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蜡染工艺品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2019-10-12 14:22于丹丹崔灿粲
艺术大观 2019年33期
关键词:蜡染文化传承互联网

于丹丹 崔灿粲

摘要:现如今科技飞速发展,内容为王。基于此,文章就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之一的蜡染应当如何依托流量效益,在互联网时代更好传承与发展进行探讨。阐述了蜡染工艺品的生存现状,拟为蜡染技艺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蜡染;文化传承;互联网

蜡染古称“蜡缬”,作为一项传统古代染缬工艺,少数民族用蜂蜡制作染织品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有关蜡染技艺最早记载的文献是宋代朱辅的《溪蛮丛笑》:“溪峒爱铜鼓,甚于金玉。模取铜纹,以蜡刻板印布,入靛渍染,名‘点蜡幔”。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中,蜡染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见证着少数民族的历史变迁,也记录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劳。随着科技艺术的飞速发展,大众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蜡染工艺品似乎不怎么受到追捧,它的受众依旧只是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爱好者。文章通过对蜡染“圈子化”现状分析,利用流量时代新媒体传播特点,引导蜡染“出圈”,使之与现代艺术产生共鸣。

一、蜡染的“圈子化”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发现当代人对于蜡染工艺的认识的问题上,正确率只有26%,这也就意味着目前一大半的人对蜡染工艺并不了解,分不清蜡染和其他染织工艺的区别;而在对蜡染衍生的相关产品应用问题上,有67%的人认为蜡染工艺只是少数民族用来做衣服的;其实我们早就无形中对蜡染形成了刻板印象。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对蜡染有了解的人,越是会点进有关“蜡染、文化、民族、艺术”的文章中;越是对蜡染不感兴趣的,也不会点进这些文章,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数字鸿沟,也使蜡染这种传统工艺“圈子化”。

二、蜡染该如何“出圈”

(一)“蜡染工艺”进入“网红圈”

调查发现,在是否会点击有关蜡染工艺文章的问题上,有32%的用户选择无感或不会点击,但是这些无感、不感兴趣的人们中又有83%会去看自己喜欢的博主有关蜡染的视频,由此可见意见领袖在传播当中的重要性,蜡染工艺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则需要更多意见领袖的力量。在这个问题上又包含直播带货经济。随着5G时代的到来,直播带货经济渐渐成为主流,与此同时,一些知名度高的带货主播(如李佳琦、薇娅)对于受众的说服力更强。因此,蜡染工艺不仅要成为意见领袖的宠儿外,还需要与主流的直播带货相结合,传播继承传统文化。

(二)“蜡染工艺”入驻抖音快手

5G时代让信息传输速度更快,同时也让钟表指针“走得更快”(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这句话:什么事情都没做,一下午就过去了)。我们会感觉“时间被压缩了”,正是因为短视频的出现与兴起,让我们陷入了“短视频兴起——激发公众惰性——对短视频的需求增大”的“短视频漩涡”中。在安卓手机的软件商店显示,抖音和快手的安装次数平均各自超过100亿,这比我们现在几乎每人每天每刻都在使用的微信多出30亿次安装。换一种说法,在14亿左右人口基数中,平均每人要反复下载抖音或快手7次,反反复复的卸载又下载,更加印证当今社会公众离不开短视频软件的现象,因此传统蜡染工艺的传播,要切入公众身边的媒介——短视频平台中去。

三、“蜡染工艺”传播内容分析

李子柒可以说是在传播传统文化、推广传统美食的路上很成功的一位自媒体博主。经过调查,在喜欢观看李子柒视频的网友中,有54%的人是因为被视频的风格吸引,剩下的44%是因为视频中的传统文化。当代社会,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焦虑,而在李子柒的视频中,带给人们一种静谧的美并且激发了大多数人对于自然的向往。

蜡染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悠久深远的使用与发展历史。据记载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国已经有用靛蓝、茜草等植物颜料进行着色的记录。蓝底白花色调素雅的蜡染被少数民族用来制作服装服饰以及各类生活用品,质朴大方、清新脱俗、极具民族特色。囿于蜡染工艺流程较复杂,期间需要处理白布、点蜡、染色、去蜡等程序,在过去只是少数民族妇女农闲时居家制作。现代社会由于民族文化振兴计划,国家重点保护蜡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愈来越多手艺人承担起保护发扬蜡染技艺的队伍中,在贵州、云南这些少数民族聚集地蜡染大多以民俗实体店铺的方式运营,这些蜡染手艺人会在店铺中进行蜡染制作,其过程十分富有艺术观赏性,如果蜡染手工艺人在制作蜡染时能借助自媒体平台,将蜡染以数字媒体的形式推广。像是李子柒制作的视频一样在缓解现代都市人压力的同时,将民族文化无形中滲入观看者思想中,这便为蜡染技艺在流量时代发展增加无限动力。另外,在传播内容上,传统蜡染产品结构单一,形式简单,并不能得到大众广泛使用,如果将蜡染工艺以文创产品形式发展,在丰富发扬继承传统蜡染图案的同时,将其设计为符合大众审美,顺应当下的工艺品,拓宽其使用范畴,再结合流量时代,直播带货,多媒体信息传播运营等方式,便可为蜡染工艺品提供更为广袤的传承空间。

四、互联网时代-受众心理下的蜡染发展

例子引导:服装界兴起一股BM风,所谓BM风,其实是Brandy Melville这个意大利品牌的兴起,因其服装设计特点而衍生出来的一种风格:露出小蛮腰、秀出大长腿。多数女生更是将“希望可以走BM风”成为自己的减肥Flag 。包括开始流行起来的扎染风、骑行裤、腋下包等等一些风格或单品,我们从中发现:

(一)起初都由穿搭博主或明星将风格元素带进大众视野,引发一波模仿。意见领袖对于大众的影响力,因此当穿搭博主或明星一旦选择了某种风格,受众自然会带上粉丝滤镜,追求同款。

(二)新的风格元素遍及,引發受众跟风心理。当越来越多的粉丝开始模仿时,这些粉丝又会以个人为单位向身边的人传递这种风格,于是这种风格开始走向流行趋势。

在风格或单品上加入了某种受众接受并有需求的含义,以此来满足受众的自我披露。因此,如何定位并改良蜡染工艺在服饰方面的风格,是每一个想要传承蜡染工艺的服装设计师所要认真思考打磨的问题。要准确抓住受众心理来进行营销。将蜡染元素,蜡染图案,与当下流行风格相结合,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发展创新,利用现代时代下新兴传播主体的流量效应,完善公众对于蜡染的认识,利用受众心理特点,为蜡染工艺营造更为广袤的销售空间。

五、结语

依托流量时代大背景特点促进蜡染工艺品的制作和市场营销,可以更好地对蜡染文化传承与保护。蜡染传统手艺人打开视野丰富创新蜡染工艺与内涵,设计师发掘蜡染元素将其与当代潮流结合推陈出新。传播主力军助力蜡染文化传播,依托抖音、快手、微视等新媒体推广。多方位结合发展,在借鉴中学习进步,完善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适用于现代生活的蜡染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蜡染工艺品的发展其艺术特性,才能使蜡染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陆逊彪,湛磊.浅析蜡染工艺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局限性[J].大众文艺,2019(22):132-133.

[2]胡海晓.蜡染与扎染的魅力与传承[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蜡染文化传承互联网
苗山深处蜡染忙
蜡染的纹饰探讨
丹寨蜡染千年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