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质类国家公园建设设想

2019-10-15 05:22俊,杨
四川地质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遗迹公园国家

曹 俊,杨 更

四川省地质类国家公园建设设想

曹 俊1,杨 更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成都 610213)

四川是一个地理位置较为特殊的地方,位于我国西南腹地、长江上游和一、二级阶梯的交汇处,因其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最为丰富、最具特色的省份之一,全省有地质遗迹资源(含矿业遗迹)393处,其中世界级11处、国家级86处、省级264处,目前已建有地质公园(含矿山公园)35个,使75处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全省还建有世界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等其它类型的国家级保护区107处,将90余处地质遗迹资源纳入有效保护。根据全省地质遗迹资源的空间展布特征、科学价值、保护价值、科普价值、美学价值和保护管理现状,结合四川省其它类型保护区的相互叠置关系,提出了10处地质类国家公园的建设设想。

地质类国家公园;建设方案;四川省

自美国于1872年建立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后,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及亚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先后仿效其做法建立了大量的国家公园。截至2017年,全世界已有超过150个国家建立了至少5000处符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标准的国家公园,创建国家公园体制已经成为国际上对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保护与利用的通行做法。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国家公园定义:一个广阔区域被指定用来为当代或子孙后代保护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采或占有行为;提供在环境上和文化上相容的精神的、科学的、教育的、娱乐的和游览的机会。

在我国,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前,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的管理权限,分散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禁止开发区域以及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物保护单位等各类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空间重叠、内容交叉、一区多名、多头管理的复杂格局,没有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国家公园概念首次进入中国最高层级的政策文件之中。

2015年1月,国家发改委同中央编办、财政部、国土部、环保部、住建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旅游局、文物局、海洋局、法制办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发改社会〔2015〕171号),选定包括北京、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湖北、湖南、云南、青海在内的9个省市,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试点时间为3年。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创建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在“十三五”时期“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

2016年2月,《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探索建立以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特殊生态类型为主体的国家公园。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

2016年3月,《关于我省设立国家公园有关问题的签报》明确国土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位根据自身职责,庚即分别牵头开展地质类、水利水库设施类、农业农作物农田设施类、自然遗产保护类、古村镇群落保护、古建筑保护等相关类型国家公园的基础普查和分析评估,提出具体工作意见,并逐步推行编制设立各类主题公园实施方案。

2016年12月5日,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中通过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有利于增强大熊猫、东北虎豹栖息地的联通性、协调性、完整性,推动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实现种群稳定繁衍。要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公园建设和保护地体系完善,在统一规范管理、建立财政保障、明确产权归属、完善法律制度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2017年初,国家正式批复《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指出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三个省的12个市(州)、29个县(区),总面积达2.71×104km2。其中,四川境内超2×104km2,主要涉及绵阳、广元、成都、德阳、阿坝、雅安和眉山七个市州。据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将于2020年底前正式设立,将成为保护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生态系统的国家公园。通过建设空中廊道、地下隧道等方式,为大熊猫及其他动物留出通行通道。

2017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到2020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国家公园总体布局初步形成。到2030年,国家公园体制更加健全,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保护管理效能明显提高。

根据《总体方案》,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地质公园、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今后都将由国家林草局负责管理,为统一建立、管理国家公园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四川省地质类国家公园的建立提供了契机。

1 地质类国家公园建设条件分析

1.1 地质遗迹资源本底与分布规律

1.1.1地质遗迹资源本底

根据全省地质遗迹调查成果以及最新地质公园申报成果,目前全省地质遗迹有393处,分为3个大类、11个类、34个亚类。其中基础地质大类186处,包括地层剖面类104处、岩石剖面类14处、构造剖面类15处、重要化石产地类31处、重要岩矿石产地类22处;地貌景观大类地质遗迹178处,包括岩土体地貌类68处、水体地貌类52处、构造地貌类29处、冰川地貌类29处;地质灾害大类地质遗迹29处,包括地震遗迹类9处、地质灾害遗迹类20处。

