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环境下藏族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09-27 06:40郭亚如詹蓓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影响因素现状

郭亚如 詹蓓

【摘 要】 文章阐述了三语习得的内涵及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分析了藏区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教育环境、人文环境、三语习得和教材固化等因素造成藏区英语教学水平落后。提出了解决藏族中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如下对策:改进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优化三语习得,促进正迁移,促进英语教材本土化。

【关键词】 三语环境;藏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影响因素

民族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手段。早在2002 年7月国务院就提出,“在民族中小学逐步形成少数民族语和汉语教学的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地区应开设一门外语课。”[1]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教育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通过一系列教育工程,为民族地区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2]相比于我国东部地区和城市区域,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和中西部农村教育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一、三语习得的内涵及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外语的重要性

对于从小生活在藏语环境下的藏族学生来说,其母语为藏语,汉语是第二语言,英语则为第三门语言。因此,在学习第三语时,藏族学生需要解决藏-汉-英三种语言之间的矛盾关系。三语间的转换是少数民族地区语言学习的特殊现象。除了藏区外,像苗族学生学习英语也存在苗-汉-英三种语言转换的现象。“三语”是指教育部决定21世纪在全国小学开设英语课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进行语言教育的少数民族母语、汉语、英语(或日语、俄语)的简称。[3]“我国少数民族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民语、汉语和外语等三种语言和文字的教育,是在双语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映了我国民族教育的特殊性,是由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文化融合、共同繁荣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4]

三语习得是指除了学习者的母语和已经掌握的第二语言之外,目前正在学习的一种或多种语言(Fouser 1995:31)。[5]研究表明,母语和第二语言对第三语言习得的影响普遍存在(Cenozetal.2001:1-10)。[6]藏语对藏族学生学习汉语与英语并存着积极与消极影响。藏族学生由于需要在学习英语时在三种语言间进行转换和迁移,他们往往要比汉族学生学习英语付出更大的努力。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英语及其他语种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作為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着本族语,汉语和外语相互迁移的情况。藏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本族文化的语言和文字。因此,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特殊性和复杂性。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是藏—汉、藏—英和英—汉三语互动交际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困难。加强对藏族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探究,不仅能有效提高藏族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更能切实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藏区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我们曾于2017-2018年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松潘中学进行“研究生支教团”的支教工作,有幸在英语组老师和藏族中学生的协助下完成调研。通过对松潘中学的藏族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象包括初一至高三的藏族学生。学生的学习水平各不相同,所选研究的对象具有代表性。问卷调查上采用问卷星的网络问卷方式,共收到51份问卷,并对系统给出的统计结果进行细致分析。另外,对部分藏族学生和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和课堂观察。调查发现:

1、日常用语统计

据问卷数据得知,52.94%的同学在与家人朋友的日常交流中使用藏语,23.53%总是使用藏语进行日常交流。而在校园内,有43.14%的同学偶尔用藏语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藏语作为母语的频繁使用一定程度上给英语学习造成了特殊的语言障碍。另外,45.1%的学生家长是小学文化程度,还有31.37%的学生家长从没上过学。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间接影响藏族学生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不利于创设学习英语的人文环境。因此藏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文化冲突。

2、英语学习态度统计

数据表明,有70.59%的同学从初中阶段才开始学习英语,有54.9%的学生表示对英语的喜欢程度一般。74.51%的学生在上课时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表现为不想回答问题及点名时才会回答问题。有45.1%的学生表示没有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消极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继而影响学习的效果。在访谈中也有部分学生表示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主要体现在为了升学考试的外部动机上。个别学生提到了学好英语有利于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3、干扰学习因素统计

72.55%的学生在课下偶尔说英语,但主要体现在极个别口语常用词上,例如sorry, ok等。47.06%的学生倾向于选择汉语的思维模式学习英语,27.45%的学生利用英语思维模式,13.73%的学生利用藏语学习英语。这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面临藏汉英三种语言的迁移和阻力。观察发现,相比于汉族学生学习英语,藏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接受程度,理解能力,学习速度,语音语调等方面的不足,藏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都相对较弱。同时,访谈中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更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需要教师创设活动来培养。藏族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有很大期待,普遍期望能有更活泼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希望老师能多讲授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

三、藏区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三语迁移困难

藏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通常是先将老师给出的汉语翻译转码成藏语,再用藏语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英语,藏族学生从小生活在藏语环境中,有来自家人、朋友的大量藏语输入,继而形成用藏语进行交际和思维的认知风格。随着接受小学、初中教育,藏族学生在母语的基础上学习汉语和英语。三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实质是驾驭藏、汉、英三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强大的母语思维基础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学生对二语和三语的学习。另外,英语和藏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分别属于印欧和汉藏语系。虽然英藏语同为表音文字,但英语的拼读规则更加复杂,存在多种拼读的特殊技巧。在语序方面,汉语和英语通常都是主-谓-宾结构,比如:我有一个苹果(I have an apple.)。而藏语的表达通常是主宾谓结构,即:我苹果一个有。外语习得主要方式是从母语结构和思维习惯向外语思维习得迁移的过程。而藏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受到其母语在语序、语音及语法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出现语言使用误差的现象。因此,对英语的解码以及藏汉语的转换都是藏族学生学习英语时的巨大挑战。

