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化走向质性的科学课评价

2019-10-07 08:39过秦勇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评价者质性主体

过秦勇

现代教学中,课程评价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课程的量化评价。就是评价一个事物时,将其进行若干的数字分类,然后,进行同类的对比,或与要求的指标对比,从而,反映其优劣的程度。这种评价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占有主导地位。另一类是课程的质性评价。就是评价要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这种评价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批判思潮的兴起以及价值问题在评价领域的日益凸显,逐渐兴盛起来。

在新课程实施中,科学课程评价提倡过程性评价,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由此可见,科学课程评价是与教学的发展与改革相随的。

一、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区别

科学课程的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代表着不同的评价理念,主要存在以下六点不同:

1.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量化评价是实证主义的产物,认为评价的主体和客体是没有关系的,是相互孤立的。质性评价方法起源于解释主义哲学,认为评价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互为主体的。

2.两者的评价目的不同。量化评价追求的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和改进,其评价过程就是检验课程计划是否达到教育目标。质性评价追求的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其评价过程就是从学生的角度来描述课程的特点和价值。

3.两者的评价对象不同。量化评价主要是针对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来进行评价的,即“应该评价什么”。质性评价主要是针对课程计划实施的过程来进行评价的,即“什么值得评价”。

4.两者的评价过程不同。量化评价主要过程包括提出问题、评价设计、定义变量、抽样调查、分析汇总、得出结论,它的程序是标准化的、是自上而下的、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质性评价是评价者发现被评价者在学习课程内容中潜在价值体现的过程,它没有绝对严格的程序,是自下而上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是连续评价不断反馈的过程。

5.两者的评价方法不同。量化评价为了达到课程预定的目标而一般采用观察、实验、调查、统计等方法对课程进行评价。质性评价在执行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采用参与合作、观察对比、行动研究等方法。

6、两者的评价角色性质不同。量化评价是自上而下的评价,评价者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在评价过程中充当专家或裁判员。质性评价是自下而上的评价,评价者充当评价的参与者、引导者、鼓励者与促进者。

二、量化评价转化为质性评价受到的制约

在科学课程的量化评价逐步向质性评价转化的过程中,评价主要受到观念层面与操作层面等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思想观念还未完全解放。科学课在某些老师的思想中属于“副课”,可有可无,科学学科长期得不到重视,教学任务都只能勉强完成,在这种教育大环境下,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质性评价就肯定得不到重视,得不到发展。

2.现有考试模式阻碍发展。現在的考试仍然以纸笔测试为主,所有的学生做同样的一张试卷,采用同一个评判标准,使得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无法体现,学生的发展被量化成一个分数,形成性评价最终被终结性评价所取代,质性评价难以实现。

3.操作过程复杂影响评价。科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程评价时可以采用“观察法、谈话法、记录法、活动产品分析法、评定量表法、学生成长记录袋法”等方法,加上科学老师所教的班级数多、班额多、课时量大,这就使得本来就比较繁忙的教学生活变得更加忙碌。

三、如何实现从量化评价向质性评价的转变

科学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质性评价在促进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实施质性评价,必须做到:

1.转变评价观念。我们必须摆脱传统评价观念的束缚,摒弃“唯分数论”的考试文化现象,要通过质性评价来强化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以此来细心呵护儿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转变评价主体。在质性评价中,我们要改变教师是评价主体的做法,让学生参与进来,使其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将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评、互评,必要时还可引入家长的参与。转变评价的主体,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对自我、他人的责任意识。

3.转变评价方法。在质性评价中,以往的纸笔测验已经不适应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对它们的评价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除了原有的书面测验以外,还应该包括教师的现场观察、访谈、轶事记录、专题作业、作品分析、学生学业档案、评定量表以及学生的自评、互评等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反映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真实体验的质性评价必将逐渐替代量化评价,成为评价的主流。

【项目基金: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2019-R-71978)】

【作者单位:无锡市广新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评价者质性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考虑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研究
基于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
从量化机制到质性建构——情绪话语分析刍议
AIDS患者内心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学习者为评价者的国际汉语教材评价标准预试研究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维医治疗涩味黏液质性风湿性关节炎85例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中职护生对临床带教教师期望的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