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9-10-07 14:31张亚庆
新一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培养方式行为习惯幼儿

张亚庆

摘 要: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孩子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3-6岁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而行为习惯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个人修养,对人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幼儿阶段,教师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呢?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方式

一、引言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开始接受系统、科学的文化教育和品质培养的重要学习阶段,是不容忽视的。此阶段养成的行为习惯有可能会伴随甚至影响幼儿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孩子的发展,一旦养成坏的行为习惯有很大可能会破坏孩子的一生幸福。本文就教师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加强孩子优秀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深入的探究。

二、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目前,国内针对幼儿教育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体系、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上目标模糊、教学体系残缺。所以,教师要想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就要在幼儿园教学方针指导下明确科学、合理的行为习惯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等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幼儿园的办学特色制定出独具特色、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明确教学目标中,教师可以将目标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为行为习惯模仿目标,这一等级中的目标主要包括行为习惯遵守,主要是简单地让孩子们做老师提出的一些要求,如:吃饭之前要洗手、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自己学会如厕等一些简单的行为,让他们通过模仿、练习从而掌握这些基本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目标的制定主要针对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他们的情感意识不完善,大多停留在模仿和服从上,要想完成制定的目标就要采取上述方法进行。第二等级目标为情感的培养。这一目标主要针对中班甚至延续到大班的孩子。这一目标要求孩子们自己能够认识到不好的行为习惯是不被别人认可、不被别人喜欢的,让孩子们真正认识到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不正确的。如:打骂同学是可耻的、不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对老师态度恶劣是应该受到批评等等。让孩子们意识到不同的行为习惯所包含的情感是不同的,这样孩子们才能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人与人的接触中明白情感的不同。第三等级目标为自觉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阶段就需要通过间歇性的奖励包括物质、口头表扬激励孩子们持续进行良好表现。

三、以身作则,做出表率

接受学前教育的孩子大多数都处在模仿、学习的阶段,对于外界的反应,他们通常是全盘接受,不能独立地做出明确判断。因此,教师要利用孩子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出表率。例如:孩子们在上课中需要端正坐姿,做到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里笔尖一寸远。很多孩子在上课中却往往趴着、弓着腰、盘着腿,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以身作则,在前面坐着讲故事时就要按照上述的要求坐好,不用太多的言语强调,孩子们看到老师端坐在前面,自然而言的模仿老师坐好。在礼貌问题上也是如此,现在很多幼儿园的老师因为看管的孩子多、孩子顽皮而对学生态度恶劣,言语过激,一些孩子在老师的影响下也就会变得焦躁、蛮横,对待其他同学态度恶劣,甚至很早就出现欺负同学的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个孩子都有耐心,一视同仁。做到对每一位孩子都严慈并济,态度端正,言语温和,让孩子们始终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减少对孩子们的斥责。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才会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不当行为。

四、家园合作,共同促进行为习惯培养

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的影响甚至远大于学校对其自身的影响。要想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合作、共同教育。一般来说,良好的家教在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在家里蛮横霸道,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让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加约束,那么,孩子到了幼儿园也就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礼貌恭谦。所以,教师在利用固定的课堂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来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同时,还要和家长达成一致,通过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共同教育孩子。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多做一些好的举止来影响孩子,在家长送孩子来学校的路上,可以鼓励孩子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在过马路时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争做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市民;在家里鼓励孩子做家务、吃饭时不浪费粮食等等。家长也可以将孩子良好的表现拍成照片,发给老师,老师可以合成影集,让孩子们一起观看、学习,让孩子们都努力养成好的习惯。家长不能把所有事情都交给学校、交给老师教育、管理,自身也要有责任心。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要真正做到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结: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接受学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坚持教学目标,以身作则,与家长一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的氛围,共同促进孩子成长。

參考文献:

[1]郝志敏.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J].才智,2015(02).

[2]吉梅.试论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J].新课程(上),2017(07):180.

猜你喜欢
培养方式行为习惯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