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线索下的主题环境创设

2019-10-07 14:43张燕萍
新一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线索主体空间

张燕萍

摘 要: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应为儿童提供可理解的、开放的、可互动的、自由表现的象限空间。本文从儿童视角出发,同时结合孩子的视觉需要、自我需要、游戏需要,进行空间的有效划分,从多种角度出发创设了班级环境。

关键词:空间;线索;环境;主体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资源,既能支持孩子的自主探究学习,同时也服务于项目课程的推进。因此,在创设班级环境时,应该考虑到儿童生活空间的各个空间区块,在有限的空间里利用点线面的结构形式,将环境与项目活动有机融合,让环境更好的支持活动的开展。一个大的项目活动需要呈现的内容复杂繁多,老师可以遵循哪些空间线索进行有效筛选与设计呢?

在创设环境时,我们尝试从儿童的角度,提供给儿童可理解的、开放的、可互动的、自由表现的象限空间。同时结合孩子的视觉需要、自我需要、游戏需要,进行空间的有效划分,从以下三点考虑创设了班级环境。

一、平视空间和仰视空间

(一)平视部分可以展示儿童的学习过程——看得见的学习

在兒童平视视角内主要有主题墙和网格区域,在主题墙上,我们通过区块的形式,将儿童每个阶段的观察记录、问题、讨论、照片等展示在上面,并用箭头将各个区块进行链接,清晰的展示儿童的学习过程。用儿童看得懂的方式完整记录他们在项目活动中的学习轨迹,每个人都能看着墙面向他人介绍我们做了什么。在区域柜的上方将孩子们近期关注的内容展示出来,孩子们可以在区域游戏中直接将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录在上面。

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喜欢进行手工活动,我们设置了网格区,这里是自由交流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想要展示的作品夹在上面,有的人会把自己的作品夹成一排,这样就能很清晰的知道他已经学习了哪些技能。

(二)仰视是儿童学习之后的升华,也是他们的星空——既是展示也是装饰

仰视区域我们利用绿色的丝帘和条状的不织布作为背景,从高处悬挂下来,将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在上面,形成块状的线面布局,在视觉上有梳有密,同时平衡了空间上的重力感。每个人的作品都可以在这些区域中进行展示,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展览,是涵盖了自己情感的内心呈现。在这里不仅看到了孩子学了什么,更看到了孩子们学到了什么。每个人都很乐意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在上面,美丽的作品同时也增加了整个教室的美感。

二、公共空间和隐私空间

(一)公共空间——同伴交流互动的平台

公共空间是孩子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公共空间的创设上,我们将区域空间和角色游戏空间进行了融合,尽可能扩大孩子们的活动区域,保证孩子们的活动空间。我们不限制每个区域的人数,孩子们可以自由结伴游戏,让孩子们在该空间内感受到自由和舒适。同时我们准备了一些空桌子,上面摆放了一些低结构的材料,孩子们可以三五成群或两两结伴进行自己喜欢的游戏。

(二)隐私空间——表达儿童潜意识与自我的联结

儿童即使是在教室里,他们也是喜欢有秘密的。我们给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个百宝盒,里面藏的都是孩子的秘密。有什么呢?树叶,花朵,石头,羽毛,钻石,纸飞机,他们有时候特别神秘说:我要送你一个宝石,其实就是一块石头。但是他们会告诉你,这块石头有什么不同。利用小阁楼我们设置了设置了一个娃娃家,用丝帘进行了隔断,即保证了一定的私密性,有独立的空间,同时也保证让儿童与周围进行沟通。用这种方式,把儿童的精神世界和教室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的隐私空间让儿童更有归属感。

三、丰富稳定空间,预留可变空间

(一)稳定空间——基于孩子的安全感需要

在教室的布局中,有一些空间位置是相对稳定不变的,比如:主题墙面、区域、角色游戏区域等。这些区域内物品的摆放是相对固定的,变化的只有材料,这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自主习惯,同时能够让孩子进行持续性的游戏,也能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持续性的记录,它满足孩子对于环境的安全需要。

(二)可变空间——满足孩子的百种可能

孩子的需要是会变化的、拓展的,所以在划分教室格局时,我们预留了一些空白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我们没有放置任何的物品,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这里创设自己喜欢的场景、开展自己喜欢的游戏或者是展示自己的作品。在这个空间里,他们拥有绝对的自主权,他们能表现自我、满足自我。比如我们阁楼的一角,孩子们在这里摆放了很多的玩偶,开展了宠物店的游戏;他们还用布进行了隔断,玩起了秘密小屋的游戏。

在我们的环境中,上面也有东西,中间也有东西,孩子们的视野是非常丰富的,这三个空间层面,都用儿童的方式或者是儿童的作品、记录来填满。当儿童在空间中认真观察各个角度时,是他们对自己学习的一种回顾,这个时候是对儿童“元认知能力”的提升。这个学习过程的再回顾、再思考,通常是儿童对学习的再批判,再提取,会转化成一种能力。

世界是多视角存在的,获得儿童的视角,关注到儿童视角内的各个空间方位,最大程度的让环境支持儿童的自主探究和学习,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思考的。

一个环境,要给儿童提供经验。但是经验背后的东西是什么?我想是是关于自我,关于创造,关于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动因的探寻。

猜你喜欢
线索主体空间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电影《钢琴师》中音乐设置与剧情关联探究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改变与回归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