2、教育环境落后

受经济发展滞后和地理位置闭塞等客观情况的影响,藏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一方面体现在教育设施设备等硬件基础上。随着中央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当地的教育设施逐渐得到改善。但是教师对多媒体的有效使用需得到加强和提高,还有很多教师拘泥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便捷高效,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对教师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队伍等构成的“软实力”上。教师多半毕业于当地师范院校,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基本能适应当地教学需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教育环境的开放,教师应该紧随时代步伐,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及时更新执教理念,实行适应藏族学生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逐渐有自治州以外的教师由于编制等的条件性支持选择就职于藏区,但往往倾向于选择作为临时性跳板。在松潘中学,每年都会有一批隶属于“西部计划”的研究生支教团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者工作,志愿者与当地教学环境的融合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总之,由于教学技术、师资质量、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等原因,藏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面临更多的特殊困难和挑战。

3、人文环境缺失

松潘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交易中转站,自唐代至今有浓厚的经商传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商轻文的社会氛围。轻视教育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另外,多数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很多家长对学生读书并不抱有太大的期待,学生毕业后多半不从事以知识谋生的工作。部分家长仅是落实政府的义务教育号召,或是为了缓解家庭生活压力。此外,我们在当地一年的生活体验发现,当地人民的生活节奏相对安逸轻松,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方面往往也是带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多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有待提高。

4、学习动力不足

关于学习动机,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应试。多数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升学或顺利毕业不得不参加的英语考试,是“要我学”的典型例子。加德纳和兰伯特(Gardner& Lambert)于上世纪提出了“融合型”(integrative)和“工具型”(instrumental)動机的概念。[7]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多是追求语言使用价值的工具型动机,而这种外在的动力往往不能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

四、解决藏族中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改进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

新课改的教学观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当地教师要增强专业发展意识,积极参加培训和进修课程,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自身的终身学习。鉴于教师多采用传统的“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出积极的改变,践行新的适合民族地区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上课比较死板,多是采用呈现-练习-产出的传统教学模式,集中于让学生进行枯燥无味的反复操练。教师应认真备课磨课,巧妙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活跃起来。

2、培养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要营造一种低焦虑感且高安全感的教学氛围。学生在放松、民主自由的环境下更能释放学习动机。教师要创造并保持和学生的良好沟通,拒绝强行解决学生的消极反馈,通过倾听和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学习需求。在以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上,学生会更愿意与教师进行配合,教学会更有质量和效果。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及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或英语如何切实帮到本族人的事例等,让学生理解到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通过升学考试,还能在生活、工作中帮助自己。当学生意识到语言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会更有兴趣和动力学习。

3、优化三语习得,促进正迁移

三语习得的理论表明,以母语为中介语在一定程度能有效促进第三语的学习。藏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可以直接利用藏语与英语进行思维对接。因此,民族本土英语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培养一定精通藏语的老师进行英语教学。多年前就有学者意识到为民族地区培养专门语言教师的重要性,“建议民族师范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从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中培养出一支既懂母语、又懂汉语和外语的少数民族师资队伍”。[8]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母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减少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可适当教授迁移策略,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以便利用策略减少学习的困难。

4、加强本土化教材,增强教学针对性

目前阿坝州松潘县使用的初中英语教材是人教版Go for it系列,高中使用的是外研版(四川专用)教材。部分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会对教材内容有所删减和增补,但大部分教师采用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进行教学安排。调查反映出,当地学生和老师都希望有一系列更符合教学实际的教材供选择。新课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加大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增强新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因此,可开发一套更加适应于藏区师生学习的英语教材,在教材中融入更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元素。一方面,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同时,教师尤其是当地教师在教学中有更多的民族认同元素,能更好地阐释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生首先会对教材产生更大的兴趣,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学习材料有更多的主动性,有想法去了解用第三种语言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及自己的感情。另外,考虑到藏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很多国内外的游客。教材本土化有利于当地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传播。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教材理解民族历史文化和地方自然特色,在向游客等外来者的介绍中使用英语,既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巩固和提高,也有利于挖掘英语学习的经济价值,同时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五、结语

通过在松潘县中学一年的支教经历和观察,同时结合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我们发现藏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主客观阻力,其对学生造成的英语学习困难不可小视。在主观上,学生需要正确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及意义;教师应该更新执教理念,完善教学观,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家长要重视子女的学习情况,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满足子女的学习需求。在客观上,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特殊的三语背景以及僵化的英语教材等一定程度上对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阻碍。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老师,学生一起共建学生学习的良好大环境,形成学生在校英语学习的小环境。教师在英语教学时要注意藏语、汉语对英语的迁移影响,积极发挥其正迁移作用,有效传授迁移策略,减少其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英语教材民族化,既为了贴合民族地区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也有利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实现藏区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和进步助力。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Z].2002.

[2]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盖兴之, 高慧宜. 浅谈三语教育[J]. 民族教育研究, 2003.14(5)65-69.

[4] 乌力吉. 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的纵横解读[J].贵州民族研究,2005(4).

[5] Fouser, R. Problems and Prospects in Thir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J]. Language Research,1995(2).

[6] Cenoz, J. et al. Toward Trilingual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 Bingualism, 2001(1).

[7] Gardner, R. C. & W. E. Lambert.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72.

[8] 海巴根,金志遠. 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特点及其发展[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

【作者简介】

郭亚如(1996—)女,汉族,安徽阜阳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础英语教育.

詹 蓓(1963—)女,汉族,安徽芜湖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影响因素现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优化教学方法轻松过“词桥”探析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