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的进阶智慧校园

2019-10-07 14:31周倩
新一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数字校园设想状况

周倩

摘 要:本文探讨了数字校园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梯级发展的思路和信息资源建设理念。本文有助于探讨破解制约数字校园建设的瓶径问题,实现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阶跃式发展。

关键词:数字校园;建设;状况;设想

根据国家院校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改革发展要求,各大院校数字校园建设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传统校园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大力拓展,使现实校园的运行方式和效率得到更大提升,教育过程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当前数字校园的建设状况。

数字校园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数字化,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权限控制。数字校园建设基础在于网络结构、硬件平台搭建、软件体系配套和信息资源丰富。网络是数字校园的基础。

当前数字校园建设内容是:建设一个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以网上教学、情报资源、办公自动化、现代校园网络文化为核心,技术先进、扩展性强的校园主干网络,与广域网相连,与上级机关、及相关院校的网上交流和教育资源共享,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以先进的教育技术理念、完善的建设规划、统一的技术标准对院校各类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与优化,实现统一的信息管理与用户控制,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充分利用,实现教学、管理过程的优化与协调,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管理规范化、自动化,决策科学化、智能化,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和管理、服务水平。

二、智慧校园的建设设想

智慧校园建设以学校现有数字校园建设成果为基础,综合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加大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力度,丰富完善信息资源,构建信息网络全域覆盖、信息资源统建共享、校情态势实时感知、教学训练模式创新、管理决策智能高效、综合服务快捷便利的智慧校园。

(一)智慧教学科研

结合数字化校园阶段建设完成的各类信息业务系统,建设智慧化教学网络体系,实现教学网络环境高速、泛在;制作具有院校专业特色的教育资源,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功能,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和学习情况,研究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定期推送阶段培养计划和课程学习资料,实现学生培养模式个性、精准;建立新媒体宣传服务平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泛进行思想与文化交流,建立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融合;建立科研协作创新平台,创设学术交流窗口,提供科研学术前沿动态,推进融合深度发展,实现科研学术协同、高效。

(二)智慧学习训练

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网上在线选课、自学、提问、讨论、自测和考试等功能,实现泛在式、移动式学习。学生自主获取海量教学信息资源,摆脱传统的课本学习和课堂灌输等被动模式,实现自主式、互动式学习。学生享受教师资源的形式由单一教师向全国、全球知名教师拓展,获取教学内容的形式由教室小课堂向室外大课堂、由面对面听讲向网上远程交流拓展,获取教学资源的形式由校内资源向校外资源乃至全球资源的拓展,实现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基于系统仿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工作环境、设备装备和技术人员进行精细化建模,构建逼近真实的立体工作环境,让受训人员能够即时、灵活地与实训空间内的实体进行交互,实现沉浸式实操训练。

(三)智慧日常办公

运用云服务技术,配合学校各区域、各类业务办公应用系统和数据,构建覆盖全部业务工作的信息管理体系,打造覆盖各个领域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办公管理智能精细。开发网上公文签批、教学计划制定、智能排課、听课查课、人员管理、成果管理、车辆管理、涉密载体管理等功能,实现无纸化办公;运用远程视频传输技术,实现与上级机关以及学院各校区之间的视频互联互通,实现可视化办公;运用云计算技术,实现终端不存密不留密,增强各类数据的安全性和客户端部署的灵活性,提高行政办公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云桌面办公。

(四)智慧管理监控

搭建以大数据和云平台技术支持的决策指挥系统,建立并加密各类场所高清视频监控网络,采取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对人员、车辆、设备、器材、场室等各类对象的实时定位、状态跟踪和指挥调控,实现校情态势实时掌控。教学场所运用人脸识别与物联网技术,实现学员自动点名、教学过程录播、网上远程查课、设施设备调配、教学效果评价等功能;训练场所运用人体感应设备和技术,采用人工智慧图像分析方法,对教学内容、过程、数量、效能进行动态跟踪评估,及时准确掌控教学训练情况,实现教学训练全程管控。

(五)智慧服务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智慧型服务保障平台,整合营区内各类生活服务保障资源,链接社会服务保障系统,完善校园智能卡功能,实现图书借阅、实验室预约、训练场地预约、设备设备申领、车辆派遣、就餐购物、水电管理等全智能服务,实现一卡走遍校园。建立网上投票、信息发布、论坛公告、公共搜索等子系统,为全院人员提供实时信息化服务保障,实现综合服务方便快捷。

大部分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目前处于数字化校园逐步向智慧校园过渡阶段。现在的问题是,对于智慧校园发展,缺乏统一、完善的理解。学校必须对整个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有充足认识和恰当评判。未来它将成为校园不可或缺的内容。

猜你喜欢
数字校园设想状况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论数字校园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的整合运行策略
校园App的设计与营销
基于Direct3D的三维虚拟校园交互式漫游系统
对驼峰测长的改进设想
跟踪导练(一)1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
我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