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颗粒脂肪与透明质酸鼻唇沟填充效果比较

2019-09-24 09:56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8期
关键词:透明质自体皱纹

王 婷

(聊城市中医医院美容科,山东 聊城,252000)

鼻唇沟属于前面颊部、鼻翼同上唇结合部位的解剖标志,面部若要表现出微笑、哭泣等表情均需要利用鼻唇沟的变化来形成[1]。然而鼻唇沟若发现褶皱及凹陷等症状,其影响面部美观度[2]。在鼻唇沟畸形的治疗中,自体脂肪移植和透明质酸均为常见的填充剂,已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透明质酸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属于真皮层基质重要组成成分,该材料的实际使用中,具有生物利用率高及不溶于水的特点,并可显著改善皮肤的外观状况[3]。自体颗粒脂肪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排斥反应小并可多次注射,这可有效矫正鼻唇沟面部褶皱及凹陷情况[4]。本次研究中,比较了在填充鼻唇沟的手术中,应用自体颗粒脂肪与透明质酸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接受的需行鼻唇沟填充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面部症状表现确诊为鼻唇沟褶皱及凹陷的患者[5]。(2)患者均有软组织填充治疗指征。(3)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3)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组如下:研究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27-56岁,平均(37.5±2.3)岁;鼻唇沟类型:褶皱25例,凹陷20例。对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26~55岁,平均(38.1±2.1)岁;褶皱27例,凹陷18例。一般资料上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对照组予以注射透明质酸治疗,美蓝标记填充部位,依从性较差者可予以少量局麻;鼻唇沟较浅者行蕨叶形注射,自下而上沿鼻唇沟皱纹进针,连续线状注射至鼻唇沟微隆起,按压塑形;嘱患者反复微笑,可根据笑容及面部活动情况进行少量注射补充治疗。鼻唇沟较深者予以不同方向多平面交叉填充,基底填充好后再参照较浅患者进行注射。

研究组予以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前期准备步骤同对照组,于前沿皱褶处注射,于鼻唇沟下缘进针,采用多平面线状注射;注射时,将注射针推入最远端,边后退边注射脂肪颗粒,连续线状注射至鼻唇沟稍隆起。嘱患者反复微笑,可根据笑容及面部活动情况进行少量注射补充治疗,但应避免在同一个区域注射过多。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应用鼻唇沟皱纹分级标准评价治疗效果[6]。1级:无皱纹,仅可见连接皮肤纹线;2级:出现浅皱纹,微笑时皱纹明显,见轻微凹痕;3级:较深皱纹,无表情状态下可见明显皱纹,伸展时皱纹消失;4级:出现长且深层皱纹,面部皱纹明显,在伸展是仍旧存在小于2mm的皱纹;5级:出现明显长度及深层的皱纹,面部严重受损,在伸展的时候可见2~4mm的皱纹。若在经相关治疗后,皱纹分值差值>2级为显效;差值1~2级为有效;差值<1级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随访6个月,使用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对面部美观度的满意情况,总分为100分,分成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与不满意(70分以下)三个等级。此外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治疗的安全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率

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对面部美观度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术后并发症

对照组术后发生1例肿胀,2例瘀斑,1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8.88%;研究组术后发生2例肿胀,1例瘀斑,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并发症的阿生情况发现,症状均较轻,经对症处理后反应消失,患者预后良好。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总满意率对比[n(%)]

3 讨 论

鼻唇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发病率较高的鼻科疾病类型,虽然不会对患者的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但是会影响患者的外在美观度,进而影响患者的自信和自尊[7]。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鼻唇沟患者选择通过治疗来改善外观[8]。鼻唇沟填充是鼻唇沟治疗的重要手段,大量的研究实践证实,在鼻唇沟填充的治疗中,填充材料的选择是保证疗效的基础,如何选择填充材料,直接关系到远期疗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9]。

