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纪委如何做好专项监督工作

2019-09-25 18:47王俊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21期
关键词:问题导向企业

王俊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7-107-02

摘 要 随着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三转”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推进,企业纪委如何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将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入生产经营中心任务,切实做到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成为企业纪委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本文结合企业纪委“三转”后的专项监督工作,围绕工作程序、遵循原则、监督事项、聚焦重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 企业 专项监督 监督原则 问题导向 监督实效

专项监督是指纪检监察组织针对企业或基层单位、管理部门存在的、对生产经营发展带来较大影响的管理问题,通过监督执纪问责手段督促其整改的一种监督活动。

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必须将发现问题作为专项监督一条主线,坚持靶向施治、强化精准思维,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把握政策,精准科学监督执纪问责,才能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时刻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实现对企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有效监管。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对企业纪委如何开展专项监督工作浅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坚持制度建设,精准定位,遵守监督原则

专项监督工作是企业纪检监察组织落实“三转”要求、创新执纪监督的有效方法,是纪检监察工作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提高站位、严密组织、认真开展、保证质量。

专项监督与日常监督的目标一致、方式互补,是纪检监察组织做深做细做实监督、压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的“组合拳”。纪检监察组织是专项监督工作的主责部门,负责专项监督的总体策划、安排部署、分析汇总、总结评比等。

专项监督工作程序包括专项诊断、制定方案、监督检查、线索处置、执纪审查(调查)、结果运用等方面。应遵循的原则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正能量作用,为新时代企业发展提供纪律保证;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出击,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监督什么问题的原则开展监督;坚持强化监督、严肃问责,合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问责推动整改;坚持建章立制、完善管理,推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的形成。

专项监督工作要坚持“问题查不清不放过、责任查不明不放过、问责不到位不放过、问题不整改不放过”的监督原则,并且要持续跟踪整改过程,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提升管理。

二、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研判,确定监督事项

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把认识和破解问题作为推动工作的出发点,强化问题意识,坚持哪里有问题监督就到哪里,集中时间、人力、物力,围绕领导关注的重点、生产经营中的管理难点、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容易发生问题的节点和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分析研判,找准关键环节和关键人或关键事,强化监督,持续形成震慑,这是专项监督的基本目标。

精准研判是找准专项监督的“准星”、提高专项监督的威慑力的必要途径,是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精准思维进行系统分析、精准把脉、锁定监督重点的过程,也是为开展专项监督逐步缩小范围,最后锁定某一事项、现象或内容作为监督切入点的分析过程。精准研判与中医判断病人情况的“望”“闻”过程类似,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精准研判:一是依托日常监督管理,锁定区域范围。综合运用参加会议、深入调研、专项检查、督促整改、建章立制、警示教育等常态化、近距离、可视化的日常监督結果,从问题着眼和入手,根据一个领域、一个单位、一个环节的“树木”“森林”情况,判断管理薄弱环节,锁定要检查的单位或环节。二是借助精准画像,锁定检查内容。根据信访举报、廉洁档案、问题线索、审查调查数据、近期发生的重大案件、干部履历表、人事档案,审计报告,专项监督检查的成果等,进行直观研判,确定检查或抽查内容和涉及范围。三是将走访调研、社情民意、群众评价或新闻媒体曝光内容作为重要的研判依据,及时开展相关专项检查。

三、坚持深化“三转”,精准聚焦,制定监督方案

准确把握“监督的再监督”本质特征,找准职责边界,明确监督定位、内容、方式等,制定监督检查方案,采取一事一审批的方式,按照方案规定开展具体专项监督工作。

一是精准定位。专项监督主要是推动主管部门或科室排查重点岗位重点人群的廉洁风险点,是对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的再监督。在专项监督中,纪检监察人员必须主动落实“三转”要求,不能大包大揽、越界代替,冲到一线代替业务监督,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成为“监督变牵头、牵头变主抓、主抓变负责”。

二是精准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在服务大局的同时,要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处理好监督“全覆盖”与抓住“关键少数”的关系。专项监督并不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监督,而是要看准、管好、扭住“关键”,即:盯住管人、管事、管钱、管权等“关键”少数,把握好轻重主次,抓住牛鼻子,递好“牛绳子”,焦距调准、结合实际、集中发力、攻坚克难,确保监督职责到位不越位、精准不泛化,不让监督重点发散、靶向偏离,切实提升监督效能,逐级压实“一岗双责”责任,推动形成“头雁效应”。

三是精准责任。把握运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科学方法,不断强化监督意识,层层压实监督责任,保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层层负责,上下或左右联动、形成合力。

四、坚持主动出击,精准监督,融入生产经营

主动出击是一种态度,更是企业纪委强化监督执纪、积极有为、主动担当的具体行为。精准监督是针对研判出的问题,按照方案,依托制度、流程介入生产经营开展一项或多项专项检查的过程。监督检查的方式与中医判断病人情况的“问”和“切”过程相仿,主要有:一是发挥“再监督”作用,督促管理部门或科室开展自查自纠、专项整治,根据查出的问题情况进行抽查或汇总分析;二是利用明察暗访的方法,针对某些事项或现象,纪检系统上下或左右联动进行检查;三是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纪检系统为主,抽调专业人员进行专项检查;四是借助科技手段,对一些管理数据库进行有效分析或利用监控设备等进行监督检查。无论哪种方式,都要注重综合运用专项治理、督查督办、走访调研、自查自纠、明察暗访等手段,针对“准星”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对事的监督规范人的行为,通过管理漏洞的剖析健全制度,通过对管理体系的梳理优化流程,通过对风险点的排查改善管理,以发现具体问题促进监督质效的提升。

五、坚持抓早抓小,精准处置,促进责任落实

“抓早抓小,防范风险”是专项监督的效果。要融入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盯住关键时、关键处、关键事、关键人,针对现象或事项开展专项监督,旨在通过以问题倒逼相关管理部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推动相关领域和环节建立健全长效监管体系和源头治理机制。专项监督就是要通过主动发现问题达到抓早抓小的目的,通过做深问责的后半篇文章达到问责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通过提出指导性意见建议强化风险防控。即:要根据现象和问题,深挖到人的行为规范,深剖产生问题原因,从流程或制度排查风险点,督促相关人员或管理部门知责守责尽责,扎紧制度篱笆,从系统层面完善流程、制度和廉洁风险防控措施。

精准处置是针对专项监督发现问题的处置要求,既要在分类处置上“用心”、在精准研判上深化,精准施策,合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按照程序处理不正确用权的人员,严格追究不正确履职人员,在权力使用上形成震慑和威慑,又要突出“快”的特点,维护好生产稳定大局;既要通过直查快办、深挖细查、追根溯源、查到具体人或具体原因等体现出制度的刚性,又要统筹把握、深化运用第一种形态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让犯错误人员放下包袱、重新轻装上阵,达到纪律约束有硬度、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怀有温度的效果,使监督执纪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逐步拓展。对涉及制度或流程的问题要及时督促修订完善,对涉及管理的问题要进行精准问责,对问题线索要按流程报告和处置,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猜你喜欢
问题导向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计量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