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关于精准扶贫的新闻报道分析

2019-09-27 06:40易婷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精准扶贫

易婷

本文系塔里木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向南发展战略下”<兵团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编号:201810757054)成果

【摘 要】 《兵团日报》作为兵团官方新闻媒体,在扶贫工作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兵团日报》(2017-2018)的精準扶贫新闻报道为例,通过对新闻信源、新闻引语、新闻图片、新闻背景、新闻词汇的分析,为讲好精准扶贫的兵团故事,总结了新时期兵团精准扶贫新闻报道的技巧,指出了需要改进和提升的方面。

【关键词】 精准扶贫;新闻报道;《兵团日报》

兵团向南发展是党中央确定的战略方针,也是兵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南疆国家深度贫困县达21个,深度贫困村1962个,贫困人口160多万。问题集中,脱贫攻坚任务重,是新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兵团日报》作为兵团官方新闻媒体,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扶贫新闻报道,不能再局限于传递信息、报道事实和简单反映贫困地区的现状。在2017年-2018年,《兵团日报》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中有问题值得思考,也有经验值得借鉴。

一、新闻信源

在新闻报道中,所有信息在使用前必须得到证实,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关于新闻真实的相关论述比较多。在领导工人报刊的编辑工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创办社会主义报刊既要有明确的性质,又要实行用事实进行宣传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人作为信息源是保证报道真实、公正、客观的前提。在《兵团日报》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中新闻信源类型有记者直接观察、新闻当事人、匿名消息来源等。

第一,记者直接观察。记者以其第一手观察为基础,报道就是第一手的,在准确性和读者兴趣上也优于其他信息来源的报道。如《红光村里兵团人》的这段文字:“走进红光村15、16村民小组,新铺的路面、崭新的路灯、修葺一新的墙面……村民为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刀郎红街。”记者亲自到红光村采访和观察,红光村的变化在报道中真实的呈现,现场感也明显加强。

第二,新闻当事人。许多记者从文件、档案、目击者或者参与者那里获取事件的相关信息。一般来说,在此类中,除非一些常识或者背景记录中的,谁说的就是谁说的,要交代该信息的提供者。以下报道就是这样贯彻的:如《幸福生活“种”出来》这篇报道中的文字:“2012年,刘军的红枣平均亩产达400公斤,他收获了满园的硕果。刘军说:‘2012年红枣产量好,市场行情也好,当年挣了18万元。我能依靠种红枣增收致富,这要感谢团场好政策的支持。”刘军挣多少钱,这是一个数据。必须指明是谁说的。

第三,匿名消息来源。所谓“匿名消息源”是指不在报道中透露姓名的消息源。受众不能根据报道提供的有关消息来源的信息确认其身份或者名称。当使用匿名消息员时,可以使用模糊的概念或者化名,比如“据某某官员称”、“小张说”等。但是在报道中,尽量不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梅尔文·门彻说过,“匿名消息来源不为他或她提供的信息负责,由于不负责为消息来源提供帮助,甚至可能是误导与撒谎。”

二、新闻引语

马克思在《<莱比锡总汇报>在普鲁士邦境内的查禁》一文中写道:“报刊只是而且只应该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公开的表达者。”在《兵团日报》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就是引用表达者的话语。其中包括直接引语、间接引语。

第一,直接引语。直接引语是来自于信源,在报道中用引号标注出来的原话,引号具有吸引眼球的功能,因为逼真的对话比其他任何东西都能吸引读者。英国作家菲利普·G.汉默顿曾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当一段智慧的话被引用时,我们会比它出现在原作者书中更对它加以注意?”由于直接引语中大多都是人的口头语言,它还能调节报道节奏。从信息高度压缩的语句或者专业词语中放松。什么时候使用直接引语?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中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显示报道对象对报道事件的观点、立场、心情等等。如《西梅采摘记》报道中:“‘还好有工作队队员的帮忙,不然我真不知道地里的西梅怎么办才好。东风农场二连职工乔力潘姑·卡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工作队帮助职工采摘西梅,如果通过记者来解释,需要长篇论证来说服读者,但是通过职工的口说出,读者更相信。其次,使用数据证明形容词的有效性。如《忙趁东风竞扬帆》报道中:“‘我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以外还代理微商产品,我做微商不光销售代理的产品还销售自家种出来的香梨、红枣,一年下来能有两万余元的收入。”三○团职工庞大荣说起自己的微商事业很是自豪。”在陈述中,记者用了“自豪”这一形容词,但是通过直接引语中一年下来两万多的收入来证明是有效的。最后,支持导语、观点或者文中的信息。《如产业促脱贫 就业谋发展》报道中:“‘依靠这份工作,我有了稳定的收入,不仅让我家脱贫了,今年,家里还盖了新房子!感谢援疆省市的帮助!阿依图拉·依明高兴地说。”引用脱贫者的话语,支撑文中的都要表达的且呼应标题。

