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眼症并发因素分析

2019-10-08 05:03齐丽莉席晨希苏金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5期
关键词:泪膜干眼症糖化

齐丽莉 席晨希 苏金

[摘要]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的并发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眼科门诊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40例(80眼)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入院就诊的40例(80眼)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调查两组研究对象的干眼自觉症状,并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常规的眼部检查以及干眼症特异性检查,对比分析干眼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观察组自觉干眼症发生率、SIt、BUT、FL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干眼症组的病程与糖化血红蛋白与无干眼症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有无干眼症两组的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干眼症发生与血糖控制不佳、泪膜功能变化以及病程相关,临床应高度重视这些危险诱因,积极预防降低糖尿病干眼症发生率。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干眼症;泪膜功能;糖化血红蛋白

[中图分类号] R47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8(a)-0049-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ncomitant factors of dry eye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40 patients (80 eyes) with type 2 diabetes (observation group) from Jun 2017 to July 2018 dmitted to the ophthalmology clinic of our hospital, and 40 patients (80 eyes) with non-diabetic patients (control group)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at the same time were investigated. Dry eye self-conscious symptoms, and routine eye examination and dry eye specific examin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subject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of dry eye.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nscious dry eye syndrome, SIt, BUT and F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sease course of the dry eye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glycated hemoglobin group and the no dry eye group (P<0.05),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Conclusion Diabetes patients with dry eye syndrome are associated with poor glycemic control, tear film function changes and course of disease. Clinically, these risk factors should be highly valued 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abetic dry eye syndrome.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Dry eye syndrome; Tear film function; Glycated hemoglobin

2型糖尿病為一种常见的全身代谢紊乱疾病,而且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升高,临床对其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糖尿病会并发多种眼科疾病,比较常见的屈光改变、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且关于糖尿病眼表的变化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不断有研究学者对糖尿病泪膜与角结膜的变化进行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眼表烧灼感、异物感与干涩等症状常见,但关于糖尿病与干眼症之间的相关性临床并无确切研究[1]。该次研究中,分析总结2017年6月—2018年8月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泪膜功能与干眼症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用于指导临床后期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从眼科确诊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22~82岁,平均年龄为(54.5±15.2)岁;另选取同期门诊接受体检的非糖尿病患者40名(对照组),男30名,女10名,年龄为21~79岁,平均年龄为(54.0±15.0)岁。两组对比基线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对象均获得知情权,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嗜烟嗜酒者;佩带角膜接触镜或其他导致眼表异常者;具有影响泪液分泌疾病者;近3个月内存在眼部活动性炎症反应者。

1.2  方法

1.2.1  检查内容  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干眼症主观症状的问卷调查表,常规进行眼部检查,筛查眼表疾病,同时进行干眼症的特异性检查。

1.2.2  主观症状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否存在以下自觉症状,包括眼红、畏光、眼痛感、眼胀感、烧灼感、干涩感、异物感与眼疲劳等八大主要症状。

1.2.3  干眼症的特异性检查项目  ①泪膜破裂时间对比(BUT):BUT指标是反映泪膜的稳定性的可靠指标。检查方法, 将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头端滴1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后,不接触角膜情况下结膜囊内染色,并让患者眨眼,预嘱适当延长睁眼时间,于裂隙灯钴蓝色光下,观察最后一次瞬目睁眼到角膜出现第一个黑斑时间。连续测量3次,取测量结果的平均值。②泪液分泌试验(SIt):Schrimer I试验可用于评估泪液的分泌情况。检查方法 受检者不滴表麻药,在背光方向坐下,选择5 mm×30 mm滤纸条,在滤纸开口处反折5 mm左右,放入到下睑结膜囊中外1/3交界位置,另一端则保持自然下垂,叮嘱患者轻闭双眼,眼睛朝上看。5 min后,将滤纸条取出,静置2 min,观察折痕下滤纸条浸湿的长度。③角膜荧光素染色(FL):荧光素染色结果阳性则表明角膜上皮缺损。将荧光素钠试纸(预处理同BUT检测)接触被检者的下睑结膜,在裂隙灯钴蓝色光下,查看角膜上皮的具体染色情况。角膜荧光素染色标准:划分为4个象限,无染色0分,有染色则分为三级(轻、中、重),1分染色不足3个点,3分出现丝状物或块状染色,2分介于1分~3分之间,整个角膜共0~12分。

