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领报修院再利用研究

2019-10-09 05:52高卫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建筑群教堂设施

高卫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一、领报修院概述及利用现状

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南部的回水村,距离省会城市成都近80千米。领报修院也名“上书院”,是四川省内的最大一座法式天主教教堂建筑群(图1),建筑群面积约10440平方米。于2008年汶川地震时建筑群主体大部分坍塌受损,2015年建筑群其建筑样式,风格,平面布局和内部空间都还原了1891年初建的样式(图2)。内部装饰与设施未得到进一步修缮,修复后的领报修院尚处于闲置状态。仅在领报修院的北楼一楼两间房子内设置有介绍领报修院的历史沿革的的纪念馆,陈列了相关地震中坍塌后的建筑群遗留下来的建筑构件。

图1 修复前的领报修院

图2 修复后的领报修院

二、领报修院价值及功能

领报修院曾是四川省内一座较大型神职人员的神哲学院,修建于1891年,历经百年洗礼,曾轰动川内,红极一时,是培养传教士的基地,同时培养了大批的神职人员。现在四川省主要的几个教区的老一辈主教、神父很多均由此毕业,它为19世纪中后期天主教在川内的传播历史与过程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领报修院深入川内偏远山区的修建,它将欧洲哥特式天主教堂建筑风格与中国民居建筑风格相结合,保留引进了天主教堂原有的宗教国外建筑材料所象征的建筑材料外,还就地取材并融入当地乡村建筑材料,使建筑群具有浓郁的入乡随俗的人情味,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为西方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三、领报修院的再利用的意义与原则

领报修院的重建与修复已经完成四年,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及经济的等多重条件的制约,建筑群内部装饰和周边景观环境还未改善与利用,仅作为一座内部空荡荡、外表复原的建筑群闲置在此,修复毫无意义,建筑群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及艺术价值也会因为时间的搁浅而消失殆尽。

领报修院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历史文化遗产。对领报修院建筑群及周边景观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保存和重新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提升和扩大周边彭州市白鹿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并激活以领报修院为中心,周边白鹿镇等城镇的旅游价值产业链,还能够促进乡村振兴的更好建设,使领报修院的文化艺术与经济社会价值不断增加和延续。

1、再利用原则

(1)真实性原则

国际文物建筑保护性纲领《奈良文件》中,对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的原真性要求和定义为:“结构与形状,物品与材质,工艺与习俗,地点与环境,功能与使用,精神与情感,其他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在对教堂建筑群的合理利用和周边景观资源的改善同时,除在结构、形状、工艺上保护历史建筑的原真性外,功能和使用上也应极尽全力的保护教堂建筑群的真实性,不改变功能和破坏宗教场所精神。继续维护和发挥教堂建筑群的历史、社会、文化等各价值。

(2)完整性原则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完整性原则指出,与文物古迹失联自然和人文景观构成文物古迹的环境中,应当与文物古迹进行统一保护。应该将领报修院建筑群与周边的景观环境作为整体保护与合理利用。避免建筑群的使用功能与周边环境资源的脱节,以此失去整体协调性。

国内外教堂建筑再利用现状实例分析(表1,表2所示):

表1

表2

通过以上图表对国内外教堂的利用现状分析,大多数教堂建筑的再利用现状方式都继续作为教堂功能使用,没有改变历史建筑的原有功能,但同时也作为历史与文化景观的旅游景点对公众开放。这样既能不断传播其历史信息和延续其价值,也能保证后续保护与修缮的经济来源,建立近代建筑的价值体系。教堂建筑一般修建年代久远,仅维持教堂功能会较单一,所以国内外教堂在尊重和利用其价值体系的前提下,扩充和优化空间,增建和更新如艺术博物馆、音乐厅、图书馆等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各种功能。

四、领报修院建筑群再利用策略

应当着眼于保护与再利用双重结合视角,找到一个合理的结合点,既要保护好,又要利用好。一方面,要保护好建筑本体,避免因肆意占用文物场所、改变宗教功能而破坏宗教场所的精神,使其失去了神圣和严肃性。另一方面,要利用好宗教建筑,防止建筑空而不用,限制空置。在维护和保留领报修院原有功能的同时;又从适应和满足现代生活职能的角度出发,对建筑群的功能进行增建和空间的重组。

1.法律与经济支持

我国对文物建筑的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出台较晚,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当地城镇还没引起足够重视。要达到领报修院保护与再利用的较好效果,需要当地政府制定对领报修院的专属法律文件,明确保护和再利用方面严令禁止的范围与规定;并派守专业人员现场轮流值守与维护治安工作。并在后期维护检验所制定法律文件,不断研究更新。

经济支持与投入,是建筑群后续的保护、再利用的良性循环的前提条件,当地政府应该合理组织安排保护与再利用方面的资金投入,并发动呼吁社会各界进行资金募捐,专用于领报修院后期修缮、保护与再利用方面的经济运转。

