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憩园》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2019-10-08 05:12张碧涵
文教资料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巴金

张碧涵

摘    要: 文化负载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的最佳载体。面对存在巨大文化差异的两种语言,译者很难直接在目的语中找到完全与之对应的表达。如何准确地将词汇承载的文化传达给译入语读者始终是探讨的焦点。本文运用奈达对文化负载词的分类方法,选择巴金《憩园》英译本为案例,对其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    巴金    《憩园》

引言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翻译作为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不单单是简单的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更多的是文化的传递。如何更好地翻译能体现一国文化的文化负载词成为翻译界关注的焦点。《憩园》作为巴金的一部重要长篇小说,不仅在国内现代文学中具有重要位置,而且在国外有深远的影响。译者卓克·霍运用不同翻译方法和策略,使译文达到良好的文化传递效果。

一、巴金与《憩园》

巴金(1904—2005)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中创作出大量的小说、散文及译著。他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受新思潮的影响,反对封建崇尚自由;他坚持真理与道德,文学思想核心为真与善,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憩园》是巴金创作于1944年的长篇小说,原构思名为《冬》,可视作《激流三部曲》的续篇。作者借助寄居在憩园中作家黎先生的视角,描写先后居住在同一所大公馆里的杨、姚两家的命运,揭露了旧社会封建统治下人们生活的不幸与悲惨。巴金擅长描写小人物的家庭生活,以小见大反映时代特色。该作品取材于巴金抗战时期两次返乡之所见及曾居花溪憩园之印象,而文中杨梦痴这个人物则是以巴金的五叔为原型,直到杨梦痴死在狱中,几乎都是按事实写的(张立慧,李今,1986:114)。《憩园》为读者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旧社会人民生活的真实样貌。“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在语言使用上处于封建文言文到现代白话文的过渡时期,具有深刻的语言和文化研究价值,巴金的长篇小说均创作于此时期,具有鲜明的“五四”时期风格。

《憩园》作为巴金的代表作之一有众多不同译本,其中日译本、法译本及意大利语译本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相继问世。《憩园》的英译本(Garden of Repose)于1988年首次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于《巴金选集》(Selected Works of Ba Jin)第二卷,同书收录了《寒夜》的英译本(Bitter Cold Nights),两部小说译者均为新西兰华裔学者卓克·霍(Jock Hoe)。2001年,为了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外文出版社编排出版“经典的回声”系列丛书,《憩园》同《阿Q正传》《雷雨》《茶馆》等译本入选。因此,将研究聚焦到《憩园》中能够体现语言及文化特征的文化负载词上,探究其英译不但可以丰富巴金文学译本的研究,而且可以为中国现代文学英译提供借鉴价值。

二、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和分类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词汇成为翻译的关键。文化负载词(cultural-loaded word),也称文化专有项(cultural-specific item),这一概念最早由西班牙译者哈维尔·佛朗哥·艾克西拉(Javier Franco Aixelá)提出。他关注到由于译文读者文化系统的差异导致源语文本中一些项目的功能和含义在转移到译文中时发生了困难。他认为文化专有项不单取决于项目本身,而且取决于译语文化读者是否可以接受(Aixelá,1996:58)。莫娜·贝克(Mona Baker)在此基础上对文化负载词的概念进行过补充:源语词汇可能是在译入语文化中传达的是全新的概念;它可能是抽象的,也可能是具体的,都是与文化相关联的(2000:21)。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诉求不断加强,不少国内学者投身到文化负载词的研究中。胡文仲(1999:35)认为文化负载词是特定文化范围内的词,直接或间接地将民族文化通过语言词汇反映出来。廖七一(2000:232)将文化负载词解读为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活动方式。不同生态和社会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思维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不同造就了文化差异,文化负载词是文化差异下文化特异性的集中体现。

