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常见问题之思考

2019-10-12 14:22米俊俏袁剑侠
艺术大观 2019年33期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承

米俊俏 袁剑侠

摘要:植物印染是我国传统的织物印染方法,捶草印花是植物印染的一种技艺形式,本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常遇见一些问题,结合捶草印花的保护与传承案例,提出一些思考建议。探讨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发展道路。

关键词:捶草印花;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越来越趋同。为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核心的国际力量,倡导人类共同遗产保护,世界各区域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在世界各民族展开。我国的文化保护政策和保护机制正在产生作用,以政府为主导,全民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工程正如火如荼。文化需求充盈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成为大家不可或缺的精神补给。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常遇见一些问题,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人”还是“物”?创新性生产是保护还是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产业化?大家理解不同,各持己见,致使保护和传承工作也出现不同效果。下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捶草印花保护与传承为例探讨对常见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河南非遗捶草印花

捶草印花是河南省三门峡陕州区的独特植物印染技艺,是一种从大自然中选取各种自然生长的含有色素的花草植物作为染料,在染色过程中使用助剂,如煤染剂、还原剂等,对手工制作的织物进行捶印染色的工艺。

捶草印花起源于何时未得知,但在明、清和民国初期,仍是普遍使用的一种印染技艺,在陕州主要流传于西部的大营、原店、张汴、西张村、菜园等乡镇。制作多为民间的服饰、物件等的装饰,其地域性较强、技术较为原始,仅在民间流传,鲜见官方文字记载。自工业革命以后,国外化工染料与机械制备进入中国市场,传统手工植物印染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和冲击,民国后几近失传。2006年河南省工艺普查中发现三门峡的捶草印花技艺遗存,2008年起河南省三门峡陕州区朱秀云女士着手恢复此印染技艺,2011年,捶草印花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此技艺在河南省三门峡陕州区地坑院5号院和西张马寨村秀云艺术馆有技艺展示和交流基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人”还是“物”

陕州地处豫、晋、陕交界处,黄河金三角地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就在此生息,并在现西张村、菜园、窑头、人马寨、张汴、西王等地留下大量考古遗存。西周分封焦国、虢国于陕境,是故陕地历史积淀深厚,与黄土环境、黄河文化关联密切,民俗风情传系着传统礼制文化。捶草印花技艺非遗传承人朱秀云现所在的西张村,现掌握此项手艺,并仍在生活中使用的有五人。这五人中六十岁以上三人,五十岁一人,四十以上一人。我们可以看到,年龄结构是保护中的重要问题,也就是说,如果这些人不再了,这项遗产是否能够传承下去?这个问题也是我常在一些呼吁非遗保护的报道、文章中看到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澄清上文提到的一个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人”还是“物”?

非遗保护在世界范围内,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新课题,作为世界范围人类的公共文化事务,依托国际公约,各国家相继立法,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规范指导非遗保护工作。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一般遵循的规范程序为:普查、认定、申报、记录、评审、保护等。在这套工作程序中,“人”和“物”是关注重点,所以往往给人以错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人”和“物”,本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除“人”和“物”,最重要的是“过程”。

乍一听,好像废话,保护好“人”和“物”,那么联系“人”和“物”不就是过程吗? 所以本文在此首先澄清一下这里所说的 “过程”含义。捶草印花工艺基本制作过程为:备料、寻草(采草)、摆花夹布、捶打、媒染、晾晒。只要看过这项技艺演示的都能知道这个过程,但这过程中有很多的细节在展示中是不体现的。比如:备料中布料的选择,哪些草叶可以用于捶印,固色时不同草叶所用媒染剂有何不同,套色印染时染料有何选择等。这些过程都是重要的细节,大多都是靠艺人的经验积累所得,如果艺人不在了这些技艺的精髓也会随之而去,这是我们通常的认知。这样想没有错,但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我们能把这些至关重要的细节“科学”地记录下来,不就更加利于保护了吗? 比如,用于捶印的草叶、花卉的品种,分布区域,实物图像,汁液成分分析等,媒染剂酸碱性、成分配比、化学反应、呈色图谱等进行科学整理。这些整理不仅利于捶草印花技艺的保护,也利于运用当代技术扩展于植物印染行业,结合现代生产。现在对非遗进行的研究的人很多,成果也很多,但作非遺技艺科学记录的人相对较少。注重科学保护过程的细节,才是非遗保护的初衷。

三、创新性生产是保护还是破坏?