2.周边环境与交通道路的改善

(1)基本标识设施系统的改善 目前仅建筑群修复完成,周边的景观环境还未得到任何的改善,配套设施还未完善。应尽快改善设施标识系统,灯光及出入口标识系统的措施。以保障建筑群各功能使用时的规范有序。

(2)交通道路设施的改善 由于领报修院深处群山环绕,山地地形陡峭以及交通道路的不便是建筑群被闲置的原因之一。所以解决交通的便利和周边停车场的合理改善,是领报修院后期保护与再利用的良性运转的重要要保障条件。

(3)建筑群与周边环境的改善 依托建筑群依山傍水的优越地势,群山环绕,白鹿河流经门前;在维持和保护整体历史景观环境、与建筑群风格一致的前提下,协调和优化植物景观,打造景观设施小品。形成以领报修院建筑群为中心,沿白鹿河为辅的滨水景观长廊,创建宜人、舒适及整体协调的自然景观环境,重拾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与记忆。另外,对建筑群后方陡峭的山坡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建筑群造成损伤,保证建筑群周边地理环境的安全性。

2.功能与空间

应考虑教堂建筑群的完整性,继续沿用作为教堂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建和丰富其他适应现代生活的更多功能。引导教堂建筑群在保持其历史与文化脉络继承的同时,也发挥着适应和满足现代生活职能与要求的功能。

由于当地人现在信奉天主教的人已经不多,且领报修院处于深山内陆区域,群山环绕,交通道路的受限,仅作为教堂功能使用过于单一。应借鉴国内外天主教大型教堂的再利用策略,将建筑群功能适度调整,作为旅游文化景观向大众开放。所获取资金作为后期保护、修缮和再利用工作的经济保障。通过旅游窗口既能向社会各界传达领报修院的历史与文化信息,也能增加领报修院及周边城镇的知名度。

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现代人生活压力较大,为了适应和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可以借鉴国外德国圣母利亚教堂和米兰大教堂,适度调整和更新教堂功能,融入更多的文化单元。依靠领报修院特有的地理位置与幽静的自然森林环境,在建筑群内部设置图书馆与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作为解压放松的途径与好出处。图书馆功能的考虑使用,可以让人们在闲暇之日,褪去城市中的烦闷与浮躁,让心返璞归真,静享学习与阅读带来的美妙时光。

为适应来访人员的不同需求,又能不偏离教堂的原有功能,借鉴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和成都平安桥教堂内音乐厅的合理设置并投入使用,恢复教堂建筑群原有以作弥撒、祷告等教堂使用功能,音乐厅的增添与使用也是一种较好的利用方式,节假日在此举行各型音乐会,吸引不同人群前来参观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

为确保更新和调整后的各功能有序使用,生活配套基本设施功能应该加以完善和改善,如餐饮区,休息室,咖啡馆等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生活设施。这些基本设施功能的设置都是其他增建功能顺利运转的先决条件。

3.建筑群装饰与设施条件的改善

建筑群外观与样式已修缮完毕,内部装饰及功能设施还未进行任何的设置,内部条件的改善才是建筑的灵魂,要使各个功能的使用与运转,内部设施基本条件必须得到改善。更新与完善建筑群内部各功能空间的标识指示系统,以及建筑群内部灯光照明及安全出口指引系统,引导来访人员快速便捷进行分流与到达各功能空间。

为满足不同功能的设施需求,根据各功能空间的重组,配置不同的家具设施和设备。如音乐会需要的照明、乐器、音响等相关设备;装饰设施如家具座椅、装饰品等配置。各功能空间内部适当增加装饰挂画,装饰家居等软装设施,保持内部陈设与建筑外观的整体协调性。因建筑群受山地特殊地形地势的影响,冬季潮湿寒冷,应当考虑室内暖气的设施配置。安全与隐私系统的保障设施。

由于领报修院初建年代久远,修复后的领报修院也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建筑构件还依旧保留最原始的木构件装饰,如木窗,木门,如一旦新的功能投入使用,对于门、窗等室内空间的隐私与隔音等安全系统的重置是有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增添安全设置的同时,不影响和破坏历史建筑群样式的原真性。

五、结语

对教堂建筑群的功能进行可适性开发再利用,完善教堂使用功能,继续展现它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利用为辅,二者相互促进原则,并积极响应十九大乡村振兴策略的号召,打造规划周边景观资源,挖掘建筑群及周边城镇的商业潜力,将促使乡村振兴建设与历史建筑保护协同发展。

领报修院承载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及社会信息功能,尤其反应了近代建筑史的宗教信息与建筑保护资料。教堂建筑群的再利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只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双重结合方式,才能够做到建筑群的保护与发展。希望通过此文可以为领报修院再利用的研究与保护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与策略。

猜你喜欢
建筑群教堂设施
南头古城数字展厅建筑群
建筑与建筑群储能工程初探
民生设施非“摆设”
布尔诺Beatified Restituta教堂
《教堂之夜》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审视中国传统建筑群院落式构成法则
高层建筑群绕流风场的数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