1.1.2地质遗迹资源分布规律

1)以恐龙化石产地、恐龙活动遗迹地为特色,四川盆地恐龙化石产地及恐龙活动遗迹地分布极其广泛,素有“恐龙之乡”、“恐龙王国”之美誉。四川盆地是我国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完整和最重要的分布区,化石层位从下侏罗统至上侏罗统有较完整和连续的分布,目前可识别出在时间演化序列中四个典型的恐龙动物群。特别重要的是,四川盆地早—中侏罗世的恐龙化石填补了世界上这一时段重要的恐龙化石空白和恐龙动物群缺失链环,因而在类型和特征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研究古生物学、中生代地层学、古地理学、沉积学、地史学的经典地区。

2)以多类型喀斯特地貌为特色。四川省喀斯特地貌作用类型多样,地貌组合样式奇特,以九寨沟、黄龙、神仙池、牟尼沟、卡龙沟、玉农希为代表的高寒喀斯特地貌,以川南地区兴文、筠连、古蔺、叙永等地为代表的大型天坑、大型溶洞、石林、地表溶洼以及喀斯特温泉和间歇泉群为特色的温带—亚热带喀斯特地貌,以川北及川西北地区通江、南江、广元、江油等地为代表的以大型漏斗、竖洞、溶洞群等为特色,以罗浮山、龙泉砾宫、龙门硐等为代表的钙质砾岩型喀斯特地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科普价值和景观旅游价值。

3)以中国大陆最靠东的古冰川和现代冰川作用中心为特色。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古冰川和现代冰川作用中心集中在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这一地区的东部边缘即在四川境内的岷山—邛崃山—大雪山—贡嘎岭一线,有贡嘎山、四姑娘山、格聂山、雀儿山、仙乃日、雪宝顶等著名高峰,古冰川、现代冰川等冰川地貌遗迹发育,地形反差大,地理垂直分带完整,生物多样性突出,生态环境较为原始,是中国内地游客和由中国东部入境的国际游客进入青藏高原冰川地貌景观区最近的旅游目的地。

4)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带的龙门山、岷山、邛崃山、大雪山、峨眉山、大小相岭地区,峡谷地貌、推覆构造、丹霞地貌、古生物化石、喀斯特地貌、典型地质剖面、地质灾害遗迹(含5·12地震遗迹)等地质遗迹集中、类型多样、品质高、开发条件优越。

5)以汶川地震遗迹为代表的地震遗迹沿龙门山映秀、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安县、北川、江油、青川一线分布,构成长达600km的地震遗迹分布带,是四川省形成时代最新的地质遗迹,主要类型有地震堰塞湖、地震滑坡、崩塌和地裂缝、震害建筑等。

表1 四川省各类公园、景区、自然保护区数量统计表

1.2 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利用现状

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截止2018年8月底,全省已建立地质公园(含矿山公园)38个(含资格),包括3个世界地质公园、18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国家矿山公园、15个省级地质公园,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2处,使75处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此外,全省还建有5个世界遗产地,1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9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0个省级森林公园,3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重要湿地、7个国家湿地公园、9个省级湿地公园,12家5A景区、201家4A景区(表1),其它各类保护地得到保护的地质遗迹资源有90余处。

2 地质类国家公园总体布局

根据四川省地质遗迹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保护管理现状,结合四川省其它类型保护区、公园和景区的相互叠置关系,全省拟建10处地质类国家公园(表2、图1)。

图1 四川省地质类国家公园建设部署建议图

表2 四川省拟建地质类国家公园名录表

序号地质类国家公园名称面积(km2)涉及行政区域地质遗迹世界遗产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重要湿地湿地公园 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国家级省级国家级省级国家级省级国家级省级 1九寨黄龙国家公园42731792031204710211 2亚丁国家公园430879120002033310000 3峨眉山国家公园5505971021131140020 4贡嘎山国家公园233257120020122610000 5四姑娘山国家公园10987962011353522000 6龙门山国家公园535111150051183845010 7秦巴山国家公园7314540120233422000 8攀西国家公园304921470012152614101 9川中国家公园5446890122030228001 10川南国家公园8506650110253102001 合计1827448586531910133724431823344

