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子午岭林区白蜡芽接水曲柳育苗技术

2019-10-09 02:19惠文彬
南方农业·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白蜡

惠文彬

摘 要 甘肃子午岭林区属于暖温带湿润冷凉气候,即冬长夏短、无炎热、雨量较多,水曲柳在林区有零星分布,长势好。近年来,林区白蜡大田育苗数量大,林场技术人员通过白蜡芽接水曲柳育苗,有了较成熟的技术积累,为甘肃子午岭林区培育优势经济用材树种探索了方向。

关键词 白蜡;水曲柳;芽接育苗;甘肃子午岭林区

中图分类号:S792.4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7.041

甘肃子午岭系乔山山脉,为泾河东源马莲河与洛河的分水岭。林区内地势比较平缓,坡度一般在15°~35°,海拔1 200~1 600 m,相对高差200~400 m,东部主要由梁、峁、沟、坡组成,西部为残塬沟壑区。

甘肃子午岭林区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属于暖温带湿润冷凉气候,冬长夏短,无炎热,雨量较多,雨季多暴雨,山洪、冰雹,春寒多霜冻。年平均气温8.7 ℃,元月最冷,平均为-5.9 ℃,7月最热,平均为22 ℃。极端最高气温36.5 ℃,极端最低气温-25.4 ℃;大于10 ℃的有效积温2 926.3 ℃。年平均无霜期161 d,最长219 d,最短126 d。最厚冻土层75 cm。年平均降水量572.1 mm,多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1 462 mm。干燥度0.97,年均相对湿度63%~68%。林区内的土壤系发育在马兰黄土母质上的黑垆土,由于植被、地形和侵蚀程度的不同,划分为森林灰褐土、黑垆土、黄绵土、草甸土四个类型。

为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探索残塬林区育林新模式,选育适应林区栽植的新型经济用材林,通资源调查和多年培育,选育了本土优势树种水曲柳,以下结合从甘肃省子午岭林区白蜡芽接水曲柳育苗技术作以论述。

1 树种简介

水曲柳属于木犀科、梣属落叶大乔木,高可达30 m,树皮厚,灰褐色,冬芽大,圆锥形,小枝粗壮,四棱形,叶痕节状隆起,半圆形。羽状复叶;叶柄近基部膨大,叶着生处具关节,纸质,叶片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叶缘具细锯齿,上面暗绿色,下面黄绿色,圆锥花序生于去年生枝上,先叶开放,花序梗与分枝具窄翅状锐棱;雄花与两性花异株,均无花冠也无花萼;雄花序紧密,花梗细短,花药椭圆形,花丝甚短,子房扁而宽,翅果大而扁,4月开花,8—9月结果。

白蜡树是木犀科、梣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纵裂。芽阔卵形或圆锥形,被棕色柔毛或腺毛。小枝黄褐色,粗糙,无毛或疏被长柔毛,旋即秃净,皮孔小,不明显。顶生小叶与侧生小叶近等大或稍大,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钝圆或楔形,叶缘具整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无毛或有时沿中脉两侧被白色长柔毛,中脉在上面平坦,宿存萼紧贴于坚果基部,常在一侧开口深裂。花期4—5月,果期7—9月。植株萌发力强,材理通直,生长迅速,柔软坚韧。

2 砧木选育-白蜡种子育苗

2.1 圃地选择及准备

选择比较平坦的向阳的有肥力的地块,进行平整、灌溉,土壤施肥每667 m2施15 kg尿素和50 kg磷肥进行深翻、耙平;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宁县分局湘乐林场选择光照时间长、土壤肥沃及有灌溉实施的場部苗圃地作为培育基地。

2.2 种子处理

将种子用40 ℃的温水浸泡24 h(浸泡时用硫酸亚铁消毒)捞出拌入30%的米沙堆起来,用棚膜覆盖,每天翻动两次,以防催芽不均匀,待20%~30%的种子露白时方可播种。

