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模式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临床价值

2019-10-08 06:36陈宇卢田天刘颖王志钢
医学信息 2019年5期
关键词:哮喘儿童

陈宇 卢田天 刘颖 王志钢

摘要: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互联网医疗管理模式的意义。方法  选取哮喘儿童108例,比较其病情严重程度评分(ASS)、误学、误工的天数及诊疗花费。结果  入组哮喘儿童在3个月时,ASS得分与入组时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6个月、9个月、1年后哮喘儿童ASS得分较入组时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入组哮喘儿童急诊就医次数、误学误工天数及医疗费较入组时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结论  通过互联网医疗对哮喘儿童进行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可以提高临床病情控制率,减少急性发作和急诊就医次数,减少患儿误学及家长误工的天数,降低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哮喘;儿童 ;医疗模式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5.006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05-001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rnet medical management mode for children with asthma. Methods  108 children with asthma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severity of illness (ASS), misunderstanding, lost time and medical expens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t 3 months, the scores of ASS in the children with asthma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ASS in asthmatic children decreased after 6 months, 9 months and 1 year,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or P<0.001). The number of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s, the number of missed hours and medical expenses for children with asthm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or P<0.001). Conclusion  Standardized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children with asthma through Internet medical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control rate, reduce the number of acute attacks and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reduce the number of days of misunderstanding and parental loss of work, and reduce the social and family financial burden.

Key words:Internet medical care;Asthma;Children;Medical model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癥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近年来中国儿童哮喘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2010年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调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为 3.02%[1],且控制水平非常不理想。互联网诊疗的重要性以及社会的关注度是显而易见的。2018年9月14日国家卫键委发布了3个互联网诊疗、医院及管理规范等3个文件,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医疗服务[2-4]。目前中国儿科医师严重缺编,通过开展互联网医疗对哮喘儿童进行诊疗,可明显缓解当前儿科医师少,而儿童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的矛盾。本研究通过互联网+医疗模式(手机App-怡呼吸iOS版、Android版)对在我院儿科就诊哮喘儿童进行规范化治疗和管理,提高哮喘儿童临床病情控制率,减少急性发作和急诊就医次数,减少患儿误学及家长误工的天数,降低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实现哮喘儿童的科学、规范管理,使儿童哮喘的控制率达到发达国家标准,提高哮喘儿童生命质量。并通过归纳总结,对互联网+医疗进行哮喘儿童管理的模式进行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2月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儿科哮喘儿童(包括门急诊和病房住院患儿),108例,其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8.62±5.13)岁。纳入标准:①2016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7]诊断标准,;②家长及患儿随访依从性好,可长期配合定期进行互联网诊疗模式。排除标准:①年龄<3岁,或>14岁;②有对于已明确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严重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外科疾病术后尚未进入家庭康复阶段的哮喘儿童,则排除入组。通过沟通,取得哮喘儿童家长对互联网+医疗管理儿童哮喘模式的认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课题组医生统一下载 “怡呼吸”医师版、哮喘儿童家长下载“怡呼吸”(手机App端),通过互联网医疗模式(手机App端)对在我院儿科就诊哮喘儿童进行规范化治疗和管理。课题组医生通过手机App对哮喘儿童进行管理,包括:指导哮喘儿童家长进行哮喘日记记录、生长发育信息采集、随访和评估等。

课题组医生根据哮喘儿童家长上传的数据情况判断病情的发展状况,对管理方案进行调整。课题组医生根据哮喘儿童病情控制情况,对哮喘儿童家长进行用药、就诊提醒,预约门诊复诊时间;根据哮喘儿童家长上传的数据情况判断病情的发展状况,对管理方案进行调整;根据哮喘儿童的需求,合理安排就诊复诊时间,错开高峰。

定期指导哮喘儿童家长通过App完成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ren asthma control test,C-ACT)、家庭经济负担情况、患儿误学及家长误工的情况问卷调查。对比管理前后哮喘儿童临床病情控制情况、急性发作和急诊就医次数、患儿误学及家长误工、家庭经济负担的情况。

