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9-24 09:56王怡雄宋继权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8期
关键词:甲酰痤疮凝胶

王怡雄,宋继权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皮肤科,湖北 武汉,430071)

痤疮是由于皮脂腺大量分泌、性激素水平、痤疮丙酸杆菌增殖等病因引起的毛囊及皮脂腺慢性炎症的多因素疾病。青春期,由于生活及饮食习惯等因素,痤疮高发,临床数据显示,青少年中患病率为70%~87%,不仅严重影响颜面美观,而且也容易导致患者产生自卑心理,为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病种。痤疮易反复发作,即便痤疮消退后也可能遗留色素沉着及增生、凹陷性瘢痕,直接影响患者的容貌美观,甚则造成心理损伤。目前临床上治疗痤疮以口服以和外用药为主,但是存在明显的副作用,因此,很多患者对因为药物的刺激作用、不良反应而产生抵触心理,而更倾向于非侵袭性疗法。近几年来,本院皮肤科门诊对痤疮皮损及后遗症开展了大量治疗性研究,结果显示过氧苯甲酰外用及强脉冲光联合PRP疗法疗效显著。现对90例痤疮患者的对照性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的痤疮患者。 纳入标准:①符合Pillsbury严重程度分类法[1]Ⅱ、Ⅲ度寻常痤疮诊断者;②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愿配合完成研究者。 排除标准:①妊娠及哺乳期者;②近半年内曾系统接受过痤疮药物或其他疗法治疗者;③一年内有妊娠计划者;④对过氧苯甲酰药物过敏;⑤室外工作,光敏感者,瘢痕体质者,长期服用避孕药者,伴精神疾病患者;⑥合并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⑦脸部患其他皮肤病者。共纳入90例患者,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平均分组。对照组30例,男13 例 ,女 17例 ,年 龄 16-42岁,平均(30.13 ±8.34)岁,病程7个月-5 年,平均(3.24± 0.56)年;过氧苯甲酰组30例,男11例 ,女 19 例 ,年龄17-46岁,平均(31.12±8.17)岁,病程8个月-4.2年,平均(3.11±0.23)年;IPL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 龄 17-43岁,平均(28.23±7.89)岁,病程 8个月-6年,平均(3.56±0.65)年;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1.2.1 PRP制备 使用瑞士RegenLab公司的Regen ACR-C(Regen PRP)套装,根据该套装产品说明书相关规范操作制备PRP:①连接蝴蝶针头与相匹配的采血转换器,静脉穿刺后,将THT真空采血管套入转换器进行采血,将THT真空采血管轻轻倒置摇匀;②离心机(批号:Micro 17,赛默飞世尔科技)将收集全血的制备管放入离心机,注意平衡放置,设置3100rpm速度离心10min;③离心后,血液中的不同细胞成分在制备管中分离出来,轻轻倒置制备管,使细胞浓缩物悬浮于血浆中,每根制备管大约可获得4ml PRP。

1.2.2 临床操作 对照组患者予PRP治疗,具体操作:根据患者皮肤情况选择直径 0.5~1mm无菌滚针,操作原则:①平稳、均匀滚刺,保证一致深度;②滚刺频率以手腕动作1-2Hz为宜;③相同方向、相同角度滚刺1-3次;④同一面部区域交叉滚刺1-2次;⑤为避免造成片状损伤,同一区域不宜重复滚刺过多;⑥操作前后均予涂擦RPR,确保微针打开通道后皮肤保持湿润。1次/2周,2次一疗程。嘱患者注意补水、防晒。

过氧苯甲酰凝胶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与5%过氧苯甲酰凝胶联合治疗,在患处脓疱以及丘疹上涂抹,每天2次(PRP治疗治疗当天不进行治疗),确保彻底消除皮损炎症。

IPL联合组在过氧苯甲酰凝胶联合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强脉冲光治疗,强脉冲光仪采用王者风范光子治疗仪(批号:M22,LUMENIS),主要治疗参数:治疗头波长为 560-590 nm,脉冲选择2,脉宽选择4.6-6.0ms,延迟时间选择15-55ms,能量密度选择15-20 J/cm2。能量从低开始调节,根据治疗时皮肤的反应,调节能量密度,以局部皮肤出现轻中度红晕,痤疮颜色稍变暗为度。2次/周,共4周。

