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教学之文武并蓄追求

2019-10-12 22:18王薇
艺术大观 2019年33期
关键词:价值观互联网

摘要:“互联网+”的普遍应用推动了教育理念的改变,新时期扬琴教育也在不断探索中完善创新。本文围绕扬琴教学的“文武并蓄”,探索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和高师扬琴教学内在的共性与个性,结合“互联网+”使两者之间实现互动融合,以扬琴独奏曲《巫峡船歌》教学为例,探讨在扬琴教学过程中结合“互联网+”技术,吸引学生注意音乐、喜欢音乐、主动追寻音乐,以乐化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最终达到扬琴教学的“文武并蓄”追求。

关键词:互联网+;扬琴教学;价值观;文武并蓄

一、“互联网+”与“互联网+教育”

所谓“互联网+”,就是“依托互聯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1]。2015年,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诞生。

随着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展开,各个领域都在思考并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使自己的领域顺应时代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互联网+教育”是特指运用云计算、学习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技术[2]。

二、大学生价值观和高师扬琴教学内在的共性与个性

(一)价值观教育是高师扬琴教学的思想引领

价值观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指明灯,也为高师扬琴教学指明方向。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价值观的规范指导作用,发挥好塑造人的重要作用,高师扬琴教学应与社会道德要求紧密结合,将其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二)高师扬琴教学是培养大学生价值观的平台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场所,也正是由于独特的人才优势,才使其成为意识形态工作与学习的主阵地。在扬琴教学过程中渗透先进的价值理念与道德目标,发挥理论教育的重要作用,形成以高校学生为点,以全国高校为线,以社会为面的价值观传播过程,使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受价值观教育。

三、“文武并蓄”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以《巫峡船歌》教学为例

(一)作品介绍

《巫峡船歌》由我国著名的扬琴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黄河教授所创作,是黄河众多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乐曲。

作品以巫峡的自然风光为创作背景,描绘了渔船沿江漂流的情景,整首乐曲犹如一幅幅画面,聆听时让人不禁产生联想。音乐的引子部分描述的是巫峡的清晨,在一切雾蒙蒙之中,从远处驶来的渔乘船在巫峡中缓缓前行并泛起点点的涟漪。进入主题,仿佛可以看到巫峡起伏的群山和清澈的河水,渔夫们在船上以美丽的景色为背景放声歌唱。丰富多变的快板节奏,让人心潮澎湃、兴奋不已。作品的尾声部分描绘出客船渐行渐远,与巫峡喃喃道别的画面,使一切都在无尽的记忆和遐想中。

(二)“互联网+”教学过程

培养音乐意境,塑造音乐形象。艺术的生命是创造个性,扬琴作为二度创作,是对音乐形象地再刻画,表现了作曲家对音乐作品风格、精神内涵以及内容的追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扬琴作品《巫峡船歌》是一首极富大自然美感的作品,其间充满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人们从大自然中所感悟到的现代美感。在教学中,教师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巫峡的美景和淳朴的民俗风情,让学生观看演奏家演奏的视频,在学生欣赏时进行讲解,使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整个教学环节实现音像一体化,让学生们置身于巫峡,感受扬琴音乐的魅力。

(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渗透与培养

在《巫峡船歌》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音乐形象,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其次,细化教师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民族音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弘扬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实现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引导学生由对音乐文化的喜爱而上升到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自豪。

四、结语

本文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互联网+”形式,立足于高师扬琴教学的创新研究,关注学生价值观发展的特点和倾向。以扬琴独奏曲《巫峡船歌》教学为例,通过创新高师院校扬琴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希望能达到以乐化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05):5-9.

[2]陈丽.“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本质与变革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04):3-8.

[3]张志远.论中国扬琴的教与学[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S1):173-175.

作者简介:王薇(1968.6-),汉族,籍贯湖南省长沙市,本科,职称为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音乐与舞蹈学。

猜你喜欢
价值观互联网
我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