1.3评价指标  入组哮喘儿童在研究初始时进行评估,然后每季度进行评估并记录数据。以1年为观察期,对比管理前后哮喘儿童临床病情控制情况、急性发作和急诊就医次数、患儿误学及家长误工情况、家庭经济负担情况变化。设计临床病例观察表记录表,记录不同时间点哮喘儿童病情严重程度评分(asthma severity score,ASS)、急性发作和急诊就医次数、哮喘儿童误学及家长误工的情况(误学误工天数)和家庭经济负担情况(医疗费)。哮喘严重程度评分ASS:①哮喘控制:0分;②哮喘间歇发作:1分;③轻中度哮喘持续和运动诱发哮喘:2分;④重度哮喘持续:3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 软件进行资料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均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t检验与入组时数据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统计学意义显著,P<0.001表示统计学意义极显著。

2结果

2.1哮喘儿童不同时间点ASS得分比较  3个月时哮喘儿童ASS得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9个月、1年后哮喘儿童ASS得分较入组时得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见表1。

2.2哮喘儿童急诊就医次数、误学及家长误工天数及医疗费情况变化比较  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后哮喘儿童急诊就医次数(次/月)、误学误工天数(天/月)及医疗费(元/月)较入组时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见表2。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1],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需长期随访治疗。而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儿科医生严重匮乏,对哮喘儿童如何进行科学诊治、管理成为目前一个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传感技术提高,使用移动App(第三方应用程序)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在医院之外的移动医疗App系统也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5-8]。

本课题选用的“怡呼吸”App为专门针对儿童哮喘管理的医疗App——快捷、免费和专业,利用互联网技术辅助医生更好的了解哮喘儿童的病情和病史,进行有效的长期跟踪管理,患儿及其家庭依从性较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让医生有了更多渠道获取特点患者。通过对目标病例的收集、研究、跟踪、管理,使患儿得到更个性化的治疗服务。

哮喘儿童家长通过下载哮喘管理App,记录并监测相关数值,形成健康档案,即可为医生复诊提供诊断依据。用户还可浏览儿童哮喘相关知识,加强对病情的认知和管理,科学防控,实现儿童哮喘早期干预。哮喘管理App独有的呼吸管理云平台可以为儿科医生提供哮喘儿童诊疗过程中相关数据,帮助医师和患者家长轻松实现评估、提醒、教育、交流一体化。

在本研究中,哮喘儿童ASS得分在开始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个月、9个月、1年后哮喘儿童ASS得分较入组时得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说明通过运用互联网+医疗模式管理哮喘儿童,哮喘儿童病情得到良好控制。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后哮喘儿童急诊就医次数(次/月)、误学误工天数(天/月)及医疗费(元/月)较入组时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说明通过互联网医疗App对哮喘儿童进行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可以提高临床病情控制率,减少急性发作和急诊就医次数,减少患儿误学及家长误工的天数,降低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实现哮喘儿童的科学、规范管理,使儿童哮喘的控制率接近发达国家标准,提高哮喘儿童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互联网+医疗模式收集哮喘儿童资料全面,方便儿科医师通过哮喘App记录哮喘儿童的临床数据和治疗方案,包括哮喘日记,肺功能、用药及统计分析。医生可以通过App按月份查看关注自己的患者的病情和服药情况,以及预约数量等统计数据,调阅统计信息分析,积累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资料,利于開展哮喘相关科学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国内儿科医生匮乏的局面。但医疗App属于比较特殊的领域,必然会受到很多其他行业不会遇到的政策壁垒、专业限制、资格门槛制约,它的定位也必需更加明确,操作细节需要进一步规范。作为一个开发时间较短的软件,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2]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2018(9)(国家卫健委文件).

[3]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2018(9)(国家卫健委文件).

[4]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2018(9)(国家卫健委文件).

[5]Xiang L,Zhao J,Zheng Y,et al.Uncontrolled asthma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Chinese children a cross-sec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y[J].J Asthma,2016,53(7):69-70.

[6]向莉,许巍,姚瑶,等.儿童哮喘国际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67-76.

[7]马旭升,涂林修,梅依君,等.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治疗效果评价[J].临床儿科杂志2015,33(8):706-709.

[8]喜雷,皇蕙杰,倪鑫,等.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儿童哮喘自我管理工具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8):3542-3547.

收稿日期:2018-11-2;修回日期:2018-11-19

编辑/肖婷婷

猜你喜欢
哮喘儿童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留守儿童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