1.3 疗效评价

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炎性丘疹、脓疱情况变化,评价疗效。

1.4 疗效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具体见表1。

三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与过氧苯甲酰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与IPL组比较,P=0.034<0.05,具有显著差异;过氧苯甲酰组与IPL组比较,P=0.04<0.05,具有显著差异,过氧苯甲酰组优于IPL组。

2.2 不良反应情况

三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联合IPL组2例出现局部皮肤发红、刺激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联合5%过氧苯甲酰凝胶组患者局部皮肤出现发红以及刺激症状的患者包括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中有2 例出现皮肤发红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

3 讨 论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面部及上胸背部。临床表现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其病因多因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严重影响了现代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1,2],因此,加强对痤疮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表1 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治疗前 图1 对照组案例

图2 过氧苯甲酰组案例

图3 IPL组案例

治疗后 图4 对照组案例

图5 过氧苯甲酰组案例

图6 IPL组案例

本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临床皮肤科疾病的研究,尤其是痤疮方面,通过搜集PRP、过氧苯甲酰凝胶和强脉冲光等临床资料,做过大量研究和临床工作。

2003年,两名全球知名医疗整形教授Kubota医生(日本籍)和Otto教授(英国籍)在PRP技术的基础上对其制作流程进行了创新,制作出了富含高浓度生长因子和EGF(表皮生长因子)和VEGF(血管生长因子)两种因子的PRP血浆,开发了与众不同的PRP注射整形美容技术,是对整个皮肤层进行全面的提升和再生,对皮肤的纹理、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进行全面修复和重新组合。利用自身血液提炼富含高浓度生长因子的血清进行治疗,不会引起排异反应;30分钟即可完成自身血液的提炼过程,缩短治疗时间;富含高浓度生长因子的血浆中富含大量白细胞,极大程度降低感染机率;对整个皮肤结构进行全面修复和重新组合,全面提升肌肤状态,延缓衰老等[3,4]。

过氧苯甲酰凝胶属角质溶解剂类,是氧化剂。能深入皮肤底层,对抗和抑制多种导致痤疮产生的细菌具有杀菌作用,促进创伤皮肤及溃疡伤口愈合及细胞修复,溶解角质和降低皮脂内的游离脂肪酸,减弱皮脂的总量。研究表明,外用过氧苯甲酰是通过释放氧自由基杀灭P.acne发挥作用,通过过氧苯甲酰联合药物使用可以更有效地治疗痤疮,提高患者生存质量[5,6]。

光动力学是一项治疗痤疮的新技术,光动力为使用光敏剂在可见光的照射下进行反应的过程,是应用光敏剂及特定波长的光源,通过光动力效应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7,10]。强脉冲光治疗方式就是借助其选择性的光热作用以及特定范围波长强脉冲光将皮肤穿透,同时被血红蛋白吸收,借助热能传导方式传输到血管壁,最后破坏血管,形成血栓,直到全部吸收以及消退,此种方式对充血以及扩张的血管、红斑等的治疗均有显著效果,也能够对皮脂腺的毛细血管进行封闭,促使炎症部位血液供应得以降低,患者面部痤疮炎症性丘疹、红斑就会减少[11,12]。此外,强脉冲光热效应能够对纤维母细胞产生刺激效果,变为纤维细胞,胶原细胞也会有新的胶原蛋白分泌出来,损伤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同时达到收缩效果,新分泌出来的胶原将原有收缩的胶原作为框架,组成一个组织结构,此结构排列较为紧密,皮肤就会有增厚以及收缩的现象出现,皮肤弹性也会随之增加,患者粗大毛孔以及浅表凹陷性瘢痕症状会得到显著改善,皮肤质地也会由此得到改善[13,15]。

本课题组通过整理这些一手资料进行研究并总结PRP、IPL、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组实验研究也发现,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组及联合IPL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表明PRP联合5%过氧苯甲酰凝胶及PRP联合强脉冲光(IPL) 对面部痤疮疾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5%过氧苯甲酰凝胶联合 PRP效果最佳,可明显改善患者面部皮肤,安全性较高,对痤疮治疗均具有独特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甲酰痤疮凝胶
UPLC-MS/MS法同时测定小活络丸中3种功效成分和3种毒性成分
红蓝光祛痘仪联合复合酸焕肤凝露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
N-氨甲酰谷氨酸对滩羊乏情期诱导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Fries-Schmidt串联反应的对羟基苯甲酰四氢吡咯的合成及初步机制研究
消夏凝胶弹机
超轻航天材料——气凝胶
保暖神器——气凝胶外套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常常摸脸会长痤疮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