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骨科糖尿病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探讨

2019-10-08 08:04李文红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4期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深静脉血栓糖尿病

李文红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共98例,将其按照院内传统数字统计法进行分配,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49例研究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应用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FPG、2 hPG、HbAlc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通过临床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糖尿病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也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值得推广。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糖尿病;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7(b)-0089-02

深静脉血栓是在骨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情况,主要病发于患者下肢部位,大部分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都会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若未能及时进行救治或治疗效果不理想,导致血栓脱落,进而引发患者肺部栓塞,危及生命[1]。糖尿病患者因体内血糖较高,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几率更大,因此,有效的预后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骨科糖尿病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探讨展开试验,该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中抽取9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试验对比。研究组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为43~76岁,平均年龄(53.4±6.25)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6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12例,骨折前已患有糖尿病患者21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为45~77岁,平均年龄(53.8±6.31)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7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13例,骨折前已患有糖尿病患者19例。该次试验均通过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和同意,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试验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49例患者实行围术期常规护理,即包括血糖的控制,生命体征检测、用药、饮食、运动指导等护理措施。

研究组49例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①控制血糖。护理人员提前收集患者体重、身高等个人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成报告,经专业人士统计分析出其每天应摄入的营养物质和热量,为患者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饮食方案,时刻关注患者血糖变化,为患者传输控制血糖的重要性,进行健康教育,每日对患者血糖和饮食状况进行记录分析,督促患者养成积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切忌暴饮暴食,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遵循少吃多餐原则。

②抗凝及运动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4 100 U/次,1次/d,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给予患者术后相关治疗,每天可治疗2次,促进其下肢血液循环;根据患者术后实际情况进行床上活动,帮助患者练习四头股收缩运动,加之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以及足关节练习,一次连续5 min,一天可练习4~6次,另外,使用CPM治疗仪为患者进行屈伸活动,首次幅度为30°,往后每次增大,但在患者承受范围之内,直至110°即可[2-3]。

③生活护理。护理人员积极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患肢多保持清洁、干燥,为患者按摩下肢并定期翻身,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患者身体免疫力;指导患者每日早睡早起,有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患者拥有充足的睡眠;多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为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消除其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记录检测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数,并进行相应统计分析对比。

记录两组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情况,包括双股静脉、髂骨静脉以及腘静脉等情况,并进行相应统计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率=(静脉血栓形成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統计方法

使用 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PG、HbAlc指数对比

研究组49例患者在护理后FPG、2 hPG、HbAlc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通过临床试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经结果统计显示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是6.12%,对照组是24.49%,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部出现凝结异常现象,阻塞患者静脉管腔,使静脉回流出现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疼痛、肿胀以及浅脉扩张等症状,一般见于患者下肢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异常,严重时致残率较大[4]。而骨科手术患者在术后较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情况,血栓的形成一般由患者静脉血流速度过慢、血液的粘稠度增高、静脉壁管出现损伤等引发,而静脉血流速度出现过慢情况因其在术中采用止血带,麻醉过后血管阻滞提高,患者因肢体有石膏固定无法动弹等一系列因素导致。静脉管壁损伤则因为骨科手术的器械操作,该手术创伤性较大,术中易损伤患者静脉管壁,导致纤维蛋白出现沉积情况,进而形成血栓。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浓度较高的基础上,血液粘稠度较高,骨科手术后易促进深静脉血栓,不利于其术后恢复[5]。配合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更能够有效防范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早期护理干预注重患者在围术期的个体感受,针对日常用药、饮食、运动及抗凝展开系列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有效地接受全身心护理。为患者安排合理的运动项目,多注意下肢膝关节、足关节、髋关节等的锻炼,辅助以相关治疗仪进行恢复训练,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多使用按摩、揉捏患者下肢等方式促进其血液循环。另外,帮助患者控制血糖也极为重要,定时为其检测血糖指标及相关生命体征。针对该次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根据该院98例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临床结果对比显示,研究组护理后FPG、2 hPG、HbAlc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通过临床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有效预防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控制患者血糖,促进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玉凤.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骨科 糖尿病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178-180.

[2]  何家燕.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16):138-139.

[3]  吴环英.糖尿病患者膝关节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探讨[J].中国校医, 2017, 31(11):858-859.

[4]  祁鑫华.早期运动护理预防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2):177-178.

[5]  吕琦.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 2017, 23(4):155-156.

(收稿日期:2019-04-28)

猜你喜欢
早期护理干预深静脉血栓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7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治分析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顺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