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画的情感表达

2019-10-12 14:20吕志洪
艺术大观 2019年26期
关键词:情感表达中国画

吕志洪

摘要:中国画历经千年的发展,融入了诸多画家的心血,是画家观察自然、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它不但具有丰富的绘画技法,更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感。文章概括了中国画的定义,并从多个角度探究了“情感”在创造中国画过程中的表达与传递。

关键词:中国画;情感表达;传递情感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是画家对自然物象与社会百态的感受、并通过对笔墨的探讨与研究来表达这些感受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呈献给我们的,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思想感悟。中国画以特有的毛笔、墨汁、颜料为工具材料,以水调和,作于绢帛或宣纸上,是一种特有的、中国的绘画表现形式。它凝聚着画家的智慧、性情、心理、气质,是画家文化素养、审美视野、哲学思想的综合体现,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情感表达。

一、中国画的情感表达分析

大多数中国画,在技术表现上,主观色彩都比较浓烈,并且集中注重绘画中的情感表达,是人类情感表達的精华。中国画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可以充分提升中国画的艺术价值。同时,观赏者们在心中产生共鸣,创造出新的内心情感,展现了中国画的整体艺术审美价值。

(一)艺术情感的内涵

人类通过艺术,表达和交流某种独特的情感,同时创造相应的精神生活。创作者的主观体验,和观赏者能感受到的情感,都与绘画作品息息相关。当绘画和情感彼此分离时,绘画就不是艺术。因此,艺术涉及情感的方方面面。每位绘画艺术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征,完美融合了艺术家自己的个人技能和丰富情感。

(二)中国画艺术中的三种情感

1.生活的情感。当创作者创作中国画时,都会表达出对生活的感受。在生活中,人有各种各样的情感情绪:幸福、憎恨,好感、厌恶,喜悦、愤怒,悲伤、沮丧。创作者通过各自独特的技术和艺术,表达了这些情感情绪,反映了自己的感受。艺术成为媒介,观众可以通过它感受到创作者的情感变化,体现人类的生活情境。

2.现实主义情感。今日的中国画创作者,必须维护和继承传统,并注重现实主义因素。中国画在早期开始就注重于“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画面上表达的情感,都是现实生活的折射。那么,如果仅继承和追求传统,中国画的艺术创作过程又将非常困难。在创作中国画时,要维系与承袭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同时深刻融合当代现实情感。而且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因此在创作中国画时,需要注意丰富的现实主义色彩。

3.民族情感。水墨画可以最好地表达中国画中的一个特征——写意特征,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水墨元素的充分发挥,可以展现和强化民族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水墨元素的搭配,可以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有机结合”,和“柔韧性和强度的完美统一”,这一特征反映了中国传统水墨绘画的强烈感染力。中国画不仅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而且代表着民族情感。在创作中国画时,创作者不可避免地要融合民族情怀,强调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

二、中国画的情感表达特点

(一)线条的巧妙运用

中国画创作的整个过程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而合理有效地运用线条,才可以充分表达创作者的情感。一般的绘画种类,经常使用点、线、面乃至体等元素,而中国画创作中通常侧重使用线,侧重于线条的独立表现力。在表面上,画个线条非常简单;但事实上,毛笔线条能创造出的形状复杂多样。而且线条的“绘写要求”与中国传统书法相同,有各种基本的运笔规范。在修饰、搭配线条的时候,也需要各种点缀、衬托,组合方式繁复。这同样可以表现画家的性情与风格。

(二)空间的良好运用

中国画的空间有四个层次:第一,模拟空间。再现和模拟客观的山水、人物、花鸟等等。尤其是在山水画中,创作者主观安排了从观者到山水绘境之间的距离,其创造的特定空间是艺术家无限想象的空间。第二,审美空间。创作者的艺术概念,大多基于其主观观点而抽象出来。它通过观赏者观赏作品后产生的情感、感受来传达。第三,物理空间。在绘画素材的选取上,对于不同创作者来说其实大同小异。作者不相同,其表现出的体积、形状、轮廓,以及其构图、意境,通常也不一样。这也是对画家技能的考验。第四,结构空间。空间结构的把握和再构成,可以表现出画家的强烈情感,它有机地结合了创作者的独特特征,并表达情感。

中国画的空间特征非常独特。画家们仍然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使中国画艺术不断发展。

(三)情感表达的方式

如果是人物画,可以直接通过人物形象来表达创作者的情感态度。创作者通过他创造的场景以展现情境,并表达情感。在诸如山水风景,花卉鱼虫,鸟类兽类等形象中,尽管整个画面没有人物,但观众可以通过被创设的情境、被寓意的形象等等,感受到画家想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向往。画家将自己的寄意投射到场景、以使观看者看到场景之后感受到一定的情感。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的主要特征,是创作者在作品中表达和寄寓了情感。

三、中国画传递的情感

绘画形象的形成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并在一定程度上向观看者呈现或传达。在中国画的表现中,艺术家首先以对目标图像的某种情感来刺激绘画表现过程、并完成目标图像的表现。画家在画中展示他的实际经验、知识理解和情感,并将其传达给观看者。

(一)传递情怀

面对自然和社会时,画家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画家使用毛笔和墨汁、颜色、水显示和传达他的感觉,并以此来理解、处理画面的构图,传达各种情感。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描绘了青绿山水大景观,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湖泊中的人物活动,创造了河山的壮观、展现了生活的美好。

(二)传递技艺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每个时代都在中国画里留下了印记。每个画家在这其中展示了不同的绘画风格。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用笔墨表达的对事物的情感。一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到南朝陆探微的《归去来辞图》、隋代展之虔的《游春图》、五代巨然的《秋山问道图》、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元代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明代董其昌的《仿古山水图》,乃至清代石涛的《淮扬洁秋图》,等等,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对当时的自然、社会的感悟和思想,他们对山脉、岩石、云朵、树木、花鸟的感受,对山水平视、仰视、俯视的不同处理,以及对人物的深刻表现。

(三)传递思想

中国画不仅传达了艺术家对自然物象的感受,而且传达了对社会生活的爱憎与好恶。清代郑板桥是墨竹绘画中的佼佼者,他注重外师造化,不去被动地模仿自然,而是融化了“中得心源”“胸中勃勃”的主观感受,确立了强烈的画意。在他的笔下,竹子是情感的果实,他的“萧萧竹”能发出“民间疾苦声”;连笔下的竹叶都是感性的,一笔一画都包含了他关心民生的思想和情感。而任伯年反复表现的《关河一望萧索图》,用了人物画题材和相应的艺术技法,描绘了一位昂首望天、出征上马的人即将出征的英雄气概,抒发了作者有感于国破家亡的悲哀孤寂之情,曲折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四、结语

中国画是一种非常激动人心的绘画形式。它表达了画家的个性、情怀,教育、认知,感受、技巧等要素,并且在世界绘画之林拥有独特的体系,形成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表达。通过触摸传统,理解笔墨,并不断学习和思考,我们终将更深刻地感受中国画的深刻含义和画家们的情感世界。

参考文献:

[1]朱保柱.中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9(22):139-140.

[2]王蔚.中国画创作中的情感的作用探讨[J].戏剧之家,2019(18):231.

[3]刘莉.中国画作品中线的情感表达[J].国画家,2018(6):68-70.

[4]孙超龙.中国画艺术中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16.

[5]高亚峰.中国画创作中情感作用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0):109-110.

猜你喜欢
情感表达中国画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谈朗诵对歌唱的作用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