关于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国内外学者均有不同的见解:徐明武(2004:71-72)从文化因素方面将其分为思维文化、习俗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体态文化等类。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将文化负载词分为五大类:生态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语言文化负载词和宗教文化负载词(1945:196)。纽马克(Newmark)在《翻译教程》一书中参考奈达分类的基础上对五类词汇进行了完善,分别为:生态类、物质文化类、社会文化类、组织风俗概念类及动作习惯类(2001:95)。本文选择奈达的分类方法,从五类文化负载词分析《憩园》的英译。

三、《憩园》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1.语言文化负载词

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语系,在语言使用上有很大差异。汉语常使用四字成语或短语,以及俗语和歇后语。这些词很难在英语中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因此需要译者对源语文本的语言环境有良好的理解。

例:他喝了酒滔滔不绝地对我讲他的抱负、他的得意和他的不得意。

译文:The wine encouraged him to pour out to me his aspirations, his achievements and his disappointments. (巴金, 2001:6-7)

原文中用到了成语“滔滔不绝”,该成语可以形容水流不断,也可以用来指人说起话来没完。在这里译者巧妙地选择用酒做主语,用pour out表示他想說的话全都倾诉出来。后面的“得意”和“不得意”实指成功的事和失落的事。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翻译为achievement和disappointment,既便于读者理解,同时这组词尾韵一致,较符合原文一对反义词的效果。

例:他说声敢,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浮过去。

译文:He accepted the dare and dived in at once, regardless of the consequences. (巴金, 2001:438-439)

原文中“不管三七二十一”是非常典型的汉语俗语,意思是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如果将数字对应翻译成英语,那么读者在阅读时就会产生困难难以理解。译者在翻译时保留了不管一切的意思而删减了后面的数字,使译文更符合西方的阅读习惯便于理解。

2.生态文化负载词

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不同国家会有因不同地理环境產生的一些特殊物种,包括地貌、动植物、气候等。巴金在《憩园》中善用景物描写交代情节发生的环境,因此出现了大量植物的名字,如下例:

例:我经过一个养金鱼的水缸,经过两棵垂丝海棠,一棵蜡梅,走到一个长方形的花台前面。

译文:I passed a tub of goldfish, passed the drooping branches of two crabapple trees, and a tree of plum blossoms, and came directly to a rectangular flower terrace. (巴金, 2001:30-31)

“垂丝海棠”和“蜡梅”是常见的中国植物,用于种植在院中以作观赏。对待这类生态文化负载词,译者在考虑到译语读者的接受程度上,对原文词语进行了意思上的简化。海棠有很多种,垂丝海棠是其中一种。译者将其简化为低垂着的海棠,虽与原意有些偏差,但是将其重要特点描述了出来。蜡梅和梅花在颜色、花期、树冠等方面均有不同,译者选择更容易理解的梅花的翻译代替蜡梅。在不影响原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上,简化原文的生态负载词,使译文达到更好的接受效果。

3.物质文化负载词

物质文化负载词,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很多物质被淘汰与之对应的词汇就不再使用了,因此这类文化负载词可以很好地反映特定时间段内的文化现象。在衣着方面,《憩园》中有大量人物肖像描写应用到这类词汇,例如:“蓝绸长袍译”为long blue silk gown,“咖啡色西装上衣”译为coffee-coloured western jacket,“黄卡叽短裤”译为short khaki pants,“黑绒窄腰短外衣”译为short narrow-waisted black velvet jacket,“天蓝色英国麻布的旗袍”译为skyblue cheongsam of English linen。译者在保全文化含义包括长短大小、颜色材质的前提下,使用较为简单通俗的词汇,更直接地传达信息,避免因文化不同而造成的误解。

《憩园》中提到的四川小吃“锅盔”,被译者表达为fried rice-cake,用于制作小吃的厨具“擀面棒”被翻译为stick used for mixing the dough。通过说明原材料及用途的方法,将原文由文化差异产生的距离在译入语中很好地化解,使译文读起来更流畅。物质文化负载词还包括中华传统乐器,文中“胡琴”一词,译者翻译为huqin,a two-stringed Chinese violin,用直译且注释的方法突出传统乐器的特点,并与西洋乐器类比,在文化传递上表述全面,读者更容易理解。

