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基于广东地区高校806名大学生的调查

2019-10-12 03:25吴秋怡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个体资本

吴秋怡,李 均

(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广东 深圳 518060)

引言

大学生群体是未来职场的主要力量,拥有较强的时间管理能力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个人的理想目标。从心理学的层面看,时间管理能力体现为时间管理倾向,即“个体在使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1]。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受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受诸多因素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中,心理资源力量是时间管理的重要支撑因素。现在社会诱惑众多,不少大学生的意志力缺乏,对时间管理的自我约束常常半途而废,如果缺乏足够的心理资源力量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Hobfoll等学者认为,在诸多心理资源力量中,社会支持是最关键的力量,它可以帮助个体成功地达成时间管理目标,而这种帮助既可能是精神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2]。可见,社会支持与时间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目前心理学界对于社会支持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性研究比较缺乏。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一是:社会支持能够有效预测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个人的社会支持力量能够影响个体时间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其时间利用率。

由于大学生时间管理的复杂性,如果仅仅探讨社会支持与时间管理之间关系不免浅尝辄止。因此,应深入探讨社会支持影响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作用机制。目前,心理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本研究认为心理资本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中介变量。心理资本是随着积极心理学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概念。Luthans等人认为,心理资本指那些在个体成长与发展中能够导致个体积极组织行为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自信、乐观、希望与韧性四个维度[3]。心理资本是一种个体潜在的、可变的动力资源,可以在无形之中深刻影响个体对事与物的认知与判断,并且激励个体朝相应目标做出相应的行为。[4]而时间管理是使个体自身对时间利用的有效率朝一定水平目标迈进,也需要一定的力量去支撑。实证研究表明,心理资本的四个因子得分均能够有效正向预测时间管理倾向,心理资本越高的个体对成功达成某件事的渴望越高,个体自身对内的暗示与激励作用越大,可以更好地提高自我的时间管理水平[5]。另外,还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的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越高,心理资本得分就越高,个体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其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就越高。社会支持程度较高的大学生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人际关系良好可以使得个体的积极心理水平得到提高,促进个人心理资本的发展[6]。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二是: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时间管理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

既然心理资本对时间管理倾向有着显著正向预测作用,那么,时间管理倾向的有效性又是如何被心理资本所影响的呢?有研究表明,管理我们的时间,就是管理我们的行为、情绪与思维。情绪决定着我们的时间分配,时间管理的关键就是进行情绪管理。积极情绪是重要的心理资本,它是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或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情绪[7]。积极情绪可以让我们更高效地利用时间,有效达成时间管理目标。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中的韧性、乐观、自我效能因子能够正向预测个体情绪健康水平和情绪管理能力,当个体自身的积极心理水平越高,会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心理状态,积极情绪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因此,本研究将引入积极情绪作为心理资本与时间管理倾向中介变量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假设三:积极情绪在心理资本与时间管理倾向之间起着重要中介作用。

除此之外,有实证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关系是促进积极情绪产生的重要因素,而社会关系是指个体所具有的人际关系的集合,是个体社会支持的基础[8]。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四是:积极情绪在社会支持与时间管理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

根据上述四个假设及四个假设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提出的假设模型是:社会支持直接影响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同时,它还可能通过心理资本和积极情绪两个中介变量间接地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产生影响,形成多重中介模型(见图1)。本文将验证这个模型。

图1 多重中介模型图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我们在广东省随机抽取20所高校,在这20所高校中随机抽取30个班。我们通过班主任、辅导员等人的帮助,向每个班发放20~40份数量不等的问卷,共发出1027份问卷,回收到905份问卷,回收率88.1%。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筛选处理,将作答马虎或作答值处于三个标准差以外等无效数据剔除后,获得有效问卷一共806份,问卷的有效率为78.5%。有效问卷中的人员构成:包括男生293人,占36.4%,女生513人,占63.6%,其中大一的学生占16.5%,大二20.8%,大三25.8%,大四36.8%。

1.2 研究工具

1.2.1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本文采用由肖水源等人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共10个项目,分为客观支持(3个题目)、主观支持(4个题目)、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4个题目)三个维度,被试的总得分为10个项目评分之和,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由总得分高低决定,总得分越高,个体的社会支持程度与水平也就越高[9]。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整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8。

1.2.2 积极心理资本量表

本研究选用由南开大学张阔等人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PPQ——量表,共26个项目,分为韧性(7个题目)、乐观(6个题目)、自我效能(7个题目)、希望(6个题目)四个维度,每题均采用七点计分法进行计分(1=“完全不符合”,7=“完全符合”),其中第41、30、27、17、9为反向计分题,将反向计分题进行反向计分后与其他项目相加后得到量表的总分,个体所获总得分越高代表其心理资本水平越高[10]。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整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

1.2.3 积极情绪量表

本研究采用Brief等人所编制的工作情感量表(JAS),原量表包含了两个分量表,分别是测量积极情感的量表10个项目,测量消极情感的量表10个项目,共有20个项目,均采用五点计分方式(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11]。Burke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在测量单维度情感时使用单维情感量表,其解释力度会更强地表现出来[12],因此本研究仅选取该量表测量积极情感的10个题目。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整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

