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哮喘的效果观察及价值评价

2019-10-08 08:04于祥萍刘中言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4期
关键词:氨溴索哮喘糖尿病

于祥萍 刘中言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氨溴索的不同给药途径对于小儿糖尿病合并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糖尿病合并哮喘患者中抽取80例,按其入院的顺序将其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40),对对照组患者行氨溴索口服治疗,对试验组患者行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症状改善所需时间及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鸣音消失时间及气促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哮喘可帮助患儿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氨溴索;给药途径;糖尿病;哮喘;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7(b)-0038-02

糖尿病属于临床上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且此类疾病在小儿人群中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患儿的年龄逐渐变小。支气管哮喘属于小儿人群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1]。一般情况下,糖尿病合并哮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因受糖尿病的影响而变弱,且在一定程度上患儿的疾病治愈难度也逐渐升高。该文主要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两组患儿行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给药途径的治疗后,患儿的血糖水平,临床症状及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糖尿病合并哮喘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的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试验组患者中男患儿有21例,女性患儿19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6.54±1.01)岁,糖尿病病程1~4年,平均病程为(1.85±0.85)年;对照组患儿中男性患儿有20例,女性患儿有20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6.79±1.24)岁,糖尿病病程2~5年,平均病程为(2.05±1.05)年。所选患儿在上述性别、年龄、病程、身高等一般资料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患儿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此项研究已经通过该院伦理部门的同意。纳入标准:所选患儿均符合全球哮喘防治组织所制定的标准;所选患儿经过糖尿病诊断均已确诊为糖尿病;所选患儿对所研究的药物无过敏史。排除标准:排除存在肝、肾、心、肺功能存在异常或肢体器官存在严重疾病的患儿。

1.2  方法

对试验组患儿行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对照组患儿行氨溴索口服治疗。对所有患儿进行常规的吸氧治疗,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控制治疗,对患儿进行抗感染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溴索口服治疗,不同年龄段的行不同的治疗剂量。对于1~2岁患儿,2 次/d,2.5 mL/次;对于2~6岁患儿,3次/d,2.5 mL/次;对于6岁以上患儿,3次/d,5 mL/次。持续用药治疗一周。试验组: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将7.5 mg的氨溴索溶于0.9%的氯化钠溶液中,形成10 mL的雾化吸入液。每天为患儿进行2次吸入的治疗,持续用药治疗一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糖尿病合并哮喘患儿的血糖(空腹及餐后2 h两种状态下)水平。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咳嗽、喘息、肺部鸣音及气促等)消失的所需的时间。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疗效:①显效:患儿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肺部鸣音消失显著减轻或消失;②好转:患儿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出现好转迹象,肺部鸣音明显减少;③无效:患儿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未出现好转的迹象,甚至具有进一步恶化的现象。临床治疗有效率=(显效+好转)的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文中涉及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临床疗效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血糖水平的变化状况对比

试验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的血糖水平未出现显著的变化,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试验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及肺部鸣音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试验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糖尿病患儿的主要人群不仅仅局限于中老人中,小儿患儿的糖尿病发病率也在逐渐呈上升趋势[2]。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未来的15年内,全世界2型糖尿病患儿的数量将达到50%[3]。小儿人群的气道较成年人相比,较为狭窄,且患儿气道受到细菌和病菌的刺激后,便会出现痉挛或狭窄症状。小儿气道内存在有丰富的血管,较易受到炎症的影响而导致水肿与充血症状的出现,加剧患兒的管腔的狭窄状态[4]。糖尿病患儿的抵抗力较弱,当患儿出现感染后,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便会显增多,且分泌物较为粘稠,咳出的难度较大,从而加剧患儿呼吸困难、气喘以及气促等症状。故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哮喘患儿的重点为缓解患儿气道阻塞的症状,减轻患儿气促与喘息的症状[5]。

氨溴索是一种常见粘液溶解剂药物,此药物可有效的对患儿气道内的分泌物进行分解[6],稀释患儿呼吸道内的痰液,降低患儿呼吸道内粘稠痰液滞留的时间,减轻分泌物咳出的难度,促进呼吸道的畅通,从而改善患儿的喘息及气促症状[7]。氨溴索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和减少患儿炎性介質的释放,促进患儿咽喉管表面及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的合成,保护患儿肺泡的稳定程度[8],有效的对抗患儿的气道炎症,减少患儿气道炎症物质所造成的伤害,改善患儿的呼吸状况。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可保证药物对患儿的呼吸道直接作用,减少患儿的炎性物质的释放,促进患儿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合成[9]。

该文主要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两组患儿行不同的治疗途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血糖水平相比无差异;试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及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研究结果表示,氨溴索雾化吸入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病症,临床疗效十分理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文彬. 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哮喘的疗效观察[J]. 糖尿病新世界,2017,20(5):68-69.

[2]  王晓晶. 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哮喘的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8):81-82.

[3]  符珍珠, 莫壮婵, 彭颖. 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房,2017,28(20):2807-2809.

[4]  段捷华, 覃睿.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国内儿科临床的应用进展[J]. 医学综述, 2015,21(8):1438-1440.

[5]  陈楠,李晓华,刘平,等.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与静脉注射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6,45(1):113-116.

[6]  马振勇,刘克祥,张建军.AECOPD患者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与雾化的效果差异[J].河北医药,2017,39(16):2451-2454.

[7]  曾湘荣.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对比分析[J].医药前沿,2015,5(33):107-108.

[8]  高明选.盐酸氨溴索采用不同给药途径在小儿哮喘中的临床疗效对比[J].心理医生,2016,22(20):72-73.

[9]  王玉玲,宋秀婧,孙俣,等.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应用氨溴索与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9):35-36.

(收稿日期:2019-04-27)

猜你喜欢
氨溴索哮喘糖尿病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糖尿病知识问答
呼吸机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
氨溴索与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慢性支气管炎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氨溴索治疗的效果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