2.1 九寨黄龙国家公园

是省十三五旅游规划确定的四大世界旅游目的地之一,以九寨沟、黄龙、若尔盖为核心,包括周边的神仙池、牟尼沟、王朗等,地处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岷江-涪江流域生态保护带,是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涵盖阿坝州九寨沟县、松潘县、若尔盖县、红原县、阿坝县、壤塘县、茂县、黑水县和绵阳市平武县,面积42 731km2,区内自然生态良好、珍稀植物种类繁多。地质景观以现代冰川及古冰川地貌、高寒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为特征,有九寨沟喀斯特地貌,黄龙寺喀斯特地貌,神仙池喀斯特地貌,雪宝顶现代冰川、古冰川遗迹,牟尼沟喀斯特地貌,茂县叠溪地震遗迹景观,若尔盖湿地、若尔盖县唐克黄河第一湾、红原瓦切日干乔湿地等9处国家级(含世界级)地质景观,包含九寨沟、黄龙、黑水打古冰山3处国家地质公园,九寨沟、黄龙2处世界遗产,九寨沟、黄龙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九寨沟、王朗、雪宝顶、若尔盖湿地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若尔盖草原沼泽区(国际重要湿地)、九寨沟湿地2处国家重要湿地,九寨沟1处国家森林公园,若尔盖1处国家湿地公园以及1处省级地质公园、1处省级湿地公园、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

2.2 亚丁国家公园

以亚丁为中心的区域是省十三五旅游规划确定的四大世界旅游目的地之一——大香格里拉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涵盖甘孜州西南部稻城县、理塘县、乡城县、得荣县、巴塘县、德格县、白玉县、新龙县、甘孜县等9县,面积43 087km2。地处川滇藏森林及生物多样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早在上个世纪初,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就多次在此考察。这里具有世界级高原生态景观和康巴文化体验,有十分典型的现代冰川和古冰川地貌、高山峡谷地貌,特别是海子山古冰帽,位于稻城北部,总面积3 287km2,平均海拔4 300~4 700m,是青藏高原上最大、最典型的古冰川遗迹。分布有稻城亚丁雪山古冰川遗迹、稻城海子山古冰川遗迹、理塘格聂神山现代冰川古冰川遗迹、乡县香巴拉七湖古冰川遗迹、乡城县巴姆神山喀斯特地貌、得荣县金沙江大转弯、巴塘县海子山古冰川遗迹、巴塘县措拉间歇热喷泉、新路海第四纪冰川遗迹、雀儿山现代川、呷村银铅锌多金属矿、纳楞措古冰川遗迹等12处国家级(含世界级)地质景观,包含有乡城香巴拉七湖、亚丁-海子山2处省级地质公园,亚丁、海子山、察青松多白唇鹿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措普1处国家森林公园以及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省级自然保护区。

2.3 峨眉山国家公园

是省十三五旅游规划确定的四大世界旅游目的地之一,以峨眉山为中心,延伸到金口河大瓦山,向西北延伸到雅安市荥经县、眉山市洪雅县的瓦屋山,涵盖乐山市沙湾区、金口河区、峨眉山市、犍为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凉山州甘洛县,雅安市汉源县、荥经县,眉山市洪雅县,面积5 505km2,地处岷江-大渡河流域生态保护带。以著名的峨眉山玄武岩地貌、断块山群、大渡河峡谷、典型地质剖面等地质遗迹为特色。分布有金口河大渡河峡谷、大瓦山断块山、嘉阳煤矿采矿遗迹、富林镇古人类文化遗址、峨眉山断块山、瓦屋山断块山、峨眉山梅树村小壳动物群古生物化石等7处国家级(含世界级)地质景观,包含有大渡河峡谷1处国家地质公园,嘉阳1处国家矿山公园,瓦屋山1处省级地质公园,峨眉山-乐山大佛1处世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黑竹沟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竹沟、瓦屋山、龙苍沟、美女峰4处国家森林公园,大瓦山、桫椤湖2处国家湿地公园以及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

