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引黄灌区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2019-10-09 02:19周立萍吴宏亮康建宏
南方农业·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水稻玉米试验

周立萍 吴宏亮 康建宏

摘 要 为了进一步拓宽复种作物种类,提高复种效益,在宁夏引黄灌区开展冬麦-水稻、冬麦-糯玉米和冬麦-籽粒玉米对比试验,对作物的生育时期、产量效益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冬麦-水稻总效益较好,比冬麦-籽粒玉米、冬麦-糯玉米分别高16%、11%;冬麦-糯玉米总成本较冬麦-籽粒玉米、冬麦-水稻分别高39%、22%,是高投入低产出模式;冬麦-糯玉米模式适合大范围种植,冬麦-水稻模式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局限,要谨慎种植。

关键词 冬麦;复种;水稻;玉米;试验

中图分类号:S34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7.053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西北内陆高原,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有充足的光热资源,但引黄灌区麦后复种模式单一,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单种玉米和水稻复种指数低,耕地闲置,荒漠化严重,充分利用好优越的自然条件,提高農田复种指数和产出率[1],加快农作制度改革是发展持续农业的必由之路[2]。宁夏先后开展了粮粮、经经、粮经等复种模式的研究,刘超等[3]、张微[4]、罗瑞萍等[5]发现,小麦-蔬菜的粮经模式、小麦-小杂粮的粮粮模式经济效益较好,春小麦-白菜、春小麦-油葵等风险高;但柯英等[6]研究表明,冬小麦免耕复种油葵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累积比传统耕作高,增效765~1 455元/hm2,小麦-油菜收获后,油菜秆还田,土壤养分、物理性质及酶活性明显提高[7];张耀武[8]研究发现,宁夏固原地区夏播复种小油菜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能和增产潜力;根据许志斌等[9]研究发现,冬油菜复种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可完全成熟,获得较高产量。蒋广树[10]复种向日葵作绿肥,使粮食增产。孙建昌等[11]开展冬小麦-水稻、李斌等[12]研究拱棚叶类蔬菜-水稻,两种模式实现了高产高效,水稻每667 m2产量在480.7~588.0 kg。此外,其他相关学者还进行了春麦-荞麦[13]、冬小麦-西葫芦[14]、小麦-牧草[15]等复种品种试验研究,选育了青贮玉米新品种中夏玉4号[16],加速了复种技术的成熟度,奠定了复种生产向高产高效发展的基础。而且,通过一些研究形成了小麦-盘菜[17]、蒜苗-红笋[18]、厚皮甜瓜-越夏绿肥还田-秋延后西芹[19]、礼品西瓜-秋(紫)甘蓝[20]、冬小麦-玉米[21]及冬小麦-水稻[22]等复种作物栽培技术规程,提高了光热资源和耕地利用率。近年来,宁夏开展黑麦-水稻、黑麦-糯玉米、黑麦-籽粒玉米等种植模式[23],效益良好。以上研究表明,自然条件特别是温度资源是复种作物能否安全成熟的客观条件。

为丰富宁夏引黄灌区复种模式,改革创新种植耕作模式,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本试验开展冬麦-水稻和冬麦-糯玉米种植模式研究,旨在进一步拓宽复种作物种类,提高复种效益,为发展高效复种模式和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本试验设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引黄灌区灵武市,试验区全年≥10 ℃的活动积温为3 300 ℃左右,年均温度9.2 ℃,无霜期160 d,多年平均降水量188.4 mm。供试土壤为中壤土,土壤肥力中上,试验地耕层混合土样中有机质含量16.8 g·kg-1、全氮含量1.1 g·kg-1、有效磷含量18.4 mg·kg-1、速效钾含量132 mg·kg-1。

1.2 试验设计

该试验设3个种植模式,分别是冬麦-籽粒玉米(A)(CK)、冬麦-水稻(B)、冬麦-糯玉米(C),小区面积是2.3 hm2,南北延伸,随机排列。所用的气象数据都由灵武市气象局提供。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3.1 关键生育期观测

1.3.1.1玉米生育时期记载方法和标准

拔节期:田间50%以上植株茎基部第一节伸出地面2~3 cm。

抽穗期:田间50%以上植株雄穗尖端从顶叶抽出3~5 cm。

吐丝期:田间50%以上植株雌穗花丝露出苞叶2 cm左右。

成熟期:田间50%以上植株苞叶变黄而松散,籽粒硬化。

1.3.1.2冬麦生育时期记载方法和标准

分蘖期:田间50%以上植株第一分蘖露出叶腋2 cm左右。

返青期:田间50%以上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伸出叶鞘1~2 cm,且大田由暗变为绿色。