2.3 播种

每667 m2播种干籽种7.5~10.0 kg。播幅达到15~18 cm,行距50 cm,开沟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底,沟底较为水平,播种后进行镇压,让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覆土厚度1.0~1.5 cm[1]。

2.4 水肥管理

播种后立即浇水,使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待种子播种后20~25 d还未出土的应立即检查,进行补播。为促进苗木生长,增强抗逆性。苗木生长前期以施尿素、硝酸铵等氮肥为主,过磷酸钙等磷肥为辅助的混合肥料,可进行根外施肥,也可结合灌水进行喷洒,喷洒浓度尿素0.2~0.5%,磷肥3%,钾肥1%,每15 d一次。同时做好除草、病虫害防治工作。

翌年春季对一年生白蜡苗按高度80 cm以上,地径达到1 cm以上进行间苗定株,每667 m2定株不超过10 000株。

3 芽接育苗

3.1 接穗选择及工具准备

水曲柳接芽选取一年生健壮无病枝条,直径1 cm左右且芽饱满,压埋在背阴处的湿砂中,芽接时随用随取。芽接刀和修枝剪要求刀口锋利,顺手易操作刀具。缠绑带选用宽度2~3 cm薄膜塑料带,具有一定韧性便于绑扎。

3.2 芽接方法

翌年春季4月中旬从白蜡砧木离地5 cm处做一个小角度的倾斜切割,切下砧木直径的1/3~1/4。然后用刀向下切3~4 cm,不切断树皮,把刀稍微往上抬一点,然后再向下切进来,直到到达最初所切薄片的末端,产生一个小的凹槽。

从水曲柳枝条上切下接芽,对照砧木去皮凹槽形状在水曲柳枝条上切取接芽,将接芽放置到砧木切口凹槽中,轻轻滑动接芽,尽可能对齐放置,使接芽和砧木的绿色层沿着边缘紧密地相接在一起。用薄膜塑料带围绕着砧木缠绕起来,把芽控制在适当的位置。注意不要挤压或者盖住接芽,以免影响成活生长。

3.3 芽接后管理

当嫁接芽长到15~20 cm时,及时松绑塑料带,将塑料带疏松后再按原方向缠好。及时绑扶接芽,接芽长到30 cm左右时,及时用40~50 cm小棍进行绑扶。绑扶时,先将小棍与砧木分2~3处固定,再将接芽枝与小棍分2~3节绑扶,随着接芽枝持续生长,扶绑工作需分期跟上,避风或风小苗圃也可不用绑扶,让其自然生长。

嫁接芽生长快,绑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适量疏“绿枝”,减少嫁接芽基部折裂。不得疏枝太多,疏枝量不要超过接芽枝总量的40%,否则会影响嫁接成活和接芽枝生长量,延缓成苗时长。

嫁接成活后按时进行常规苗圃管理,及时除草和防治病虫害发生,夏末秋初雨季做好防涝排洪工作补施钾肥,确保成苗质量。

4 结语

通过近十年的实践探索,白蜡芽接水曲柳育苗技术已相当成熟,芽接成活率当年平均达到85%以上,水曲柳芽接苗后期表现生命力强,年生长量大,秆径粗壮,造林成活率高,充分表现出两者生长优势。同时水曲柳芽接苗相比本地种子育苗速度快、质量高、成本低,是具有明显优势的子午岭林区经济用才苗木培育技术。

参考文献:

[1] 马辉.子午岭林区白蜡芽接水曲柳育苗技术[J].绿色科技,2013(4):79-80.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白蜡
白蜡繁殖技术
白蜡主要病虫害生物学特性观察
白蜡杆
江苏沿海盐碱地白蜡栽培技术研究
白蜡嫁接水曲柳育苗技术初探
悬浮钟表
白蜡吉丁的防治方法
基于SSR标记构建白蜡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