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课程慕课与混合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与应用实践

2019-09-28 02:38樊明迪
艺术大观 2019年14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方法混合式应用实践

摘要:慕课与混合式教学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慕课把艺术技能实践各个阶段知识点、技术难点凝练为8-10分钟教学视频中,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重复学习知识,打破僵化课堂教学设置。而混合式教学能够利用网络技术整合课堂教学,打通校校之间的艺术实践教学活动交流渠道,真正达到“资源共享”,这种创新教学方法能够使极大丰富艺术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艺术视野。

关键词:艺术;混合式;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实践

一、慕课与混合式教学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组织发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混合式学习是建立在对二元关系的统一,以及对学习、课程、教师等概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学习范式。学习理论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本课题所研究的正是在艺术实践类课程教学中,把传统的“一对一”“一对多”“小组课”授课形式与新近出现的慕课相结合的混合教育方式。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模式,2012年产生,距今发展大约有7年时间,虽然是新近出现的模式但是慕课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60年代。1961年美国著名理论家巴克敏斯特·富勒首次提出“产业领域的教育技术”概念,1962年美国发明家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在“增进人类智慧:斯坦福研究院概念框架”研究计划中指出,个人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将产生大规模信息分享效应。这个观点的提出影响到教育领域,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作为开放性教育资源向大家提供公开式课程的教育思想。

我国在此方面有比较好的发展,2014年秋季学期清华大学把“微积分”“大学物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在校内在线试验,1000余名学生报名选修,2014年6月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师大、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等19所西南地区高校学生在好大学在线学习选修课程,修满课程后可以获得学分,可以和所在学校的学分互认。

二、艺术课程慕课与混合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与应用实践

(一)理论依据或现实问题

在艺术类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院校大多遵循傳统教学方式“一对一”“小组课”等形式开展教学,学生很少能够接触到本专业教师或本校以外艺术教学活动,而艺术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拓宽视野,开拓艺术思路也是保证艺术良性发展的原则,本团队教学改革运用“校校联合,资源共享,打造平台”艺术课程慕课与混合式创新教学方法能够达到此项教育目的。

(二)艺术课程慕课与混合式创新教学方法应用

1、慕课与混合式教学是实现艺术实践教育公平的有效形式。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平等的对待。在艺术实践类课程教育过程中,可以使学习者获得均等艺术教育机会,充分享受优秀艺术实践教育资源。

2、慕课与混合式教学能够更好传播我国传统艺术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研究慕课与混合式教学,能够更好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繁荣。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传统音乐,推进音乐文化发展,繁荣音乐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三、艺术课程慕课与混合式创新教学方法实践应用

(一)“提炼知识点,凝练技术训练”。慕课与混合式教学准确把握艺术实践课程专业技能要求。慕课根据当前最先进教育成果把技能点制作为10-15分钟短视频呈现,使学习者掌握最新知识,视频时间长度符合学习者注意时间,提高学习者学习效果。

(二)“资源共享,打通平台”艺术教学活动多样化。建设艺术实践类课程慕课内容。联合各个高校艺术专业教师组建团队,建设开发艺术实践类课程慕课,在本校完善慕课与混合式教学方式相结合授课形式,达到提高学习者学习质量效果。

慕课与混合式创新教学方法能够使参与学习者拓宽艺术视野,丰富艺术经验,还能够保证艺术实践教学评价多样化。慕课与混合式教学评价能够结合“教评学”“学评学”“学评教”“网络在线评价”几部分展开,是教学评价更具有公平性、客观性与准确性。在艺术实践类课程教学中应用慕课与混合式教学可以提高学习者专业技能,同时可以和国际先进的艺术学习活动同步进行。由于艺术活动本身具有个性特征,同时各个艺术流派在教育教学中都有各自的标准,融合过程中在某些方面容易出现分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力求本着遵照艺术一般规律,寻求艺术实践活动共同特性,整合多种艺术实践活动特性完成教学改革项目。宣传推广我国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成果,融合其他艺术院校优秀课程资源,丰富提升艺术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13-14.

[2]李雁冰,钟启泉.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2003:217.

[3]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4:127.

[4]陈玉琨.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1:148-149.

[5]王策三.教学认识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樊明迪,贺州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方法混合式应用实践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方法
关于语文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偏远地区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大数据背景下疫苗制造业的财务共享应用实践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混合式”教学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浅议“混合式”教学理念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物联网中MAC协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