第二,间接引语。间接引语是信源说的,但被记者整理、压缩的话没有引号。如《增收路上当“红娘”》一文中:“村民们说,工作队的成员既是他们的兄弟,又是他们增收路上的‘红娘。间接引语可以凝缩信源的表达,缩小报道的篇幅。作为间接引语也能表明他们的态度。

第三,引语的表现。对于大多数的新闻报道,“说”一词是引语最直接和常用的表现形式。尽管有很多词可以代替“说”,比如兵团驻红光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牛永刚的“坦言”,但它们总是不如“说”使用的频率高,以2018年3月的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为例,一共引用他人说话31处,用“说”表现25次。因为“说”一词简单且易于阅读,也不添加任何感情色彩,不左右读者的情绪。在引语是来源于没有生命的出处时,大都是使用“据报道……”“据说……”这样的说法。即便“据政府透露”是很常用的说法,但是这样写与某某人说可信度是要相对较低的。另外“据……”的含义本身就比较模糊,那么据一个整体的表达,或者文件的阐述,含义也会很模糊,因此新闻内涵意义表达也会受到影响和牵制。

三、新闻背景

在兵团向南发展和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兵团日报》报道在使用背景时,最常用将背景放在导语里,与新闻内容结合起来。比如兵团各级按照精准扶贫“五个一批”措施,扶志扶智拔穷根,输血造血摘穷帽,兵团职工群众和贫困户真真切切感受到脱贫攻坚成效。另外一种最常用的方式是分散式的插入文体中,将背景无意识的、巧妙的穿插在新闻内容当中,使之与新闻内容融为一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阐释、衬托和对比,让观众更简易的读懂新闻内容,同时也避免了“呆板式”的背景段落。

新闻发现是关键,表现是基本要素。在运用新闻背景时,《兵团日报》记者采用了一些技巧,在表现手法上灵活多样,如对比法、数字法、解释补充法、回顾法等。

第一,对比法。比如增收路上当“红娘”的新闻背景:吐排吾斯塘村是且末县有名的老大难村,全村1350名少数民族村民中,贫困人口有410人。由于耕地面积少、村民普遍缺乏种植管理技术,导致村里脱贫攻坚任务重。新闻主体内容:一份“成绩单”显示:2017年,全村有15户村民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增收1.6万多元,工作队培养多种经营致富带头人4户。新闻背景与新闻内容横纵向对比,让读者看到脱贫致富路上的引路人带来的效益,从而也达到增强新闻传播效果的目的。

第二,数字法。在新闻报道中,数字辅助背景材料,可以从量化的角度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也可以反映新闻事物的发展状况,幫助受众理解新闻内容。在春入小镇,见证稳稳的幸福的报道中,二师30团发放保障金280余万,面粉65吨,大米110吨,清油1600桶……扶持特殊人群脱贫。数字的呈现让读者更加了解报道内容。

第三,解释补充法。这是记者对背景材料中的与新闻主体有关的事实进行补充和解释的方法,目的是让读者深刻领会新闻内容的含义。

第四,回顾法。在新闻报道中回顾事实作为新闻背景,用事实帮助记者表明自己的观点,也帮助读者在特定的事实环境里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从而对内容做出理性的分析。