陕州捶草印花所用布料都是纯天然的手工棉布,所用染料都是来自大自然然的植物,与现代人们追求的天然纯净生活理念不谋而合。按理说应该很受欢迎,但本文在前期调查中发现,陕州捶草印花产品多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鲜见用于日常生活。朱秀云的女儿和外孙女,有高等教育背景,经常参加全国各地的印染培训学习,她吸收全国植物印染的各种技法和捶草印花结合。她们创新制作的桌巾、披肩、茶巾等扩大了受众,提高了销量,但有一种声音来了,这不是“原汁原味”的捶草印花。那么问题又来来了,创新是不是保护?创新性生产是保护还是破坏?

关于非遗创新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近年来学界对此问题已多有论述,各抒己见。观点大致可分两类,一种认为,非遗最大的价值是历史认识价值,如果创新,原有的历史认识价值不存在了,那么也就不是非遗了。另一种认为,非遗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结晶,作为传统文化遗产,若没有当下生活的结合,非遗将没有生命力,迟早会成为历史,退出我们的生活。这两个主流观点看似“互斥”,实际关注的核心是相同的,即非遗价值体现。说到这儿,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非遗是一个人,他的价值体现是由“让其发展”和“不让其发展”的外因决定的吗?当然不是,价值体现应该由内需里决定的。

纵观人类手工艺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特别是手工艺类非遗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乎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生活在变,服务于生活的手工艺也要变。中国传统手工漆器、瓷器、金银、玉石雕刻等,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造型、风格、装饰都不同,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出现新技法、新品种都是自然的规律,是社会进步、文化交流、商业需求、行业竞争等一系列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传统手工艺历史中的这些变化,并不影响今天给我们的价值,它们依然是优秀文化遗产漆器、瓷器、金银等。其实手工艺非遗,其创新有一定的原则与限度,我们大可不必过分担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也明确提出了,“保护”是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创新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生命力的需求,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创新提供更好环境。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产业化

一提到“产业化”,很多人立即会想到“标准化”“批量化”的现代化生产。非遗一旦和标准化联想在一起,诸多反对的声音就来了,大呼不可以的为数很多。因为非遗保护的初衷是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是现代标准化生产的反思或措施。文化多样性与标准化是天敌,故非遗产业化是荒唐的。这里有一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对产业化的误解,把产业化与标准化对等,是产业化概念与范畴不清楚造成的。产业化的定义:是指产业在市场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产业化,要视非遗的分类而定。对于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类非遗不能产业化,但对于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可以产业化。比如,陶瓷类非遗项目,本来陶瓷主要是服务于生活的手工艺术,今天的生活依然需要大量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陶瓷产品。

捶草印花工艺一直流传在民间,制作多为民间的服饰、物件等的装饰。他的制作纯手工,材料纯天然的特点,符合现代高品质生活人群的需求,适合结合现代审美进行现代开发,但其自身的特点又决定产量很低,所以捶草印花的現代开发,应是高端产品、小批量定制的开发。 高端产品开发要求有系列的品牌策划等产品运作。捶草印花的图案多是结合陕州民间民俗剪纸的图案,现代审美的开发,同时吸收同行业植物印染的各种技法结合捶草印的创新也是必需的。

五、总结

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文化如何保持其活力,调整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本文就几个问题所析的捶草印花技艺发展的一点思考,也是手工艺类非遗发展的探讨。如今的市场从关注品牌的知名度,逐步转变为手工制作的独特度。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有工艺之美,有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结合,定能散发持久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承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牌化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