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2019-10-07 13:09李勇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李勇慧

摘 要:作为初中校园中的弱势群体,初中贫困生群体的自卑、悲观等心理比一般的初中同学要严重,在贫困生援助中,校方通常只重视对学生的物质资助,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辅导,从而导致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失衡。为提高贫困生心理素质,强化初中健康教育课程,本文从贫困生的心理困惑源头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贫困生工作 农村初中

引言

相较于城市中的许多同学,农村较差的物质条件使得一些出身贫寒的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封闭、嫉妒、消极等心理状态,使得他们无法正常进行初中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了解每一位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以此来制定与之相符合的解决策略,从根本上引导学生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农村初中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剖析

1.个人认知问题

在许多农村贫困生眼中,他们往往会将一些家庭贫困上的问题当作是个人的耻辱,从而羞于与其他同龄人交往、相处。即使是在一些必要的社交环境中,也会因为自身的贫困境遇呈现出一种低人一等的姿态。这些问题使得许多农村初中的贫困生从根本上就排斥学校的资助,不愿因校方将自己的贫困境遇向老师、向同学们公布出来。还有一些贫困学生将自身的贫困境遇当作是消极懈怠的理由,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加以努力,一味地渴求着他人的帮助,在自身得到的帮助没有其他同学多时,就会产生严重的嫉妒、愤怒、烦恼的情绪。这类同学将学校和大家的帮助想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他人的帮助没有感恩之情。还有的同学过于悲观,将家庭上的贫困当成是终身无法摆脱的梦魇,这类同学不会将贫困境遇当成一种挑战和磨炼,而是一味地去规避它,由此产生了悲观、焦虑、忧愁的负面情绪。[1]

2.社会环境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崇尚利益至上的原则,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变革使得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不断加速的社会生活给家庭贫困的初中生带来了很大的环境负担,越来越多的亚文化冲击和消费热点使得人际关系变得愈发冷漠,而家庭贫困的学生又没有经济实力去消费,去获得由消费带来的满足感和与同龄人的共同消费话题,使得这部分初中贫困生逐渐成为学校中的边缘人物,严重的心理负担给初中生带来了严重的自卑和抑郁心理。[2]

3.家庭环境问题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但在农村初中贫困生的家庭中,他们的父母多为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父母较低的文化水平使得这些同学的教育方式得不到保证,繁忙的工作也使得这些同学缺乏父母的关爱。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都得不到满足,因此这些同学很难保持住良好的生活心态。

二、解决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举措

1.完善教育机制

解决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首要切入点是向那些贫困的孩子们敞开心理咨询的大门。教育部门至少给学校配备一名心理教师,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全方位对接心理健康问题学生。通过教师合理引导的方式,让贫困生向心理健康咨询的老师们敞开心胸,畅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初中生产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一是不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知识,二是没有主动地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控。为解决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校方可以从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制入手,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咨询和讲座等方式,向学生传递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让他们了解到无论是在学校中,还是在社会中,都是由许许多多不同经济阶层、不同生活理念、不同价值观念的人所组成的。让初中贫困学生正视自己贫困境遇的事实,将心理问题看作成一项人生的挑战,让他们认知到一时的贫困不代表一世的贫困,使得初中贫困生可以适应学校環境,正视自身条件,向着自己心中的理想而为之不懈奋斗。

2.营造良好环境

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贫困生摆脱自卑心理、悲观心理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式,通过鼓励引导等手段来帮助贫困学生在一些集体活动中展示自己,将自身积极向上、才华横溢的一方面展示给同学们,以此来提高贫困生的自信,使得平日里积累下的一些负面情绪可以得到宣泄。丰富的集体活动还可以增加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的羁绊,让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温暖滋润贫困生的心灵,让他们在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感情中得到心灵的净化。此外,学校还可以请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代表回校为学弟学妹做报告,讲述自己克服困难,考取名校的先进事迹,以此对贫困生进行挫折教育,增强他们的信心,坚信经过努力,自己也可以成功。

3.助学结合育人

学校的根本宗旨是教书育人,针对贫困生的助学也要秉持着这一基本原则。学校每学期不定期开展贫困生的专题会议,讲明国家资助贫困生的各项惠民政策,让学生对今后的求学道路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学校在帮助他们摆脱当下贫困境遇的同时不能忘记育人的重要性,要以培养贫困生的自信、自强、自立精神为基础,通过优学奖励、勤工助学、回报社会等方式,鼓励他们以奋发图强的心态投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

结语

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初中生正常进行日常学习生活的基础保障,对他们健康成长的发育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学校方面要从完善心理教育机制、转变助学理念、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入手,以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手段为指导,全面推进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建设。

参考文献

[1]贺雪萍.当前农村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12期.

[2]何佳梅.积极心理学指导农村寄宿制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3年05期.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策略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