四、新闻图片

第一,新闻性。新闻摄影的对象是要具有新闻价值的事物。首先,新闻报道的事件应该是刚刚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或者是发生过还没有被报道的事件,从事件内容到拍摄内容,都应该具有新鲜性。例如二十五团公园里盛开的鲜花引来职工群众拍照和“百姓家”超市照片,记录了团场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就发生的巨大改变。这篇新闻报道中,提到助力产业升级让发展更活,这个事情可能具有更重大的社会意义,或者说更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与脱贫致富有关。报道中却无相关照片,这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第二,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摄影拍摄的应该是真人真事,并且符合事件的本来面貌。图片说明也是新闻图片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做到与图片内容相符合。作为说明,它可以提供读者图片之外的信息以及内涵的意义,使得读者准确理解图片的信息。一师阿拉尔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新闻图片二是一群人在土地打桩。图片说明十三团严格按照程序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该团机关工作人员为职工承包土地打桩。如果没有图片说明,没有人知道这是团机关工作人员,也不知道是在打桩。

第三,技巧性。新闻图片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具有直观的视觉形象。人物在画面中出现的比例、照片的大小都能影响图片对关注的视觉冲击效果。从摄影的角度来说,抓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在现场抓拍的画面更具有原汁原味的真实感。三面锦旗背后的故事这篇报道中图片抓拍了职工群众收到工作队赠送的T恤衫时每个人激动的行为,构图采用的中景,陈勤说过:“在表现人物活动和有关故事的时候,中景画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为它可以将与场景有关事件的重要元素稀释在一个画面里,成为单独一张能‘讲出故事的相片。”

五、新闻词汇

第一,正确使用词汇。准确的词汇来自于对语言的感悟和敬畏。马克吐温关于词汇使用给出这样的谈论:恰当的词语是强有力的中介。中国词汇博大精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任何时候,对于词汇的使用需是严谨细致,另一方面新闻报道的语言是追求真实性,在写报道时要学会锤炼语言,经过锤炼的语言是被认真筛选并确定的语言。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达到准、美、生动的标准。在词语的锤炼上要注意同义词词义的细微差别,感情色彩以及语境的要求。报道首先要选用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那个词语,使用词恰当鲜明,生动富有变化,增添新闻报道的文采,吸引更多读者。因此必须使用正确的词汇,避免表达出现错误,理解出现误差,导致新闻失真。

《兵团日报》记者在写作时对词汇的使用也是很严谨的,但是同类词汇重叠使用的语法错误是很明显的,比如在百舸争流正逢时的新闻报道里一句话:“团场主要是发挥提示引导作用。”

第二,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和副词。精准扶贫的新闻报道,动词就是使用的最多的音符,无论写人还是写事,都是描述现在、过去或者正在进行的动态事情,也更能够自然的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引起读者共鸣。约翰·西亚迪说过:“优秀写作几乎总是用更多的动词……几乎可以坦率的说,如果每一个名词都伴随一个形容词出现,那么这种遣词用句就糟了。”如果在新闻报道中说: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扶贫工作,你能理解有什么意义么?如果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你能想象出它的巨大么?形容词和副词常常是不具体的修饰名词,无法准确的表达意思。另外,使用“十分”、“极其”、“非常”这类形容词时,尽量删掉,看看效果会不会更好。“扶贫政策精准”可能比“扶贫政策十分精准”更有力。

过多的使用形容词和副词,也会使得新闻报道失去客观性。因为形容词和副词大多是没有根据的作者的主观判断,过多的使用等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读者。更严重的是事实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偏差或者失真。

《兵团日报》的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报道形式单一、缺少新闻图片、后续跟踪报道匮乏等问题。精准扶贫要求“扶到点上、根上”,那么,新闻报道也要追求“报道到点上、根上”。《兵团日报》需要牢记使命,主动创新,坚持“走转改”,促使脱贫功效更上一层。

【参考文献】

[1] 刘激扬.精准扶贫报道的原则、误区与策略[J].中国记者,2018.09.103-105.

[2] (美)里奇.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美)梅尔文·门彻.新闻采访与写作[M].华夏出版社,2006.

[4] 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易 婷,女,塔里木大学广播电视学2016级本科生.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精准扶贫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新媒体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发展策略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故事细节语言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