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心中的“美”不美了

2019-10-14 21:30周乐卿
西部论丛 2019年31期
关键词:年段课堂纪律美术课

周乐卿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而有效课堂更是实现“轻负高质”的主阵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效课堂使教师“教得活”,学生“学得活”。

在日常教学里,学生不可能40分钟都在听,并按步骤完成课堂环节。美术课基本安排在下午,许多孩子或因为夏天天气炎热而昏昏欲睡;又或因为前面一节体育课的运动而有气无力,不能聚集精神学习;还有一些孩子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觉得学美术不重要,态度不端正,自然影响课堂秩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和自控力相对薄弱,如小学一年级第二册《神气的大公鸡》一课,教师要求学生模仿大公鸡神气的样子,孩子们争相模仿,整个课堂顿时炸开了锅,毫无秩序可言,这样“放”了“收”不回的现象在美术课上吕见不鲜。试想一下,“一锅粥”的美术课堂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美的享受?更不用说学生会有正确的、良好的审美体验。秩序是有效课堂的生命线,秩序涣散的课堂不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然而有秩序、秩序良好的课堂并不是管束、压制的管理。秩序课堂追求的是序中的合理、积极主动的和谐。

那么,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如何去秩序课堂,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秩序观念呢?秩序仅仅抓好纪律就可以了吗?在此,以小学美术课堂为例,根据儿童心理及其年龄特点分别从低、中、高年段来思考与实践。

一、低年段:1-2年级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对一切事物都有感兴趣的状态。这个年段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的期望和依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会产生“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

⑴利用儿歌来引导低年级学生形成秩序。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有一些“出格”的行为,如果教师用大声喝止的方法,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将自己的要求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如:“拍拍小手坐坐好,课前材料准备好,眼要动,心要动,嘴要停,听清要求再画好,画完画儿整理好。”这样课堂常规不仅简单明了,教师可以时常用来提醒学生,学生也非常感兴趣,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教会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⑵低年级的学生要及时激励和表扬。当孩子能安静地走进教室时,教师可以微笑着在班级里表扬他,当他喧闹地跑进教室时,可以对他置之不理。一方面,小学生爱模仿,在全班树立正确行为的典范做榜样,可以激励他们努力形成正确行为。另一方面,时间长了孩子们会发现当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表现时教师的反应会不同。小学生还是会在意教师的关注,而且会觉得受人关注永远比受人忽视要高兴得多。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融洽而友好的关系逐渐形成,这样的影响更加有益于今后孩子们良好行为的形成。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考验的是教师的耐心。

二、中年段:3-4年级

中年级学生正处于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自信心满满,情绪波动很大,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我控制的能力。在课堂管理中,教师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管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质量。

⑴在学生完成自己的美术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技术、创造性、美感等方面来发现自己美术方面的长处和特点。对美术作品任务完成能力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评判标准,尽可能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美术学习的成功。吧学习任务分解成具体的、近期的、由简单到复杂的,从细节去鼓励学生,多用语言鼓励,如:“别看这位同学平时粗心大意,今天画画却很细心呢!”让学生自豪地认识到自己拥有美术潜能。学生有了自信,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便可将大部分时间放在教学上而非纪律上。

⑵小组合作时,尽可能将小组人数控制在4-6人,并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进行互补穿插组合。根据教学目标,分配不同任务,把具体的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同学身上,使特长、个性不同的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帮助。教师应及时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特别要给予后进生表扬,促使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合作获得成功的快乐。在小组中人人都是小主人,在维护小组荣誉、利益,监督同伴的同时,首先要自己做好,于是学会了自我教育,形成了自我约束的能力,从而巩固和稳定美术课堂纪律。

三、高年段:5-6年级

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增加了,相对求知欲也增强了,对知识十分渴求。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意向,自尊心也逐渐增强。在这一阶段的美术教师不能再将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来对他们发号施令了,这样对课堂秩序的管理百害而无一利。教师要试着从这三方面来管理:

⑴以艺服人。美术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在课堂上及时给学生做演示、示范,直观而生动地进行教学。美术教师必须随时、及时提高专业基本技能。这样教师才能吃透教材,把教材“看活”、“备活”、“用活”,传达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了,这节课的秩序肯定也不会差。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鞭策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前进于无形。

⑵以情感人。课堂上,教师特别是美术教师要有“情”。教师必须以愉悦的心情去引导学生。在管理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应到自己的情感。比如,某同学课上突然脸色发青,直冒冷汗。一看就知道是中暑了,趕紧给他倒了杯热开水,并站在他旁边给他用扇子扇凉风。我问他:“感觉好点了吗?”他点点头。这位同学之前很少带美术材料,一学期下来能有三、四次已经算是给面子了。那节课后的美术课,他兴致勃勃地将材料举得高高的走进教室,还瞟了我一眼,好像在说:“我带材料了!”当时我真的很意外,没想到小小一个举动能换回学生的心。我想处理学生问题时,少不了“情”字。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和关爱,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善意,使其主动配合教师的课堂管理,从而巩固和稳定课堂纪律。

⑶以律序人。这一阶段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自我反思能力,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主维持课堂纪律。因此,在开学初,教师就应该在班级里宣读美术教室规章制度和美术课纪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纪律来对照自己的行为,从而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内化纪律。

美术的课堂秩序和别的学科不一样,不需要严谨得一丝不苟。美术课堂应该是活而有序的,“管得死”就会让美术课沉默而无效。美术课堂的秩序不是一天就能达到完美的,也没有完美之说。制造秩序的策略也不是制胜法宝。美术教师不应为“秩序”而“制序”,而应寻找“制序”的艺术,以恰当的教学管理信念与办法来制序。在这个过程中,努力追问“持久的有效性”,努力追问策略是否让每个学生都快乐的学习美术,是否让每个学生都有美的享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年段课堂纪律美术课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关注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率
年段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美术课
找蜡笔
课堂纪律应具有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