1.2.4 时间管理倾向量表

本文选用的是黄希庭等人所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共44个项目,分为时间效能感(10个题目)、时间监控感(24个题目)和时间价值感(10个题目)三个维度,每一题均采用五点计分方式(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其中第41、30、27、9、17题为反向计分题,将反向题进行反向计分后再与其他条目相加后得到该量表总分,所得总分越高,表明个体的时间管理能力就越高[13]。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整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

1.3 施测和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首先向施测的被试宣读指导语,表明本次调查的目的与意义,继而宣读保密原则,让被试放心作答。量表所有题目均在主试的指导下一次性完成,不可漏选或者弃选。测试时间约为20分钟。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采集并且分析数据,使用宏(PROCESS version2.16)执行偏差校正的bootstrap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共同方法偏差控制与检验

采用Haman单因素检验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检验结果中,KMO取样适切性检验为0.95,接近1,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χ2=34282.81,p<0.001),表示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得出,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一共有17个,并且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24.39%,小于40%的临界标准,说明本研究的共同方法偏差不严重。

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表明,容忍度(Tolerance)在0.53~0.87之间(>0.1)、方差膨胀因子(VIF)在1.14~1.88之间(<10),说明多重共线性不严重。

2.3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如表1所示,社会支持、积极心理资本、积极情绪和时间管理倾向各变量之间两两呈现显著相关,其中社会支持与时间管理倾向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1,支持假设1。

表1 各研究变量相关分析结果(N=806)

2.4 多重中介模型构建与多重中介效应检验

2.4.1 多重中介模型构建

对本研究中所构建的多重中介模型中的变量关系进行相应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2所示。社会支持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β=1.01,t=9.34,p<0.001),支持本文假设1:社会支持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1.06,t=10.96,p<0.001),大学生心理资本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β=0.64,t=19.98,p<0.001),支持假设2: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时间管理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大学生心理资本能正向预测积极情绪(β=0.16,t=23.86,p<0.001),积极情绪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β=1.30,t=7.71,p<0.001),支持假设3:积极情绪变量在心理资本和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社会支持正向预测积极情绪(β=0.06,t=3.01,p<0.01),积极情绪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β=1.30,t=7.71,p<0.001),支持本文假设4:积极情绪在社会支持与时间管理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综上可得,社会支持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还可以通过心理资本和积极情绪的链式中介间接地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产生影响,支持本研究提出的假设模型。

表2 本研究模型中各变量关系的回归分析结果(N=806)

2.4.2 多重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比Bootstrap检验,即将原始样本当作Bootstrap总体,从这Bootstrap总体中重复抽样以得到类似于原始样本的Bootstrap样本[14]。本研究设置了重复取样5000次,计算95%的置信区间,检验特定中介效应、总的中介效应以及对比中介效应[15]。从表3可得,特定中介效应Ind1、Ind2、Ind3对应的置信区间均没有包含0,表明三个特定中介效应显著,支持本研究的假设2-假设4,所构建的多重中介模型成立。总的中介效应对应的置信区间未包含0,表明总的中介效应显著;对比中介效应的置信区间均未包含0,表明对比中介效应显著,其中Ind1比Ind2和Ind3中介效应更大,Ind2比Ind3的中介效应大,三条特定路径的中介效应大小:Ind1>Ind2>Ind3,因此可以判断出心理资本这个中介变量理论更有意义。

表3 链式中介效应的Bootstrap检验及效果量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可以正向显著预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表明社会支持是提高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促进因素,证实了国外Hobfoll等人的观点。心理资源理论认为,社会支持就是一种心理资源,它有助于人们达成目标,获得成功[16]。充分发挥大学生朋友、恋人、亲人或其他支持力量的作用,如家庭氛围融洽、人际关系亲近等可以为大学生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提供重要的心理力量支撑。同时,大学生应该耐心听取身边亲人、朋友等的有效建议,必要时让他们提供适度监督力量,高效利用时间,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本研究提出的多重中介模型比较深入地揭示了社会支持对时间管理倾向的作用机制。首先,从表2可看出,社会支持直接影响时间管理倾向的初始值R2为0.1,而加入了心理资本、积极情绪中介变量后,R2为0.44,即△R2=0.34,R2的变化显著(p<0.001),说明该中介效应对解释社会支持对提高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具有显著意义。其次,社会支持通过心理资本这一中介路径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最大(达63%),也表明了社会支持主要通过影响大学生心理资本这一路径,对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提高产生重要影响。高校不仅要通过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等课程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17],更要重视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这一动态潜在能量,加强对大学生正面的激励与引导,培养大学生乐观积极向上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促进其时间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第三,研究显示,积极情绪、心理资本和积极情绪的多重中介的效应分别占总中介效应的28%、9%且中介效应都显著,这表明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产生作用的过程中,积极情绪及其与心理资本的多重中介效应也应受到重视。

通过中介效应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和积极情绪在社会支持与时间管理倾向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大学生就越可能处于积极心理状态,对自身目标更有内驱动力,更加正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每个普通人都有积极、正向力量,关键在于激发个体的内在积极力量,积极情绪使得个体瞬间的思维活动序列得以扩展,促使个体不拘泥于当前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思想,能够使得个体的注意范围得以扩大、有效使得个体的认知灵活性得到增强,同时能够扩展和更新个体的认知地图[18]。大学生若长期处于积极情绪的状态中,就会主动参与更多的大学生活,这就必然促使他们主动加强时间管理,养成规范利用时间的习惯,从而使其大学生活更具意义。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个体资本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