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2019-10-08 05:03刘长芹马丽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

刘长芹 马丽娟

[摘要]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取2018年1月— 2019年2月该院收治支气管的哮喘且伴有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患者平分两组,每组40例。干预组实施综合疗法,常规组则为基础疗法。分析两组效果。 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各项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指标,治疗之后血糖指标等优势突出,组间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支气管的哮喘且伴有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疗法,能改善病患各项临床指标,控制住血糖,提升疗效,促进病患早日疾病转归。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8(a)-0018-02

支气管的哮喘且伴有糖尿病(bronchial asthma and diabetes mellitus),属于一种极具复杂性的疾病,倘若不及时给予对症的临床治疗,则不但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的起居生活,且还会诱发更多危险因素出现,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需得到临床上的充分重视[1-2]。那么,为了能够积极探索到最适宜支气管的哮喘且伴有糖尿病临床治疗方法,尽快让患者从病魔中挣脱出来,该次临床试验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患支气管的哮喘且伴有糖尿病80例患者为对象,两组分别运用综合疗法及基础疗法,观察两组疗效及临床指标评分情况,最终探索出最佳的疗法,观察研究结果即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该院收治患支气管的哮喘且伴有糖尿病80例患者为对象:干预组患者男女比例26/14例,年龄范围31~75岁,平均年龄(32.39±6.07)岁;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例28/12例。年龄范围33~78岁,平均年龄:(33.72±6.29)岁;患者、家属均同意试验,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为基础的疗法:包括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平喘、吸氧、血糖控制、电解质紊乱纠正等相应治疗。干预组,则实施综合疗法,即为结合患者哮喘病情实际变化情况,以常规疗法基础上配合糖皮质的激素治疗(布地纳德的雾化治疗)、支气管的扩张剂(特布他林、沙丁胺醇)、抗感染(静脉滴注抗生素)等。同时,采取阿卡波糖配合食物一同服用,规格为50 mg/片的阿卡波糖,1片/次、3次/d。餐后,需服用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0.25 g/次、3次/d,以控制住患者血糖指标;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5 d。

1.3  临床各项观察指标

①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②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指标状况。③比较分析在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指标评分情况。

1.4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均已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自愿参与该次临床试验研究;②两组患者均已经过临床症状表现、疾病史、血常规、X线及超声检查、实验室各项检查等,均确诊为支气管的哮喘且伴有糖尿病;③两组患者药敏符合WHO支气管的哮喘且伴有糖尿病诊断及用药标准;④两组患者均在临床治疗前期2个月之内并未有抗生素等用药治疗史。排除标准:①排除患有重症心、肝各项器官疾病的患者;②排除孕期、哺乳期妇女及精神性障碍症状患者;③排除对该次临床治疗药物有过敏史。

1.5  评定疗效标准

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指标:评分越高则表明缓解效果越低;评分越低,则表明症状缓解效果越好;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有效:各项临床症状表现均可恢复于正常指标状态;显效:各项临床症状表现均有较为明显的缓解或改善表现;无效:各项临床症状表现并未有好转迹象或有加重情况出现。有效+显效=总有效率(%)。

1.6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

经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状况可了解到,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的患者临床疗效优势突出,组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指标状况

经过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指标状况可了解到,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指标状况优势突出,组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在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指标评分情况

经过观察在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指标评分情况可了解到,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在治疗之后血糖指标优势突出,组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支气管性哮喘,属于由气道上皮的细胞、平滑肌的细胞、中性粒的细胞、T淋巴的细胞、嗜酸粒的细胞等各种细胞与细胞组分均参与到气道的慢性炎症疾病[3-4]。糖尿病,能够引起全身系统病变,也往往会损害到人体肺部功能,以肺部微小的血管性患者为主要的症状表现,诱发肺部换气功能性障碍[5]。而支气管的哮喘且伴有糖尿病,会使这两种疾病互相影响、促进,往往会给予患者生理及心理双方面的冲击。大量临床试验明确指出,在综合疗法对于支气管的哮喘且伴有糖尿病略显奇效,它是在基础疗法以外,配合糖皮质的激素及抗感染治疗,给予患者支气管性哮喘与糖尿病的联合治疗,因糖皮质的激素免疫抑制及抗炎作用,再配抗感染及基础疗法,便能够更好地缓解与治疗患者的气管性哮喘与糖尿病合并症。为了更好地验证这一方法的可行性,该次临床试验及观察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患支气管的哮喘且伴有糖尿病80例患者为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患者平分两组,每组40例。干预组实施综合疗法,常规组则为基础疗法。分析两组效果。通过该次临床观察及研究可得出以下数据:常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0%(32/40),肺部鸣音缓解(5.3±1.1)d、呼吸缓解(36.9±6.2)h、喘息恢复(27.0±2.6)h、咳嗽缓解(3.65±1.3)d、治疗后空腹的血糖值(8.6±3.4)mmol/L、治疗后餐后2 h的血糖值(15.2±5.0)mmol/L;干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50%(39/40),肺部鸣音缓解(3.8±0.7)d、呼吸缓解(29.3±3.9)h、喘息恢复(20.7±1.5)h、咳嗽缓解(3.28±1.1)d、治疗后空腹的血糖值(7.1±2.3)mmol/L、治疗后餐后2 h的血糖值(10.1±5.3)mmol/L;从以上数据对比中即可得出以下结论:与基础疗法相比,实施综合疗法一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各项优势突出,组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综合疗法,能够尽早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有效控制血糖,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進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韦元元, 张海英.1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药学服务[J]. 中国药师, 2017,3(3):515-517.

[3]  蔡艳,顾艳,王玉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糖尿病1例哮喘缓解药物治疗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3):297.

[3]  霍振刚, 张雪莹.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4,18(21):82.

[4]  翟静. 小儿糖尿病合并支气管哮喘治疗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 2017(2):62-63.

[5]  王海娟.基于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39):52.

(收稿日期:2019-05-09)

猜你喜欢
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