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曲创作中的艺术性研究

2019-10-12 11:05虎怡
艺术大观 2019年21期
关键词:艺术性音乐

摘要:由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开放性包容性也不断增强,所以受到的文化及艺术冲击也越来越大,导致我国音乐艺术领域也在快速的发展和进步着。音乐作曲创作的艺术观念以及艺术表现形式也随着时代渐渐发生改变,本文简要介绍音乐作曲创作的概述及其发展等现状,对音乐作曲艺术创作做出简要研究。

关键词:音乐;作曲创作;艺术性

一、音乐创作概述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音乐创作划分为三种形式,即歌曲形式的音乐,乐器演奏的音乐和即兴创作的音乐,歌曲形式的音乐和乐器演奏的音乐,已经具有非常长的发展史,并且在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急性创作形式的音乐历史较短,且具有内容复杂,争议较大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音乐创作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即感受环节,创意产生环节和,创意具体化环节。感受环节就是在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或情感经历中进行细致体会。不同的人生感受或情感经历会激发出不同的创作欲望和灵感,比如贝多芬的作品,时而气势恢宏,时而温柔细腻,其作品的多样性和经典性都来源于贝多芬对他自身经历的真实感受,通过其复杂的经历,激发了贝多芬无数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欲望,并通过音乐表达出了其内心细腻的感情。创意产生的过程就是将灵感具体化的过程。比如贝多芬根据其不同的情感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悟,选取不同音质的乐器,和弦,节奏等,彼此相互融合协调,从而清晰表达出想要抒发的情感。第三个环节就是将创意具体化并完善的环节[1]。经典流传的作品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根据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及灵感的步伐,进行不断的完善优化,修改,并在成型后经受得住,民众的推敲和考验才会最终成型并流传下来。

二、新时代音乐艺术作曲的发展

(一)音乐作曲方式融合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创新,音乐艺术的创作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从以前单纯地使用各种乐器进行创作,融合了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大量不同类型的用来创作音乐作品的软件涌入音乐艺术创作市场。建模形式将各种复杂的音乐创作行为简到数字软件,降低了音乐创作的难度和音乐创作的门槛,使得更多音乐爱好者投入了音乐创作的艺术范围,也使得音乐创作群群体不断扩大,进而在群体众多努力下,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达创作形式。现代科技与音乐创作相融合虽然为音乐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加具有生命力的环境,但也为音乐艺术创作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亵渎[2]。比如由于创作门槛变低,创作变得容易,抄袭也变得更加容易,东拼西凑而成的音乐艺术作品,表面上看似无碍,实则缺少音乐艺术的灵魂,音乐艺术创作者表达情绪情感的载体,拼接而来的作品无法让听众理解到想要表达的艺术内涵,也就大大降低了音乐的艺术性。

(二)音乐作曲创作人的时代发展

由于在1990年后,我国开放了通过艺术考试进入大学的通道,导致许多由于文化课不够而高考失利的学子通过艺考的形式走入了高校。并不否认在这些学子中有艺术造诣或艺术天赋比较高的群体存在,但是这部分群体中,文化文学素养不足,音乐基础不够扎实的现象普遍存在[3]。这对我国作曲创作人群体的发展十分不利,学生们的音乐素养良莠不齐,给音乐艺术市场造成了非常大的混乱,而部分人可以通过资本支持将自己并不优秀的作品包装打造成优秀的样子,不忿真正有才华的音乐创作人却因为缺少资本的支持而变成沧海遗珠,这对音乐艺术创作是不敬的,对音乐创作人也是不公的。所以如何提高音乐创作人的文化底蕴,提升其音乐专业素养及其使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是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4]。

三、提升音乐作曲创作中艺术性的方法

(一)提高民众的艺术素养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艺术的确是来源于每一个平民的日常生活。所以在艺术的源头上入手,提高源头的音乐素养对提升音乐作曲创作有重要意义。所以为了提高我国音乐艺术素养的国民水平,要做的第一点就是加大艺术教育在民众心中的重视程度,通过对音乐艺术的多方面教育,多渠道宣传,普及等方式来扩大音乐艺术教育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同时利用其他文化活动,扩大教育宣传,使更多人民对音乐艺术产生兴趣,主动学习,从而增加基层人民群体的艺术氛围,提高民众音乐艺术素养。

(二)提升专业音乐创作人员的音乐素养

创作不是闭门造车,已经进入专业音乐学府大门的音乐学子,在学校学习的时期是其提升自身理论素质最快的时期。但是单单积攒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创作需要真听,真看,真感受,音乐艺术创作更加需要更多的丰富的外部刺激和人生阅历,来加深学生的情感感受,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更有深度,更具有感染力。创作也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音乐创作人的音乐素养需要通过理论的积累和真实经历的刺激相结合,才能真实有效地实现。

四、结语

音乐作曲创作是非常重要的藝术实践,也是人们获得艺术享受的一个重要过程,其作品更能为民众带来艺术的美感。中国音乐作曲创作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提高民众艺术素养,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才能推动中国艺术走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帆.电影音乐创作功能及主体性艺术研究[J].电影文学,2011(09):105-106.

[2]董林庆.音乐作曲创作中的艺术性研究[J].戏剧之家,2019,308(08):65.

[3]王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音乐创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4]陈非,崔萍.刘文金音乐创作对二胡演奏艺术发展的导向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7):234-235.

作者简介:虎怡,渭南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性音乐
纪录片艺术性和真实性的对比研究
奇妙的“自然音乐”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音乐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