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019-09-27 06:40孟维炜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互联网+对策建议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互联网 +”环境下加强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以中共白银市委党校为例,分析了市级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认为,在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领导重视是前提,做好规划是关键,软件建设是内涵。

【关键词】 “互联网 +”;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对策建议

“互联网 +”是一项在社会生活各部门中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的过程,其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这个“+”泛指各行各业,从而对于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需要各级党校认真研究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与互联网如何深度融合的问题,开发和整合信息资源迫在眉睫,努力促进各级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一、“互联网 +”环境下必须重视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加强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加强党校的理论武装阵地建设,适应各种媒体融合发展的话语体系现状,提高党校现代化办学的整体水平,满足党中央扩大干部培训的规模、加大干部培训的力度的新要求,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概括地说,党校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三大工程”,第一項是远程教学工程,第二项是校园网络工程,第三项是数字图书馆工程。在“互联网 +”环境下这三项工程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围绕如何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建立一套上下关联、查询便捷、高度融合的信息图书资源体系,彻底改变 “一块黑板、一篇讲稿、一杯开水、一支粉笔”的授课方式,促进党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创新,抓好远程教学、校园网络和数字图书馆建设,使其更好为提高党校教学科研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互联网 +”环境下产生了新的认识工具、新的交流工具、新的生产力,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党校紧跟世界潮流的必备手段。“互联网 +”,是指运用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的特点,改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规律和方法。“互联网 +”环境下,党校图书馆要满足读者的需求就必须联合互联网,在图书馆建设中引入大量的信息资源,建立“互联网 +”图书馆体系,将先进的技术与服务理念相融合,决不能脱离世界历史发展的新轨道。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党校必须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互联网 +”时代,每个人必须掌握信息化新技术,作为一名党校教师,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就更加迫切,必须努力掌握信息技术以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基本应用方法,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备好课、上好课。而“互联网 +”图书馆体系,正好为党校教学科研人员提供数字化服务,会使党校教学方式、科研方式、管理方式乃至工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再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时代领导干部培训的规模和力度。在干部的培训教育过程中,传授的信息量的多少、信息的传播途径以及信息的传播速度等都直接影响教育的实际效果,关系到培训学员的思维方式更新、理想信念形成、学习成果转换等关键环节。加强党校“互联网 +”图书馆体系建设,对全党的干部队伍更快适应新常态、新时代,更好地利用多种媒介融合的新媒体,永远站在时代前列实现自己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抱负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市级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中共白银市委党校为例

中共白银市委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在远程教学工程方面,建成中央党校远程教学B级站,实现了与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的互联,在干部培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校园局域网建设方面,建成连通办公区域、教学区域、学员公寓、生活区域的校园局域网,并接入了Internet,同时创建中共白银市委党校网站,并在Internet上发布,基本完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在校园网内确定一台计算机作为网络中心的服务器,安装Windows2000 Server操作系统,建立共享硬盘,命名其为“公共空间”,在里面存放数字资源让党校局域网内所有人员共享,并且按照党校各个部门名称建立不同的文件夹,存放各个部门自己的数字资源,这种做法操作过程简单,但非常实用,是中共白银市委党校校园网应用中的一大特色。第四,与甘肃省委党校图书馆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这里我们使用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即虚拟专用网)技术,它能够实现白银市委党校局域网与甘肃省委党校局域网连接。白银市委党校用户通过VPN连接与甘肃省委党校网络中的服务器进行通信时,先由ISP将所有的数据传送到VPN网关,然后再由VPN网关负责将所有的数据传送到发出连接申请用户的终端,这样就充分实现与省委党校数字资源共享,大幅度提高市级党校教学科研水平。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经费紧张,没有采购知网等大型数据资源库,“互联网 +”图书馆体系还有很大的建设空间。二是存在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的现象,数字化的图书资料库建设没有启动,购买适合党校特点的管理软件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三是没有建设学员可以自主学习、查阅资料的多媒体计算机机房,远程教学B级站在近几年使用与维护存在很多问题,使用率低。四是图书馆信息化队伍建设滞后,现有人员无法适应“互联网 +”图书馆体系建设与管理,缺乏图书专业技术人才,无法建立自己的课程课件库。

三、加强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领导重视是前提。一是党校领导必须重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要提高到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此项建设的重要性。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是“互联网 +”时代党校图书馆建设的历史必然,以此来武装党校全体教学科研人员,培养大批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党校学员,是历史赋予党校事业的新任务。二是加强领导对高新技术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互联网+”行动的体验与学习,用新的思维方式探索党校新的教学方式与学习形式。

做好规划是关键。数字图书馆工程,就是要建立数字化的图书信息资料库,同时也不能不重视纸质图书资料库的建设。“互联网 +”时代,使用纸质图书的读者在减少,而使用电子资源的读者在增加,但这是与原来没有数字资源的情况进行的比较,图书馆的虚拟馆藏无法完全取代实体馆藏。通过调整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结构、不断优化馆藏资源比重,提高馆藏质量。在纸本出版与数字出版齐飞的情况下,党校图书馆应该树立正确的纸本收藏与数字订购并重的资源建设观,购买数据库与收藏纸质资源并重。

软件建设是内涵。全国党校系统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普遍比较滞后,对远程教学、互联网、校园网的运用方面也普遍落后于高校。一是建立数字化的图书信息资料库显得优为迫切,既可以购买一些数字资源,又可以通过采集、制作、存储一些资源,并按专业分类,形成具有党校特点的数字资源储备库。二是发动党校全体教学科研人员,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录制精品课,利用党校的教学科研优势研制具有党校特色精品专题数据库,制作数字版特色科研成果,把部分专题还可以制成计算机课件,然后经过讨论和进一步完善,建成精品课件库与特色科研成果库。三是把重要的图书馆现有的文献资料资源输入到计算机,建立电子版重要文献资料数据库。

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各级党校领导高度重视,争取资金,加大力度,尽快适应“互联网 +”环境,做好规划,抓好各项建设,促进此项工程早日为党校培训事业服务;也要靠党校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去,努力掌握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知识,努力融入“互联网 +”时代,共同推动党校事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牛翠屏. “互联网 +”环境下高职图书馆资源建设思考[j].许昌学院学报,2018(6)94-96.

[2] 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eb/ol].[2015-03-16].http://www.gov.con/guowuyuan//2015-03/16/content_2835101.htm.

[3] 云正富,任友理,赵 贤.“互联网 +”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9)88-90.

[4] 程焕文,黄梦琪.在“纸张崇拜”与“数字拥戴”之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图书馆论坛,2015(4)1-8.

[5] 布衣读书人.“互联网思维”所带来的啟示[eb/ol].[2015-10-07].http://36.01ny.cn/thread-3930077-1-1.html.

[6] 杜杨芳.“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11)41-43.

【作者简介】

孟维炜,中共白银市委党校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党校图书馆互联网+对策建议
党校图书馆开放性服务实现路径探析
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特色建设探讨
论如何拓展党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MOOC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应对策略研究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