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意识及相关压力源调查研究

2019-10-12 01:44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危机意识危机问卷

(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职工大学,天津 300070)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遭遇到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自己的资源和应激方式来解决的突发事件或重大的挫折和困难,从而出现的严重的心理紧张状态,会对个体的心身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发,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些天之骄子的心理健康状态。高职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特殊的一部分,因自身心理素质和所在高职院校性质等不同,他们更容易遭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产生心理危机事件。本研究主要从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意识和相关压力源的角度进行调查,探讨高职学生的心理危机的现状和原因因素,为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相关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们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天津城市职业学院新华分院高职三年制3161、3171、3181级和高职五年一贯制5141、5151级全体学生,共计278人。学生填写问卷278份,根据如下两个原则剔除无效问卷:一是问卷未回答完全;二是问卷答案呈现规律性作答。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 255 份,有效率91.73%。在有效问卷中,其中男生123人,占48.24%,女生132人,占51.76%;文科专业156人,占61.17%,工科专业99人,占37.83%;一年级126人,占49.41%,二年级74人,占29.02%,三年级55人,占21.57%;城镇学生161人,占63.14%,农村学生,94人,占36.86%。

(二)研究方法

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意识现状采用自主设计的《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意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主要调查了学生对心理危机的防范意识。该问卷在编制过程中,邀请本课题其他课题组成员及我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相关教师审阅与修订,结果大体一致,说明该问卷在界定的范围内代表性较好,符合研究要求。

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相关压力源采用《压力源问卷》进行调查。《压力源》的设计借鉴的是崔丽娜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源量表》,该量表共包含36的题目,5个因子,分别是重大遇突发事件、家庭与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以及社交与人际关系压力。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描述的压力事件所承受的严重程度做出选择(0为无压力,1为轻度压力,2为中度压力,3为重度压力,4为严重压力),算出总分与因子分。总分越高,表明压力强度越大。因子分为该因子所包含的题目压力值的总分除以该因子包含的题目数,因子分越高,表明在该方面承受的压力越大。该量表克伦巴哈a系数为0.926,信度系数非常高,内部一致性好,结构效度高,符合研究要求。

问卷测评工作采用手机在线作答的方式进行,由各班辅导员负责。测评流程如下:首先由课题负责人对辅导员进行培训,讲明此次问卷测评规范要求。之后课题负责人将问卷上传至手机平台,并将问卷二维码发送至辅导员群。各班辅导员将问卷二维码转发至班级群,要求每一位同学扫描二维码后,跳转至手机平台进行作答,并解释指导语,讲明答题要求。学生作答完毕后,将页面截图发送至班级群,以便核验。在作答期间有任何问题,可在群中提出,辅导员负责解答,确保每一位学生正确理解问卷。所有学生测评完毕后,辅导员上报课题负责人。最后由课题负责人进行问卷汇总,数据分析。

(三)统计方法

问卷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运用平均数计算和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意识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第1题到第6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心理危机的认知。可以看出有37.65%的学生听说过心理危机,但没听说过和偶尔听说过的学生占了52.15%。81.57%的学生认为“心理危机有不同的过程,每个过程有不同的解决方法。”52.95%的学生比较赞同和非常赞同“心理危机都是负面的。”说明大部分同学对心理危机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但还存在漏洞,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

问卷第7题到第10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心理危机现状的了解。可以看出,44.31%的学生在上大学期间遭遇过心理危机,29.81%的学生身边发生过大学生轻生事件,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需要我们加强关注,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86.27%的同学认为“生命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68.6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轻生的想法过分极端,枉费了父母和社会的栽培”,说明大部分学生对生命和轻生事件有正确认识的态度。

问卷第11题到第12题,主要考察学生应对心理危机的态度。可以看出,出现心理危机时,58.04%的同学依靠自身调整,只有25.49%的同学会寻求帮助,还有16.47%的同学不知该如何应对或不应对。求助的对象主要是家人(36.86%)朋友(34.51%),但还有20%的同学不求助任何人。说明学生了解一定的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但不愿意求助他人,还存在危机进一步发展的隐患,需要我们加强心理危机宣传,给学生以宣泄和求助的途径。

(二)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相关压力源调查结果分析

1. 总体情况分析

表1 总体情况分析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源五个因子的排序由强到弱依次是就业压力、家庭与经济压力、重大与突发事件、学业压力和社交与人际关系压力。说明给高职学生造成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是就业问题。

2.性别差异分析

表2 性别差异分析表

*表示P<0.05

从上表可以看出,男女高职学生在重大与突发事件方面有明显的差异,且男生的压力大于女生。但在总分、家庭与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社交与人际关系压力等因子之间比较,没有差异性。

3. 年级差异分析

表3 年级差异分析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年级高职学生在总分、重大与突发事件、家庭与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社交与人际关系压力等因子之间比较,没有差异性。

4.专业差异分析

表4 专业差异分析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专业高职学生在总分、重大与突发事件、家庭与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社交与人际关系压力等因子之间比较,没有差异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在重大与突发事件方面的差异虽然没有达到显著性的标准,但F值达到2.977,且工科生的压力更大。

