡压从而影响血运的缺点;⑷VSD 半透膜具有很强的制动与固定作用,能起到“软石膏”的作用,不需额外的绷带或腹带等固定,可以避免短蒂髂腹股沟带蒂皮瓣易撕裂的缺点,同时也可减轻患者担心皮瓣撕裂的心理压力,可以“毫无顾忌”地活动和安心睡眠,减轻患者精神负担;⑸可减少换药次数,尤其是避免术后1周内的反复多次的换药,能减少因换药疼痛造成的精神紧张次数并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VSD可以隔绝切口及创面,使创面处于一个相对干爽的环境,避免了长期处于切口和创面渗出、糜烂、异味等环境中,减轻了患者痛苦和精神煎熬。缺点:术后需要更换2~3 次VSD 敷料,更换时需要耐心仔细。

图1 术前创面

图2 皮瓣设计

图3 皮瓣切取

图4 皮瓣修复

图5 VSD 治疗

图6 术后外观

3.3 手术注意事项

⑴放置VSD 敷料时宜置于蒂部腹侧,不宜环绕蒂部全部放置,避免卡压蒂部影响血运;⑵放置敷料前宜先调整皮瓣及患肢的位置,使皮瓣处于松弛位,同时调整患肢尽可能处于较为舒适的位置;可以适当放置纱布以起固定和维持作用;⑶为了避免切口渗出的引流不畅,影响负压吸引效果,宜在切口处放置油纱后再放置一窄条,薄层纱布,并延伸至VSD 敷料处;⑷VSD 敷料内可放置冲洗管,持续或间断地予生理盐水冲洗,避免VSD 敷料(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失水变硬压迫皮肤而致皮肤水疱形成甚至溃疡;⑸术后1~3 d 注意观察皮瓣位置及血运,如出现血运异常,应随时调整敷料及半透膜[11]。

综上所述,在短蒂髂腹部带蒂皮瓣的蒂部周围应用VSD 技术既能发挥短蒂皮瓣的优点,又回避了它的缺点,同时还兼具了VSD 技术的吸引、封闭创面及制动等作用,操作简单,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供区患肢皮瓣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游离前臂皮瓣术区闭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术后供区并发症及功能评价的研究
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处理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