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佐匹克隆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80例疗效观察核心思路分析

2019-10-08 08:04孙焕玲李雪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4期
关键词:阿普克隆病程

孙焕玲 李雪

[摘要] 目的 评价右佐匹克隆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疗效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临床用药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治疗的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总结80例。进行80例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治疗,在常规饮食、运动、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右佐匹克隆治疗。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睡眠障碍评分变化情况以及血糖值变化情况。结果 组间治疗效果以及血糖值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療前后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佐匹克隆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在控制血糖、临床疗效方面与阿普唑仑治疗效果接近,但从用药安全性比较,右佐匹克隆治疗安全性更高,是治疗优选药物。

[关键词] 2型糖尿病伴失眠;睡眠障碍;右佐匹克隆;阿普唑仑;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7(b)-0059-02

糖尿病一直是多发性、慢性疾病代表,呈逐年递增发展趋势,以中老年患者居多,且年轻化患病情况明显。糖尿病患者需终身用药控制血糖水平,但是基于经济因素、疾病认知不足等因素,导致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后相关并发症问题,直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而疾病导致的身体、心理负担,导致糖尿病患者明显失眠情况,并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从而导致患者肥胖、胰岛素抵抗情况,并直接影响血糖水平。所以,对于合并失眠的2型糖尿病患者除进行血糖水平控制外,需重视失眠治疗。该文就该院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为例,对比右佐匹克隆、阿普唑仑治疗对患者睡眠障碍等方面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6年8月—2018年10月,总计8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WHO糖尿病以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失眠症诊断标准;②患者基本资料完整;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②试验用药禁忌患者;③合并精神疾病患者。进行80例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42~68岁,年龄均值(60.6±2.6)岁;糖尿病病程2~13年,病程均值(7.5±2.3)年;失眠病程3个月~7年,病程均值(2.5±1.0)年。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40~66岁,年龄均值(60.2±1.8)岁;糖尿病病程2~15年,病程均值(7.8±2.1)年;失眠病程1个月~6年,病程均值(2.2±1.2)年。对照组以及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糖尿病、失眠病程以及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饮食、运动以及口服、注射胰岛素降糖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患者晚睡前口服阿普唑仑0.8 mg(0.4 mg/片),连续用药2周。

观察组:患者晚睡前口服右佐匹克隆3 mg(3 mg/片),连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口苦、头晕、嗜睡、乏力、胃部不适)、治疗期间睡眠障碍评分以及血糖值水平变化情况。

1.4  睡眠障碍评分标准

参考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睡眠情况,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睡眠状况越佳[1]。

1.5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以SDRS总分变化、减分率进行治疗效果评定,减分率≥ 50%为有效[2]。

1.6  统计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试验观察指标结果数据经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算。治疗效果以及口苦、头晕等用药不良反应结果以[n(%)]形式展开,进行χ2检验;SDRS评分以及FBG、PBG水平均值结果以(x±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效果、安全性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92例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治疗后效果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见表1。组间用药后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SDRS评分变化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92例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治疗后SDRS评分变化情况见表2。组间治疗后SDR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治疗前SDR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FBG、PBG水平变化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92例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治疗后FBG、PBG水平变化情况见表3。组间治疗后FBG、P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治疗前FBG、PB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常见的分泌代谢疾病,是遗传、环境因素导致的以糖代谢紊乱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糖、蛋白质、脂肪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长期高血糖,导致并发症情况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当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呈年轻化态势,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心理等多种因素导致身心负担严重,从而影响正常睡眠质量,增加了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情况[3]。

机体通过睡眠促进人们大脑、身体恢复,调节内环境稳态以及神经内分泌功能、能量代谢节律,长期睡眠障碍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并导致肥胖、胰岛素抵抗问题,影响血糖控制效果,所以糖尿病、失眠二者会相互影响加重病情以及睡眠障碍,需重视患者失眠情况改善[4]。右佐匹克隆是快速短效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可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改变睡眠质量,用药安全性高,是相对理想的促睡眠药物。吴勇[5]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伴失眠行右佐匹克隆治疗有效,且不良反应比阿普唑仑少,有推广应用价值。

结果显示,组间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7.5%vs37.5%)以及治疗后对比治疗前SDRS评分、FBG、PBG水平(P<0.05)。由此说明,右佐匹克隆治疗在用药安全性方面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右佐匹克隆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有安全性、有效性特点,是此类疾病治疗优选药物。

[参考文献]

[1]  于丽月,王爱民,许文博,等.脾胰耳穴磁珠贴压法对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3,8(9):1323-1326.

[2]  姚芳.磁石安神方足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5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2):120-121.

[3]  余环星.加味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60例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7,14(5):70-71.

[4]  师林,柯斌.乌灵胶囊对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患者PSQI量表及血糖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10):1491-1493.

[5]  吴勇.右佐匹克隆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8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7):32-33.

(收稿日期:2019-04-25)

猜你喜欢
阿普克隆病程
克隆狼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吉克阿普说
抗BP5-KLH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Galectin-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阿普唑仑撤药致腹痛1例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