孕穗期:田间50%以上植株旗叶展开、叶耳露出。

抽穗期:田间50%以上有效茎的麦穗顶部由叶鞘露出达1/2。

灌浆期:田间50%以上小麦籽粒中达到多半仁、开始沉积淀粉。

成熟期:田间50%以上小麦籽粒全部变黄,但尚未完全硬仁,含水率20%左右,是机械收获的最佳时期。

1.3.1.3水稻生育时期

水稻一生分为营养生长(根、茎、叶等器官的生长)和生殖生长(花、果实等生殖器官的生长)两个时期。穗分化期包括穗分化期、拔节期、孕穗期。成熟期包括抽穗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

1.3.2 实产的测定

每种作物的实收产量为所有取样地块产量的加权平均值。

水稻随机选取0.2 hm2以上3个地块进行实收称重。用收割机收获,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随机抽取实收数量的1/10左右进行称重、去杂,测定杂质率(%);取去杂后的稻谷1 kg测定水分和空瘪率,烘干到含水量20%以下,剔除空瘪粒,测定空瘪率(%);用谷物水分速测仪测定含水率,重复10次取平均值(%)。

取样产量(kg·667 m-2)=每667 m2鲜稻谷重(kg)×(1-杂质率)×(1-空瘪率)×(1-含水率)÷(1-14.5%)

糯玉米俗称水果玉米,以有效棒长为标准采收,其产值也以棒数来计算。有效棒包括一等棒和二等棒,一等棒棒长大于18 cm,二等棒棒长16~18 cm、棒粗大于4.5 cm。

籽粒玉米每个处理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取样点6行,面积≥67 m2。每个样点收获全部果穗,选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测定鲜穗出籽率和含水率,称重、脱粒并称籽粒重量。

取样产量(kg·667 m-2)=收获鲜穗重×鲜穗出籽率(%)÷收获样点实际面积×667×[1-籽粒含水率(%)]÷(1-14%)

冬麦每个处理中随机抽取3~5个地块,选取长势平衡的地段,收获66.67 m2左右的小麦麦穗进行称重,再取1/10重量的麦穗,脱粒、去颖壳称重,计算麦穗出籽率,再称取2 kg样品烘干至含水量20%以下称重,供测水分用。用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烘干小麦籽粒的含水率,5次重复,取平均数。

取样产量(kg·667 m-2)=实收平均穗重×出籽率×(667÷实收面积)×[1-籽粒含水率(%)]÷(1-13%)。

1.3.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时期分析

试验区8—10月中旬的日均气温15.9 ℃。从表1可知,按照作物的生长规律,水稻的抽穗期比安全期推迟了9 d,而一般的齐穗期是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齐穗较晚(8月18日),收获推迟。由于当地气候条件较好,在水稻抽穗到之后的15天内,昼温29 ℃,夜温19 ℃;抽穗后的第二个15天内昼温26 ℃,夜温16 ℃(日均温21 ℃)是粳稻抽穗结实的适宜温度。在水稻抽穗及以后的两个15天内,试验区日均温分别为23.5 ℃和17.6 ℃,温度过低,千粒质量和结实率下降,但满足了水稻后期的生长,水稻安全成熟,产量较低。水稻的加工出米率、整精米率较好,分别为64%和51.2%。冬麦、糯玉米各个生育期安全生长。与对照籽粒玉米相比糯玉米的收获期两者大体相当,水稻收获稍晚。

2.2 经济效益分析

2.2.1 成本核算

种植作物每667 m2的成本主要用于4方面:1)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费;2)机械整地、起垄等;3)雇佣人工等费用;4)育苗、移栽,包括购买基质、租用大棚、拉运等资金[24]。各处理的作物成本费见表2。

2.2.2 经济效益比较和分析

由表3可知,总产值处理C比处理A、处理B分别高20%、4.3%。糯玉米育苗、人工移栽、机械费、人工费较高,糯玉米每667 m2密度4 000株以上,容易得病害,合格棒率78%,产量低;处理C总成本较处理A、处理B分别高39%、22%,是高投入低产出模式;由于水稻的价格较高,处理B总效益较好,比处理A、处理C分别高16%、11%。产值成本率处理B分别较处理A、处理C高0.5%、17%。

