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媒体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9-10-14 21:30孙苏威
西部论丛 2019年31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高校

摘 要:高校新媒体管理对于维护校园网络安全,加强校园意识形态建设极为重要。但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定位不清晰、内容建设同质化,因后台多为学生操作,疏于管理,存在安全隐患和网络舆情风险。完善新媒体管理制度建设、建设高素质的网络人才队伍、完善新媒体信息发布流程和审核,对构建新型宣传矩阵、做好高校宣传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校;新媒体管理;意识形态

大学生信息来源多样,受新媒体影响较大,思想活跃。加强校园新媒体管理,做大做强校园新媒体,对紧急突发情况应对、维护校园网络安全,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极为重要。

一、高效新媒体管理的背景

(一)高校新媒体管理的理论基础

2014年,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2016年,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 2018年,在全国宣传工作会上指出,要 “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 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天津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意识形态、网络生态等方面的国家顶级战略和观点,为加强学校新媒体管理,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理论遵循。

(二)高校新媒体管理的社会条件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正式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9%,微信朋友圈、微博使用率分别为85.1%、42.5%。高校青年学生更易接收新事物,学校师生也更喜欢将新媒体作为自己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但因网络的匿名性特征,新媒体的表达更加直接、随性、情绪化,给学校的师德建设、教学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带来网络安全隐患。

校园新媒体从最传统的图文到音频,视频到H5、微网站和小程序,校园新媒体呈现多样化的形式。根据腾讯微校所发布的《2019校园新媒体观察报告》,全国各大高校所持有的公众号总量已超过45万个,平均每天查看时长超过半小时的学生占比近七成,大学生对校园新媒体保持较高的关注度。

二、新媒体管理存在的问题

以微博、微信、QQ、抖音等为主的新媒体,因其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过程即时化、传播内容感性化和舆论生态复杂化的特点,给高校网络安全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沈阳性侵事件”“厦门洁洁良事件”“山东大学研伴事件”等网络舆情事件,给学校新媒体管理工作敲响警钟。

(一)新媒体的影响力和内容建设亟待加强

一是新媒体尚未形成联动反应的宣传矩阵。遇到某个宣传热点,学校宣传部、团委、学工部等部门所辖新媒体只形成了小规模的宣传矩阵,未将学院和社团的新媒体纳入宣传矩阵。在宣传形式上,以互相转发为主,缺少创新。

二是发布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高校新媒体平台多数侧重于校园生活、通知公告等信息的发布,对于某个宣传热点,在宣传上学院、宣传部门、各类学生社团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和资源共享,传播结构松散,发布的内容单调重复。

三是新媒体定位清晰度欠佳。学校新媒体定位都是服务师生校园生活,在内容的建设上缺少垂直度和针对性,与学生兴趣的匹配度不高,校园新媒体的公信力和关注度下滑。学院(部门)微信公众平台已运营几年时间,对新媒体内容的把关越来越严,在新媒体的发展上越来越求稳,选题上大同小异,缺少活力和亮点,內容上也很难吸引受众,不利于新媒体的做大做强。

(二)新媒体管理存在安全隐患和网络舆情风险

一是多数新媒体后台由学生操作。大多数学院(部门)微信公众号、微博都是学生负责选题、内容编辑,学生账号、密码保护意识相对薄弱。有的社团人数达百余人,指导教师对于掌握账号、密码的学生没有登记备案。去年@山东大学微博被盗号,发布不良信息的舆情,也反映学生掌握账号、密码存在安全隐患。

二是多数新媒体未能很好的回应学生诉求。新媒体更侧重于学校信息的发布。学生会在自己关注的新媒体后台表达诉求,但是新媒体后台缺少专人维护,对于学生诉求未能及时回应。如果学生转而寻找其他的表达平台,学生诉求在各种圈群爆发,极易酿成网络舆情。

三是学校未能清晰掌握各学院、部门微信群和QQ群等隐蔽圈群的情况。每个学校社团数量较多,社团增减变化较大,学院师生中“网络大V”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即使高校每年进行新媒体的备案管理,但QQ群、微信群、“网络大V”、社团的基本情况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给学校的摸排检查管理带来难度,学校不能完全掌握学院、部门隐蔽性圈群的情况。

