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宽容 改变

2019-10-07 14:31陈金霞
新一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习方式教育

陈金霞

摘 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学生都各自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是的,每个学生原生家庭教育的不同,形成了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的不同。同一个班级中,总有优生和问题学生之分,虽然问题学生的数量并不多,可是他们对班级的消极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很多问题学生并不是因为智力而成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是因为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导致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好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与孤立,从而进入了一个恶性循序的怪圈中。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习方式;教育;

一、情况介绍:

小阳是我们班较为典型的一名问题学生,活泼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制力,经常打扰同学,自由散漫,情绪化严重,处事不冷静,易冲动,让任课老师非常头疼,同学们也不愿意和他来往。

二、问题思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肌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教师也应当深思熟虑、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儿童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

正是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支撑下,我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对小阳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造成他这种现状的原因做了如下剖析:

(一)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小阳家在外地,六岁时随打工的父母来到东营,因为他是家中的第一个男孩,再加上听力障碍,从小被家人溺爱,再加上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就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而且家中有四个孩子,家长忙于生计,根本没有时间教育孩子,采用的是放养的形式,因而形成了他自由散漫,不受约束的性格。

(二)学校教育存在问题:由于没有养成好习惯,刚入校时,就因为经常违反纪律、打扰、欺负同学、不尊重老师,而遭到老师和同学们漠视和排斥,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一般。针对小阳的问题,我经过深思熟虑,在征得了家长和同学们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下,我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对他进行转化。

三、转化措施:

(一)倾注爱心和耐心。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学生!”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是沟通的桥梁。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爱生之情,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也才会敞开心扉,接受老师的关爱,教育才富有实效性。正是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每天都要找小阳聊聊天,说说心里话,了解他在学习和同学关系上存在的问题,引导他想办法正确处理,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课堂上他的一个小小的眼神,我就知道这个孩子听懂了没有,他的心里在想什么?或许这就是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吧!师爱是可以唤醒一个孩子沉睡的思维的。

(二)善于捕捉闪光点。林肯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获得他人的赞赏和肯定,是人们精神上的一种高级需求。而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赞扬,在对小阳的观察中,我发现小阳的记忆力特别好,背东西很快,于是我每天都要求他背诵一首小诗或课文中的一段话,每天上课前,我都让他展示,顺势对他的进行表扬,如此一来,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就建立起来了,课堂上的表现也越来越好,上课注意力集中了,也经常举手回答问题了。我想,作为老师,要想洞悉學生一切,就得留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小阳的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了尊重和赞赏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激励和转化作用。

(三)发挥集体的力量。要转化一名问题学生,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我们还要借助集体的力量。每个学生都生活在集体之中,同学之间的影响和感染最为重要。因此,我给小阳重新安排了座位,选择了两名口语好的、学习踏实认真且十分有耐心的的同学与他同桌,让他感受到同学给他的帮助和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引导,班内同学与小阳的关系融洽了很多,小阳和同学们的情感交流也顺畅了很多,而小阳也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学习和行为习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四)保持家校沟通的顺畅。要转化问题学生,除了学校里进行的正面教育之外,还要延伸到家庭教育之中,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为了能够转化小阳,我采用了电话联系、家长到校和教师家访等方法来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并且针对孩子的问题,具体而明确的提出了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方法,耐心引导,以正面教育为主),和家长一起形成教育合力,为这个孩子的转化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转化成果

(一)学习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转化,小阳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听课认真了,不做小动作了,能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的问题,作业书写也规范了很多。

(二)行为习惯:在行为上,小阳能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课堂纪律了,养成了上课注意听讲的好习惯;与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系融洽了很多,也不再乱发脾气了;在同学遇到困难时他会主动帮忙,对班级事务也很关心。

五、案例感悟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对待问题学生,要有爱心、耐心、信心和恒心,要给他鼓舞,让他感到尊重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转化学生,激发他主动转化的意识。

猜你喜欢
特殊教育学习方式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