5.城乡差异分析

表5 度:城乡差异分析表

*表示P<0.05

从上表可以看出,城乡高职学生在就业压力方面有明显的差异,且来自乡村学生的压力大于来自城镇的学生。但在总分、重大与突发事件、家庭与经济压力、学业压力、社交与人际关系压力等因子之间比较,没有差异性。

三、研究讨论

(一)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意识现状讨论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职学生的心理危机意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对心理危机有一定的认识,但不是十分全面。第二,部分学生自身及身边会出现心理危机事件,当出现危机时,大部分学生对待的态度是正确积极的,但还有少部分同学存在消极的态度。第三,当出现心理危机事件时,只有部分同学会借助社会支持系统寻求帮助,其他同学会自己调整或不知所措,说明学生对心理危机的应对方式还存在很大的隐患。这可能与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起步较晚,各项工作机制尚不完善,对心理危机的宣传教育力度尚有待提高有关。还可能与高职学生的心理危机意识不强有关,认为这是距离自身很远的事情,没有对心理危机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相关压力源讨论分析

造成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众多,主要归结于重大与突发事件、家庭与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社交与人际关系压力等。

重大与突发事件主要是指给个体造成重大创伤的事件,比如自己或亲人重病或受重伤、家庭破碎、严重的灾难等。高职学生心智及意志品质尚未发育成熟,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不是很强,遇到此类挫折时,不能及时调整自己,坚强面对,而是情绪失控或消极懈怠,产生伤(杀)人毁物或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在差异性比较中,男生较女生,工科生较文科生,这可能与男生的忍耐力较弱,更容易冲动有关,因工科生中男生占大多数,故也可归结于此原因。

在家庭与经济压力方面,高职学生的原生家庭普遍存在较多的问题,有的是父母的心理行为存在问题,有的是父母间关系不好,有的是学生与父母关系不好,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母一方离世,或因各种原因自小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等。这些都会给高职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另外家庭经济困难也会给高职学生造成困扰。高职学生在学校的各项花费,不但包括学费、书费、住宿费,还包括平日的生活费,以及同学间的人情费等。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为了筹集学费都会面临很大的困难,更不要说其他的费用,加之学生间常因消费水平进行攀比,都会给家庭困难的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在学业、就业压力方面,因高职院校的生源多为中专毕业生或是高考失利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而中专生又多是因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因此高职学生或是抱着“破罐破摔”的思想,缺乏学习动力,或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学习目的不明确。因此高职学生大多存在不知该为什么学,该怎么学的想法,面临着严重的学业困扰,亦为后面的就业问题埋下伏笔。在高职学生毕业的时候,因为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以及高职学历的竞争力较弱等原因,企业更偏向于招收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因此高职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局势,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在差异性比较中,乡村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考虑可能与乡村以务农为主,不能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有关。

在社交与人际关系方面,有的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是很强,或自卑、内向,害怕与人交流;或自大、多疑,不愿与人交流;或偏执、冲动,不善与人交流。这些都是人际关系障碍的表现,会导致高职学生缺乏社会支持而感到孤独无助,或是经常与人冲突,甚至升级为暴力事件,给他们的学习、生活、情感、自我认知、行为等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其中失恋作为社交与人际关系压力中特殊的一部分,因其在高职学生中更加常见,危害更大,故在此着重提出。恋爱本是高职学生追求爱情这种美好情感的方式,但是倘若因各种原因,双方不能维持恋爱关系,就会给高职学生造成巨大心理压力的挫折体验。如果能够顺利度过,对人的成长是有益的,但如果沉浸其间,不能够有效应对,则极易引发心理危机。

四、研究建议

根据以上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意识及相关压力源现状的调查,可以看出高职学生的心理危机意识还存在一定的隐患,相关压力源具有高职学生特有的特点,因此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出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建设性意见。

第一, 针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意识不强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加强心理危机防范机制建设,从心理危机监控制度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危机防范意识问题和心理健康水平。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危机压力源主要以就业因素为主,以及不同类型学生的差异性表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比如在心理健康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着重加强就业心理教育,尤其是来自乡村的学生;加强学生的抗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培养学生应对重大与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别是男生以及工科专业学生。

第二, 针对高职学生还存在很大的心理危机隐患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加强心理危机快速反应机制建设,从应急预案的制定、心理危机的识别、干预措施的实施,到家校、校医联动的配合、干预后的追踪反馈等方面着手,有效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危害。针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应对能力不足,有的同学还存在消极的应对态度等问题,应帮助学生加强心理危机的识别以及应对能力。另外,针对学生家庭因素的特点,最大程度地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帮助学生积极平稳应对心理危机事件。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心理危机防范机制及快速反应机制,为提高高职院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水平,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意识及心理健康水平,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危机意识危机问卷
支付宝变蓝、张朝阳自省,危机不可怕没有危机意识才可怕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问卷网
测测你的危机意识
“危机”中的自信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从危机意识谈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
危机来袭/等
你的危机意识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