四是网络管理员、网络评论员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网络管理员队伍职责划分不明,兼职网络管理员是高校网络管理员的主要群体,并且因工作分工,网络管理员更换比较频繁,个别学员(部门)网络管理员年龄较大,对比较有影响力的高校舆情事件不关注、不了解。各高校尚未建立专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很多工作人员对各类热点信息只是浏览围观,主动参与互动、正面引导的较少。

三、加强和改进新媒体管理的对策

加强高校新媒体的管理,对高校新媒体的有效管控,对于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安全观和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压实网络安全和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完善新媒体管理的制度建设。

1.加强顶层设计,补齐制度短板。高校新媒体作为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事物,很多高校因为技术水平的限制,不知如何管理,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短板。新媒体信息发布、网络直播、评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所涉文件较多,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完善学校网络安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新闻与工作信息发布相关文件。

2.压紧压实新媒体管理责任。重视新媒体“归口管理”的备案管理、指导教师审核内容,明确网络管理员职责,做好新媒体的管理工作。明确权责,如有违反文件规定的,切实追究领导责任、管理责任和直接责任人责任。

(二)建设高素质网络人才队伍,提高舆情监测水平和网络舆情应急处理能力。

1.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积极引导网上舆论。改变现在网络评论员只有马克思学院骨干教师担任的局面,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高素质、专业化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充分发挥其他专业教师骨干、优秀学生、师生党员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

2.建设高素质的网络舆情监管队伍,不断提高网络管理员、网络评论员的技术水平和网络安全意识。学院(部门)完善校园网络舆情的制度建设,明确网络管理员职责。将学院(部门)新媒体的意识形态安全统归到网络管理员。充分发挥党委宣传部直接指导的学生社团的作用,将学生社团的学生骨干作为舆情监测的兼职人员。同时,加强网络管理员队伍和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培训,将专家授课、网络评论员交流,校内培训与外部培训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网络管理员在网络舆情中的监管作用。

3.不断提高师生的网络素养水平。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新媒体传播信息的辨识度,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抵御不良的社会信息,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加强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网络素养。对网络管理员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教育培训。

(三)积极开展新媒体的备案管理工作

1.依据“归口管理”原则,做好新媒体的备案管理工作。由学校党委宣传部对各学院(部门)的新媒体按照微信、微博、微信群、QQ群的分类进行备案管理,学校团委对校级团学组织的新媒体进行备案管理,各学院(部门)对所辖新媒体和师生“网络大V”进行备案管理。并由党委宣传部对新媒体的备案管理情况进行抽查。

2.对可操作新媒体后台的学生进行备案管理。因社团学生具有很大的流动性,指导教师需每学期对掌握新媒体账号、密码的学生进行备案管理,并尽量减少掌握账号、密码的学生人数。在社团的日常管理中,反复强调账号、密码保护的重要性。

(四)加强新媒体建设,守好学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1.及时回应學生诉求。学生往往会在自己所关注的平台提出需求,这时新媒体如果因疏于管理,不能及时反馈,会降低学校的信誉度,甚至会影响学校形象。新媒体不仅要做好信息发布,展现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还要及时回应学生诉求,将可能引起网络舆情的言论消灭在萌芽状态。

2.完善信息发布流程,信息发布前做好内容导向性审核。新媒体在信息发布前,要认真审核,确保无误后再发。发布的信息要注明指导教师姓名。发布后,负责学生需对发布信息进行统计,确保发布信息可查。

3.鼓励新媒体的发展,壮大学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高校新媒体的发展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加快对短视频及直播等新媒体形式的研究与运用。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在抖音平台上吸引了年轻受众,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取得较好的效果,鼓励多种类型的新媒体发展,加强和改进网上正能量宣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校园信息共享、联动反应的新型宣传矩阵。

参考文献

[1]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 《2019校园新媒体观察报告》http://it.gmw.cn/2019-04/01/content_32704921.htm

作者简介:孙苏威(1986—),女,硕士学位,科员,政工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研究方向:网络安全与管理。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高校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