透明质酸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生化药物,其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属于真皮层基质重要组成成分,在各类眼科手术,如晶体植入、角膜移植和抗青光眼手术等,还可用于治疗关节炎和加速伤口愈合[10]。将其用于化妆品中,能起到独特的保护皮肤作用,可保持皮肤滋润光滑,细腻柔嫩,富有弹性,具有防皱、抗皱、美容保健和恢复皮肤生理功能的作用,并且具有生物利用率高及不溶于水的特点,并可显著改善皮肤的外观状况[11]。因此,在鼻唇沟的填充中,透明质酸是一种理想的填充材料。对于透明质酸的注射,应当提升技巧,以此提升其有效性。从目前透明质酸的注射来看,其主要有四种技巧:(1)直线法。把针头完全插入皱纹、皱褶或唇部沿线条轨迹注射,主要分为前进式和倒退式,通常使用后退式方法来增强唇色或用于鼻唇沟皱褶;(2)连续穿刺法。沿着皱纹、皱褶或唇部进行多点紧密的注射,通常在处理表浅皱纹和鼻唇沟皱褶时会使用该方法;(3)鱼骨式注射法。沿着皱褶,通过连续的穿刺注射在每个穿刺点形成线形。该技术尤其对动态线条,如笑纹、表浅鼻唇线及木偶线等有效,但不适合深部注射;(4)扇形注射法。进针与直线法相似,但在拔出针头前,改变针头方向沿着新的线条方向再次注射最后形成扇形状,该方法适用于粘膜下注射改善唇部垂直纹[12]。此外,在注射透明质酸前后,还需要注意相关事项:(1)注射前:在治疗前,请保持肌肤的清洁,任何化妆品和护肤品都需要清洁干净。建议使用洁面乳和收敛水来清洁皮肤,使用冷水清洁,以便毛孔收缩。建议患者在治疗前至少3-4天内,不要服用消炎药(如阿司匹林等),因为其有可能会加剧注射部位出血和肿胀;(2)注射后:在注射治疗后,请保持面部放松,勿做过多的面部表情[13]。在治疗后至少两周内,请避免接触高热环境(如桑拿等),因其可能会导致面部注射的透明质酸被很快分解,从而缩短填充效果.请勿触摸或按摩注射部位。

自体颗粒脂肪是近年来临床鼻唇沟填充中应用的相对新型的一种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排斥反应小并可多次注射,这样可有效矫正鼻唇沟面部褶皱及凹陷情况[14]。自体颗粒脂肪选取患者自身脂肪组织,这样可以排除异体植入组织所引起的排斥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脂肪选取后,应用生理盐水进行漂洗及反复冲洗,可将脂肪中混入的肿胀液清除,避免后续离心所致脂肪颗粒损伤,对获取的脂肪颗粒借助以最小压力进行缓慢注射,可让脂肪颗粒同周围组织接触,让渗出的组织液为移植细胞提供更多营养,在注入过程超量注射可以稳定疗效,使患者面部可长期保持美观,这样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率[15]。为进一步提升自体颗粒脂肪的填充效果,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脂肪颗粒与血液接触面积越大越容易成活。脂肪存活需要营养供给,因而脂肪颗粒与血液接触面积越大,越容易成活,所以注射时既要在血液运行丰富的部位,又不能堵塞大血管。这均与整形医生的手感和悟性息息相关;(2)多层次、多点、多隧道注射。移植后脂肪细胞成活率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脂肪移植领域专家们关注的焦点[16]。通常来说,脂肪移植的存活率达到30%-50%就比较理想。移植后的脂肪是否能够存活,与注射的区域、层次以及医生的手感密切相关,如果能够多层次、多点、多隧道注射,不仅能够让填充的效果更为自然,而且也能提高脂肪移植的存活率。

本研究中,对比了在鼻唇沟填充的治疗中,分别采用自体颗粒脂肪与透明质酸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无论是自体颗粒脂肪,还是透明质酸,在鼻唇沟的填充中,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二者在效果的表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透明质酸经工艺处理后往往在前期达到效果较好,但随着时间推移,仍会慢慢吸收,在一两年后逐渐吸收干净,效果也就大打折扣,进而影响患者的满意率。自体颗粒脂肪前期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这是因为脂肪的存活率较低,填充多了则臃肿,少了则需要补充注射,但半年后脂肪存活后将长期保留。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以了解患者对材料填充的满意度,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患者对于远期效果更为理想的自体颗粒脂肪填充更为认可。进一步对并发症进行分析发现,对照组和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提示应用自体颗粒脂肪填充鼻唇沟的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中行鼻唇沟填充治疗的患者,选用自体颗粒脂肪作为填充材料,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法的满意率,且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透明质自体皱纹
X美术馆春季双展:特睿·阿布德拉:要上天了&自体触击
母亲脸上的皱纹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注射用透明质酸的应用进展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的临床应用
皱纹
透明质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糖尿病足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
黑素细胞悬液中加入透明质酸的最佳浓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