1.3  诊断标准

①主观症状:自觉症状调查中,存在其中一项或多项,每周一次或多次持续出现,则可判定为干眼症阳性;②BUT<10 s则判定为异常,<5 s则判定为明显异常;③SIt:≤5 mm/5 min,则判定为强阳性(++),<10 mm/5 min则为阳性(+);④FL:角膜上皮着色点超过2分或超过8个,则判定为阳性。经客观检查评估:存在两项阳性,且合并自觉症状者,或主观症状合并一项强阳性,则可判定为干眼症。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对比

对照组有干眼症11例,无干眼症29例,观察组有干眼症24例,无干眼症16例,观察组自觉干眼症发生率(60.0%)高于对照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P<0.05)。

2.2  对比两组特异性检查结果

对照组SIt、BUT、FL分别为(11.75±3.80)mm、(12.33±2.75)s、2个(5.00%),观察组SIt、BUT、FL分别为(6.35±4.00)mm、(6.60±3.15)s、8个(20.0%),观察组的SIt、BUT低于对照组(t=6.190、8.667,P<0.05),观察组的FL高于对照组(χ2=4.11,P<0.05)。

2.3  观察组有无干眼病组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

有干眼症组24例,病程为(7.88±6.02)年,空腹血糖水平(8.75±3.70)mmol/L,糖化血紅蛋白水平(9.35±3.05)%;无干眼症组16例,病程为(4.85±2.02)年,空腹血糖水平(7.82±3.4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56±2.33)%,有干眼症组病程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无干眼症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5、989,P<0.05),但观察组的有无干眼症两组的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4,P>0.05)。

3  讨论

干眼症也可称为眼干燥症或角结膜干燥症,是因泪液的量与质异常,导致的泪膜表面受损,而出现的眼部不适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灼烧、痛痒、干涩、异物感、眼疲劳、眼红、视物模糊等,严重干眼症者会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2]。而且临床统计,超过65岁的人群中干眼症的患病率超过75%,主要是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泪液分泌量下降,导致眼睛容易受刺激,甚至会出现强烈的流泪反应[3]。现如今随着电脑、隐形眼镜以及空调的大量应用,导致干眼症的发生率持续升高,尤其是年轻人以及频繁用电脑者,更应引起足够重视,避免病情恶化加重。干眼症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而糖尿病干眼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加重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糖尿病为一种内分泌系统异常疾病,表现为血糖水平升高、代谢异常,最终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并发多种疾病。眼科疾病为糖尿病一种常见并发症,而且越来越多糖尿病患者因眼部烧灼感、畏光、眼干等不适到院就诊,但临床并未明确糖尿病干眼症的发生机制[4]。经调查统计,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中自觉干眼症患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这表明糖尿病患者为干眼症高发人群。

SIt、BUT、FL为干眼症的客观诊断指标,经该研究表明,观察组的SIt、BUT低于对照组,FL高于对照组,这进一步证实了糖尿病为干眼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分析原因:泪膜的一个重要成分为眼表黏蛋白,可起到稳定以及结合作用,使泪膜处于角膜与结膜表面,机体高血糖导致结膜杯状细胞大量繁殖、抑制角膜神经传导,最终破坏泪膜成分以及稳定性,因此短期内糖尿病患者泪膜易发生破裂。机体在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大量进入细胞中,刺激多元醇通道激活,细胞中大量蓄积山梨醇,刺激细胞中渗透压水平升高,功能细胞活力下降,最终发生泪腺结构功能障碍,降低泪液分泌量[5-6]。分析糖尿病组有无干眼症组的病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表明糖尿病干眼症组的病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无干眼症的糖尿病组,这表明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干眼症发生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与血糖控制效果影响着干眼症发生,因此临床应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预防干眼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李筱荣,刘巨平.重视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7,35(7):577-580.

[2]  周照旭.探讨合并糖尿病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4):143-144.

[3]  张自音,姚勇,殷丽.0.3%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干眼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7,23(11):1913-1916.

[4]  吴萍.老年2型糖尿病干眼症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的疗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8):90-91.

[5]  任秉仪,郑永征,林颖,等.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2):2345-2347.

[6]  邓显峰,朱峰,陈伟,等.2型糖尿病与干眼症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3):2503-2506.

(收稿日期:2019-05-11)

猜你喜欢
泪膜干眼症糖化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长期玩手机小心得干眼症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药膳调理干眼症
刮痧疗法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