表4说明,处理B是高投入高产出模式,处理A是低投入高产出模式,处理C高投入低产出模式,处理B较处理A效益、成本产值、成本利润率三方面的平均值高55%,成本利润率处理C最低。

3 结论与讨论

冬麦-水稻总效益高于冬麦-糯玉米和对照,优势明显。但根据灵武市历年正常的平均气候条件来说,冬麦-糯玉米一般都能安全收获,糯玉米降低密度,效益有增长空间,可大范围推广种植;冬麦-水稻却不然,水稻扬花抽穗期对温度的要求较高,若日平均温度低于20 ℃,白天长时间下大雨,雨水冲刷颖花致使不能正常授粉,空秕粒提高,减产。但是,试验年即2013年8月平均气温为23.9 ℃,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偏高2.5 ℃;月降水量为5.9 mm,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42.2 mm。气温明显偏高,降水明显偏少,对水稻抽穗、开花、灌浆较为有利,水稻有较好的产量;反之则不行;所以冬麦-水稻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局限,要谨慎种植。

参考文献:

[1] 李冬,代国鹏,闫菊红,等.宁夏南部山区芹菜合理复种试验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3,54(10):1-2.

[2] 邢玉升,吕旭明.三元种植结构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以黑龙江省安达市为例[J].求是学刊,2006(6):56-61.

[3] 刘超,廖允成.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复种模式效益对比试验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8,59(4):12-14.

[4] 张薇.小麦复种谷子的综合效应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19):19,21.

[5] 罗瑞萍,赵志刚.宁夏灌区夏播复种大豆生产技术[J].大豆科技,2010(1):60.

[6] 柯英,马献军,武东波,等.冬小麦免耕复种油葵技术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8):26-27,32.

[7] 范玲.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青贮及培肥土壤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8.

[8] 张耀武.宁夏固原地区发展油菜生产的优势及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2001(9):22-24.

[9] 许志斌,余奎军,李新,等.冬油菜在宁夏发展的可行性及前景分析[J].宁夏农林科技,2013,54(1):7-9.

[10] 蒋广树.向日葵作绿肥效果好[J].中国农垦,1983(1):25.

[11] 孙建昌,袁汉民,陈东升,等.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复种水稻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宁夏农林科技,2003(5):1-2.

[12] 李斌,杨建忠,黄玉锋.拱棚叶类蔬菜复种水稻试验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0):15-17.

[13] 王生明,刘世伟,马婧,等.永宁县春麦后复种荞麦品种筛选试验初报[J].宁夏农林科技,2018,59(4):25-26.

[14] 王占身,黄玉锋.麦后复种西葫芦品种筛选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2):22-51.

[15] 张俊丽,于洋,岳彩娟.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牧草品种筛选试验结果初报[J].宁夏农林科技,2016,57(3):16-18.

[16] 闫丽华,王永宏,赵健,等.早熟青贮玉米新品种中夏玉4号选育及复种栽培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15,56(12):5-6.

[17] 王瑞琴,王淑梅,張志荣.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盘菜栽培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17,58(8):16-22.

[18] 王瑞彪.干旱地区西吉县蒜苗复种红笋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23):77-79.

[19] 曲继松,张丽娟,冯海萍,等.旱作区域槽式温室早春厚皮甜瓜—越夏绿肥还田—秋延后西芹周年高效节水栽培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14,55(9):4-5.

[20] 曲继松,冯海萍,张丽娟,等.宁夏旱作区域塑料拱棚礼品西瓜复种秋(紫)甘蓝高效节水栽培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14,55(6):8-9.

[21] 王靖萍.复种玉米育苗机械化移栽技术规程[J].农机科技推广,2012(11):51-52.

[22] 陈晓军.引黄灌区冬小麦后复种水稻栽培技术规程[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2):134-144.

[23] 徐润邑,马自清,刘春光,等.推广冬牧70黑麦复种两熟制模式促进宁夏引黄灌区耕作制度改革[J].中国农技推广,2017,33(7):12-13.

[24] 杜桂娟,曹敏建,马凤江,等.沈阳地区3种新型复种模式物质生产及资源利用效率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30(6):38-4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水稻玉米试验
收玉米啦!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我的玉米送给你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CS95
i6
驭胜S330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