4.宗教文化负载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变迁中留下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同时在封建统治下的旧社会,人们大多信奉鬼神,在言语和行为中会出现宗教类文化负载词。如下例:

例:我们只求老太爷的阴灵保佑她添两位小少爷。

译文:I only hope the spirit of the old master will bless her and give her a couple of sons. (巴金:2001: 84-85)

该例子中译者将阴灵直接翻译为spirit,删去“阴”,留下“灵”。在中国才有阴间和阳间这类的说法,西方更多的是用《圣经》中的来生来世表达。为了便于理解接受,对文化负载词翻译时进行必要的删减。

例:大仙的牌位光秃秃地立在神龛里,帷幔只剩一只角。

译文:The tablet of the Grand Immortal stood all alone in the gods niche. Only the curtain remained. (巴金, 2001:98-99)

例中的“大仙”“牌位”及“神龛”都与人们信奉的鬼神有关,祠堂寺庙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在处理这类文化负载词时,译者使用了灵活的翻译方法。“大仙”译为Grand Immortal,既体现出大的特点,又将其身份表明是神,并且将首字母大写使之成为类似专有名词的写法。“神龛”的翻译,理解为神的壁龛,用西方人更熟知的god表示神。“牌位”被简化为了普通的牌匾的翻译。在这句话中,对三个不同宗教文化负载词在翻译时有所侧重,重要的意思要解释清楚且要突出,一般的可以简化。灵活的翻译方法使句子不冗长,译文读起来更符合英文小说语言的习惯。

5.社会文化负载词

社会文化负载词相较宗教文化负载词范围更广,包括地名、人名、时间的表达、社会关系等。通过社会文化负载词可以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特定时代下独有的生活气息和文化烙印。中国有一套自己的时间表达方法,在古代和旧社会惯用某朝某代配上皇帝字号表示年份。例如文中出现的“光绪三十二年”和“民国六年”被分别译为了the 32nd year of the Guangxu Emperor(1902)和the 6th year of the Republic(1917)。译者在表述意思的同时将通用的纪年法标注其后,可以使读者准确掌握具体时间,快速地在文化环境中理解原文的意思。

宗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式家庭关系中讲究辈分及亲戚关系,因此出现了许多中国特有的人物关系名称,比如:“大舅老爷”和“大舅太太”。如果说只是简单地将其翻译为uncle和aunt的话,文中的人物关系就会让读者感到模糊和困惑,因此译者在此处译为her elder brother and his wife,清楚地说明了大舅老爺和大舅太太和母亲的家庭有关。文中涉及的一些历史人物的名字,例如“杨贵妃”和“安禄山”,因为不是很重要,并且和叙述情节无关,则简单直译为Yang Guifei和 An Lushan,没有其余注释。除了人名的翻译外,小说中还有文学作品名的翻译。例如:《唐诗三百首》被译为300 Poems of the Tang Dynasty,清晰完整地再现了文化负载词蕴含的文化信息,而针对非中华文学作品《九三年》的书名翻译,则用法语Quatre-vingt-treize表示,可以让读者在第一时间知道这是一部法国文学。

结语

借用奈达对文化负载词的分类方法。通过对各类具体例子的分析,本文发现:文化负载词载承载着特殊复杂的文化因素,它的翻译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为准确传递原作的文化,使译语保持源语的信息,同时使译语读者在阅读上获得和源语读者相同的感受,译者可以根据文化负载词的重要程度,采取直译、注释、删减等翻译方法进行翻译。尽可能消除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阅读理解障碍,重现原语文化负载词的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传播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Aixelá, Javier Franco. Culture-Specific Items in Translation[A]. Román ?魣varez and M. Carmen-?魣frica Vidal eds, Translation, Power, Subversion[C].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6: 52-78.

[2]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1.

[4]Nida, Eugene. Linguistics and ethnology in translation-problems[J]. Word, 1945, 1(2): 194-208.

[5]巴金.憩园(汉英对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8]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9]张立慧,李今.巴金研究在国外[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文化负载词巴金
海上日出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词汇翻译的越级策略
小巴金“认错”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文化负载词口译策略探析
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循环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