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临时政府长沙旧址空间特征与保护研究

2019-10-14 02:45吕棂糠
山西建筑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临时政府天井旧址

吕棂糠 傅 红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同年3月~4月间,韩国爱国者先后在国内外成立6个复国临时政权。随着战局的变化,韩国临时政府先后由上海辗转至杭州、长沙、广州、重庆等九地。作为全国仅有的9栋临时政府公馆建筑之一,在1937—1938期间,楠木厅这所公馆不仅成为领导抗日和韩国独立运动领袖金九的居所,而且成为朝鲜革命党本部驻所和韩国光复战线三党合一的会场[1]。建筑是时间的沉淀,这段历史,写照着中韩两国人民团结一致抵御外侮、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2005年,旧址被列入长沙市第二批近现代保护建筑。

1 场所环境概况

韩国临时政府长沙旧址位于长沙开福区,潮宗街内楠木厅巷6号,其底蕴深厚的历史见证了长沙古城重要历史地段的变迁。福庆街、连升街将一个大的街区单元分成了不等的三部分,街巷、天井、坪等开阔空间又进一步将场地划分,东侧场地建筑尺度小但密度大。西侧部分民宅被拆除,新建了大尺度的商业建筑。一些临湘江中路和中山西路的民宅由于位置优势被拆除建成了高层公寓楼,街区中部的建筑肌理基本没有变化[2]。

场地及周边建筑密度大,且大多较低矮,其中1层~3层的一般为民居。沿街两侧有一些商铺或公寓楼、办公楼。场地中部变化不明显,仍是低矮的民居。主街道两侧新增一些高层住宅楼。西边一块地为大型商业广场,有4栋高层写字楼和商业裙房。

2 单体建筑分析

2.1 平面构成分析

韩国临时政府长沙旧址建筑面积约472 m2,面阔约16.2 m,进深约14.7 m,主体2层,局部3层,为独户型院落式公馆,与长沙本土传统住宅内院形式相结合。公馆整体平面呈矩形,西北空出一个角,主入口与次入口均设置在西侧与街巷道路相连通,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实用性。该公馆房舍宽敞,使用房间为南北向布置,前后均布置有天井绿地。在功能布局上,1层主要为展示与会客之用,辅助空间为储藏与生活厨房(见图1);2层主要为办公会议室,各成员卧室作为辅助空间;局部3层功能则较为简单,为一个带有小露台的书房。从功能竖向分层分析,从1层~3层空间功能由外向到内向,逐渐私密,符合办公要员的日常行为需求逻辑。竖向交通主要由东南角小庭院的两副楼梯构成,2层~3层的竖向交通仅有一个转角楼梯,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及防卫性。

从石库大门进入,首先即为天井,内摆放有盆栽,天井南北宽3 m,东西长14.2 m,左侧为9.1 m高建筑主体,右侧为3.6 m高实体砖墙,较为狭长,D/H比约为0.83,天井起到汇聚人流与改善环境的作用。从天井向北进入建筑,其主要空间是一个大堂,开间与进深之比约为1∶1.8,较大的进深给人庄重之感,大堂两侧为辅助的活动空间,其中西侧的一个采光较差的房间被利用为仓库。穿越大堂可以直到后院的另一个天井,南北宽4 m,东西长8.2 m,外侧砖石墙体高度6.9 m,D/H比约为1.1,天井的东侧有一个较小且视线不易到达的地方,被利用为厕所。

2.2 立面分析

韩国临时政府长沙旧址入口正立面为西立面,主入口为石质门框,所用石质块材,次入口采用了同样的处理手法,此外无其他开洞。墙体为青砖白墙,充满了质感与厚重,前后两个坡屋面与平屋面相组合,充满构成感,整体简洁,但随着建筑造型的变化而显得错落有致。

南立面相对西立面丰富许多,层次多样,虚实相互接替,先是一面半封闭的实墙,然后是建筑的2层立面与坡屋顶,再往后是3层的露台与房间及其坡屋顶。墙面大多摆脱檐柱额枋的构架式立面构图,砖石的浑厚与木材的轻盈相对比,外观呈现洋式的基本体量与坡屋顶等能表达中国式特征的附加部件的综合,充满了中西结合的美感(见图2)。

在第五立面,屋顶平面上,建筑主体采用硬山顶,局部3层书房采用悬山顶,露台形成开放的平屋顶。在整体上使中国传统的屋顶样式与西式的平屋面相结合,达到了美与功能的和谐统一。

2.3 剖面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致可分为砖木混合结构、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种基本形式。砖木混合结构从19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后,就广泛推行开来,一直是近代中小型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韩国临时政府旧址采用的就是砖石承重墙、木梁楼板、木屋架所构成砖木结构。所用材料仍是传统的砖、石、木材。砌筑砖石墙体、制作新式木屋架,木屋架保留了传统的形式,但并没有暴露结构,天花板已用木材包裹为一个平面,与现代建筑更为接近。1层、2层层高均为3.75 m,局部三层层高为2.6 m(见图3)。

3 保护利用

3.1 建筑修复与改建

韩国临时政府长沙旧址西侧部分在“文夕大火”后遭到一定破坏,但骨架犹存;东侧主体部分却“烈火余生”,旧式木制楼房基本保留下来。2007年以前,其历史价值还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建筑处于闲置无人看管状态。据访谈调查,那时建筑破旧失修,可随意进出,周围居民经常在此晾晒衣服。在2007年被列为长沙市第二批近代保护建筑以后,建筑逐步得到了修缮。建筑修复主要为在原有空间基础上更新结构和材质装修,使其更便于使用。同时,修复将原来的部分空间功能根据需要重新转置为展览功能。

3.2 利用与保护

3.2.1完善技术资料

韩国临时政府长沙旧址尽管已经被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但仍然存在技术档案不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这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社会历史文化资源,不仅给研究工作造成困难,也阻碍了保护和再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对该建筑的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完善的内容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是建筑历史沿革,近代社会史与建筑史作为补充;其二是建筑的技术细节,如建筑材料,建筑色彩等,这类细节在频繁的维护修缮中容易丢失,失去原真性。

3.2.2与潮宗古街保护相融合

该建筑位于潮宗古街,于2018年明确试点打造开放式街区,定位为“有机更新、城市记忆、文旅融合、慢行生活”,以展现老长沙的历史风貌和生活气息为主,打造长沙城市的人文客厅。韩国临时政府长沙旧址可依托于此背景,与古街内其他历史文化建筑连成片,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3.2.3与其余韩国临时政府旧址联动

除长沙外,全国另有8处韩国临时政府旧址,在保护与管理方面,可以加强走访交流,学习与借鉴其余8处的优秀经验,此外可以与之联合组织展示,保护等研讨活动,提升保护与利用水平,同时能吸引特定的韩国游客,加强中韩文化交流[3]。

4 结语

长沙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深厚的文化,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历史的见证者,其拥有非常高的价值。

韩国临时政府长沙旧址,作为曾经外国政要的居住地与办公场所,这在历史中都是非常罕见的,其独特性与珍贵性不言而喻。在建筑与技艺上,将西式的空间功能适用性融合到中国传统建筑样式中,把外来的营建技术融入到本土的材料与工艺中,总体上做到了因地制宜,功能合理,样式鲜明。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当注重对历史文化建筑特别是稀有且具有特殊价值建筑的保护,以提升城市底蕴,丰富城市多样性。

猜你喜欢
临时政府天井旧址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论李东辉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初期的外交活动——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00周年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雨天
俄国二月革命后立国未竟与“十月”的选择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
重庆时期韩国临时政府的外交活动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