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祭义》中的孝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9-09-27 06:40张竹青胡欣婷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礼记当代价值

张竹青 胡欣婷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礼记·祭义》中所体现的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孝道思想的阐述,肯定了其当代价值:倡行孝道可以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孝道思想可以维系良好的家庭伦理关系;孝道思想可以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形成人人“尚齿”“慈幼”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礼记·祭义》;孝道思想;当代价值

孝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时期的孝文化初步形成和建立,到汉代的孝道统治,宋元明清的“孝道迁徙”,孝文化逐渐走向极端。

成书于西汉时期的《礼记》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修身齐家的思想,其中孝道思想占据重要的部分。《祭义》中主要描述了如何通过仪式来体现孝道,并从长远来遵守殉道以尊重孝道。对《祭义》篇中孝道思想的深入探究,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对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祭义》篇主要记述如何通过祭祀来体现孝道和遵守悌道以敬顺长上的孝道思想,绝大部分流传至今并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祭义》篇中孝道思想的深入探究,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对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礼记·祭义》中家庭层面的孝道思想

1、孝道思想的基本

关于什么是“孝”的问题,首先,从“孝”的出发点开始,《祭义》中讲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 [1]“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2]强调对于父母给予我们的身体,要爱护、保全、敬慎自己的身体。我们现在所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也是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而不能任意摧毁它的表达。其次,“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 [3]指出了父母在世时的赡养、对其尊敬和使其安乐,父母过世后小心安葬和谨慎行事,保护父母的名声不受损才是施行孝道的关键。由此可见,《礼记·祭义》中所讲的对父母双亲的孝最基本的就是珍惜生命,不仅是要珍惜自己与父母的生命,此外,有必要不亏其体,不辱其身”,以保护其生命的存在和声誉的清白。

2、孝道思想之“能养”“弗辱”“尊亲”的等级之分

《礼记·祭义》中关于“孝”的另一个观点是关于孝存在差别和等级之分。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4]说的是大孝是指父母双亲可以得到他人的尊重,其次,保护父母的声誉不会使他们受到侮辱,最下等的孝道是仅仅能赡养父母双亲。这三种等级的孝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到最基本的赡养父母,更要谨言慎行,不让父母的名声受到影响,最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给父母以慰藉,尊重父母的意愿。

二、《礼记·祭义》中社会层面的孝道思想

1、孝道思想之“移孝作忠”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提倡在家庭中对父母的孝顺,统治者提倡大力推行“孝”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以情感作为纽带来维护宗族关系,同时也有利于维护臣民对君王的臣服。《礼记·祭义》中讲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教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祀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食三老五更于大学,所以教诸侯之弟也。”[5]孔子强调立爱、立敬于天下,应该从敬爱双亲,顺从兄长做起,以孝心侍奉双亲,服从命令,世界上便没有任何事情行不通。祭祀祖先于名堂,款待三老、五更于学校,“孝”在教育诸侯遵守孝道、尊敬长上方面的教育功能也得以发挥。“将家庭伦理道德中的‘孝义推而广之,由孝的家庭层面延伸至社会层面。由事亲延伸到忠君,移孝作忠,极大地扩展了孝的内涵。”[6]遵守孝道,具有广泛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个人品格修养、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忠君爱国、治国平天下方面,对教育民众、改善社会风气也具有重要意义。

2、孝道思想之“尚齿”“慈幼”

“尚齿”是《礼记·祭义》中孝道在社会层面的又一重要体现。“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周人贵亲而尚齿。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遗年者。”[7]讲的是虞、夏、殷、周的统治者,都是天下的盛朝之王,没有不重视年长者的。“年之贵乎天下久矣,次乎事亲也。”[8]提出年龄被天下人所重视,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仅次于侍奉双亲。一直以来,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因素之一的孝道和养老思想相互交融,与中华文明始终紧密相关,在时代变迁中不断继承和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赡养老人、尊重孝道的传统美德。“七十者,不有大故不入朝,若有大故而入,君必与之揖让,而后及爵者。”[9]讲到年高七十的官,没有大事不入朝,如有大事而入朝,国君必同他行揖礼并请他回去休息,而后再按爵位高低同朝臣们行揖礼。也体现了“尚齿”的孝道思想。《礼记·祭义》中的“尚齿”思想所表达的孝道不只是单纯的孝敬父母,而是一种泛化的社会伦理道德和行为准则,提倡我们要尊老敬老,孝道施行不仅局限于家庭内部,而是要推己及人,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另外,“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中不仅强调我们要敬老尊老,更要爱护幼小,做到慈睦和善,这也是推行孝道思想的重要体现。

三、《礼记·祭义》中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礼记·祭义》中丰富的孝道思想体现在家庭和社会层面,既有家庭层面对孝道思想的微观论述,又有社会层面对孝道思想的宏观阐释。虽然其中强调的“过分强调祭祀仪式、过分强调父母长辈权威、无违即孝”等方面存在片面性和落后性,但几千年来,孝道思想对于提升人们道德修养、维系家庭伦理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新时代的中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之相对的,社会价值观念也日趋多元化发展,对现代社会中的传统孝道产生巨大冲击和挑战,礼、义、廉、耻国之四维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人与人之间信任缺失、为民贪婪、为官不廉,人与自然之间相处不和谐,老人跌倒无人搀扶等,道德品质和社会风气全面滑坡,这些现象的发生究其根本是在孝道思想的倡导施行上出了问题,重新审视传统孝道伦理很有必要,使传统孝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其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朽的生命力,进而实现创造性转型与创新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曲阜考察时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礼记·祭义》中所体现的孝道思想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1、倡行孝道可以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

《礼记·祭义》中的孝道思想在塑造良好的个人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今天的社会中,提倡孝道,以孝养德,通过践行孝道,可以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进而抵御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蚀,矫正人们思想道德滑坡的现状。

2、孝道思想可以维系良好的家庭伦理关系

《礼记·祭义》中体现的“能养”“弗辱”“尊亲”“报本反始”等孝道思想可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提供不同层面的孝道施行和判断标准。家庭养老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仍然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因此,倡行孝道,家庭矛盾有利于得到缓解,家庭关系和睦,从而保持良好的家庭伦理关系。

3、孝道思想可以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形成人人“尚齿”“慈幼”的良好局面

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孝道思想的灌输在很多家庭教育中被忽视,个体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亲情淡化、对人冷漠、社会责任心缺失的性格,因此,尊老敬老的思想也相对淡薄。《礼记·祭义》中强调的“尚齿”“慈幼”、尊老爱幼的思想在当今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化意义。在当今社会倡导孝道思想,以施行孝道为切入点,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形成人人尊老敬老、爱护幼小的良好社会风气。

【注 释】

[1][2][3][4][5][7][8][9] 杨天宇.礼记译注(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6] 吴蕴慧.礼记孝道思想解读[j].兰台世界,2010.5.

【参考文献】

[1] 刘延超.《礼记》中的孝道思想研究及其当代意义[j].儒藏论坛,2017.1.

[2] 胡丹.由《礼记·祭义》看祭祀活动中的理念及其社会作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

[3] 张海霞.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8.2.

[4] 肖群忠.《禮记》的孝道思想及其泛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32)2.

【作者简介】

张竹青,延安大学马克思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礼记当代价值
《礼记》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变迁及其当代价值
半途而废
“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
《仪礼》中士冠礼研究
陈澔对《礼记》的诠释特色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