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番薯-玉米全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

2019-09-24 01:01尤金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茬口番薯效益

尤金华

(丽水市莲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莲都 323000)

丽水莲都地处浙西南东部,冬季气温较高、春季回温较快,适宜冬、春季粮食作物生产,效益农业发展较快。全年粮食作物二、三熟生产模式多有应用推广,但种植收入不高且不稳定[1-4]。大豆、玉米、番薯是莲都区的主要旱粮作物,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2,为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生产效益,2018年3月,开展大豆-番薯-玉米全年三熟栽培模式研究。本研究通过对3种旱粮作物的4种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效益、茬口安排等经济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高效模式,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丽水市莲都区老竹镇陶村粮食生产示范基地进行,土壤为黏壤土,肥力中等偏上。

大豆品种为鲜食春大豆浙鲜12,表现长势较好,生育期较早,鼓粒饱满,丰产性较好,品质较优,市场接受度较高。玉米品种为中熟双色甜玉米双依,表现长势旺盛,生育期中熟偏早,结穗饱满,果穗适中,丰产性较好,品质优,适口性较好,市场欢迎度较高。番薯品种为早熟品种浙薯13,表现优质,薯形美观,产量高,出粉率高,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鲜食风味佳,为鲜食加工兼用品种。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大豆、玉米、番薯周年轮作的4种创新栽培模式:M1处理,春大豆-夏玉米-秋番薯模式,大豆2月26日播种,5月28日收获,玉米5月29日播种,8月16日收获,番薯8月17日播种,11月28日收获;M2处理,春大豆-夏番薯-秋玉米模式,大豆2月26日播种,5月28日收获,番薯5月29日播种,9月3日收获,玉米9月4日播种,11月20日收获;M3处理,春玉米-夏大豆-秋番薯模式,玉米3月12日播种,6月10日收获,大豆6月11日播种,8月25日收获,番薯8月26日播种,11月28日收获;M4处理,春玉米-夏番薯-秋大豆模式,玉米3月12日播种,6月10日收获,番薯6月11日播种,8月23日收获,大豆8月24日播种,11月16日收获。以当地普遍的大豆-番薯种植模式作对照(CK),大豆2月26日播种,5月28日收获,番薯6月1日播种,11月28日收获。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88 m2,畦宽连沟2.2 m,长度40 m,四周设保护行。大豆采用穴播,每穴3粒,每畦播7行,行距0.35 m,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25 kg、颗粒碳氢酸铵40 kg;玉米每畦移栽3行,株距0.30 m,每667 m2施复合肥50 kg、有机肥500 kg、追肥10 kg;番薯每畦栽种4行,株距0.30 m,每667 m2施复合肥20 kg。每个小区实收计产面积13.3 m2。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参照当地。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由表1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M1、M2处理大豆产量有所下降,而M3、M4处理大豆产量略有增加,增幅为3.3%~1.6%,4种模式中番薯产量均下降,最高降幅达到26.8%。但对总产量来说,4种模式下总产量均增加,增幅在10%以上,不过模式间总产量差异不明显。

2.2 效益

由表1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4种栽培模式增收都十分显著,增幅在23%以上。全年总收入M2处理最高,667 m2为14 683.2元,M4处理次之,M1处理较低。

表1 不同栽培模式667 m2的产量与效益表现

3 小结与讨论

丽水莲都地处浙西南东部,冬季气温较高、春季回温较快,适宜早春大豆、玉米种植,其特点为上市早,是浙江省高效早熟鲜食旱粮的主产区之一。通过栽培模式的创新,可以增加全年旱粮种植茬数,实现周年生产,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利用市场空当期,发展反季节旱粮生产,大幅提高种植收入,有利于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6-12]。本试验4种种植模式的特点:春大豆-夏玉米-秋番薯模式,产量较高,茬口安排相对宽松,各茬作物能完全成熟;但玉米、番薯正值收获上市期,市场销售价格不高,种植效益较低。春大豆-夏番薯-秋玉米模式,产量较低,茬口安排比较紧张,番薯生长时间不够,玉米存在不能完全成熟的风险;但3茬作物市场行情较好,种植效益较高。春玉米-夏大豆-秋番薯模式,产量最高,茬口安排相对宽松,各茬作物能完全成熟;但大豆、番薯与其他产区同时上市,市场销售量大价低,种植效益不高。春玉米-夏番薯-秋大豆模式,产量较高,茬口安排比较紧张,番薯生长时间不足,大豆播期较迟,品种选择有难度;但每茬作物市场稳定,种植效益比较可观。

试验结果表明,春大豆-夏番薯-秋玉米、春玉米-夏番薯-秋大豆栽培模式产量较为稳定、市场行情较好、种植收入较高,可作为今后旱粮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加以推广。春大豆-夏番薯-秋玉米、春玉米-夏番薯-秋大豆栽培模式应在保证安全成熟、全部收获的前提下,运用设施生产手段,提早组织春大豆、玉米生产。根据技术推广经验,得出初步设计:春大豆(春玉米)采用“地膜覆盖+小拱棚”生产方式,提早10~15 d播种、提前7~10 d出苗(移栽)、促进安全快速生长、提早5~7 d成熟上市(5月20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夏番薯生产可提早5~7 d扦插,同时延长薯块膨大时间,增加产量10%以上,增收10%以上;可缓解秋玉米(秋大豆)生产紧张的状态,便于农事安排。本方案尚有待于试验验证。

猜你喜欢
茬口番薯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母亲的凉拌番薯叶
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不只是甜蜜的番薯
荞麦轮作倒茬对比试验
茬口的熊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河南省新野县主导蔬菜品种优势分析及其茬口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