2.4 贡嘎山国家公园

贡嘎山称为蜀山之王,主峰海拔7 556m,是四川第一高峰,其附近分布着16条现代冰川。涵盖康定市、泸定县、九龙县、道孚县、丹巴县、雅江县、石棉县7县,面积23 325km2。地处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岷江-大渡河流域生态保护带,几乎拥有从亚热带到高山寒带能生存的所有植物物种,珍稀植物种类繁多,堪称世界野生动、植物的大观园;同时也是康巴文化十分典型的地区,是康定情歌的故乡。分布有海螺沟现代冰川、燕子沟现代冰川、南门关沟现代冰川、玉农希喀斯特地貌、田海子山古冰川遗迹、党岭古冰川遗迹、墨尔多山古冰川遗迹、丹巴白云母矿、丹巴白云母矿采矿遗迹、八美石林变质岩地貌、木格措、石棉矿采矿遗址等12处国家级(含世界级)地质景观,包括海螺沟1处国家地质公园,丹巴白云母1处国家矿山公园,贡嘎山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贡嘎山、格西沟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螺沟1处国家森林公园以及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6处省级自然保护区。

2.5 四姑娘山国家公园

涵盖阿坝州小金县、汶川县,成都市都江堰市、崇州县、大邑县、邛崃市,雅安市宝兴县、天全县、芦山县,面积10 987 km2,是省十三五旅游规划确定的四大世界旅游目的地之一。分布有小金县四姑娘山现代冰川古冰川遗迹、小金县四姑娘山双桥沟构造剖面、汶川地震汶川映秀牛圈沟崩塌-滑坡、宝兴县冷木沟泥石流、天全县青石乡恐龙足迹化石、芦山县龙门硐喀斯特地貌等6处国家级(含世界级)地质景观,包含有四姑娘山1处国家地质公园,宝兴冷木沟1处省级地质公园,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青城山-都江堰2处世界遗产,四姑娘山、青城山-都江堰、西岭雪山3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姑娘山、蜂桶寨、龙溪-虹口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夹金山、都江堰2处国家森林公园以及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森林公园。

2.6 龙门山国家公园

起于成都平原西北方向,向北东延伸至广元市青川、朝天区,面积5 351km2,是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的天然地质、地貌、地理和生物分界线,涵盖茂县、汶川县、都江堰市、彭州市、什邡市、绵竹市、安州区、北川县、江油市、平武县、青川县,地处岷江、沱江、涪江3大流域生态保护带上游地区。地质上,龙门山为一处十分典型的推覆构造带,有众多的地质构造剖面、古生物化石、喀斯特地貌,以及举世罕见的2008年汶川地震遗址,这条带上集中分布有彭州市龙门山飞来峰、绵竹市汉旺镇地地震遗址、绵竹市龙王庙-王家坪磷矿矿床及采矿遗迹、什邡市龙门山飞来峰、安县睢水镇海绵生物礁、绵竹市龙门山飞来峰、绵竹市清平文家沟泥石流、汶川地震安县高川乡大光包滑坡、汶川地震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北川县曲山镇沙坝村同震断裂、汶川地震北川县陈家坝滑坡、江油市马角坝三叠系天井山组正层型剖面、江油市石元乡三叠系马鞍塘组正层型剖面、江油市—平武县唐王寨-仰天窝推覆构造剖面、汶川地震青川县东河口滑坡群等15处国家级(含世界级)地质景观,包括龙门山、绵竹清平-汉旺、安县生物礁、江油、青川地震遗迹5处国家地质公园,北川1处省级地质公园,龙门山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白水河、唐家河、千佛山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佛山、白水河、北川、云湖4处国家森林公园,彭州湔江1处国家湿地公园以及8处省级风景名胜区、8处省级自然保护区、5处省级森林公园。

2.7 秦巴山国家公园

涵盖南江县、通江县、旺苍县、万源市、宣汉县,面积7 314km2,是中国南北气候、地理分区的重要界线,区内生态系统独特,生物种类繁多,具有典型的原始性和代表性,是世界上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在生态学上具有十分重大的保护意义和研究价值。地处秦巴生物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位于嘉陵江、渠江流域生态保护带上游,是国家和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也是省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确定的优先保护的区域,属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区内文化内涵丰富,其米仓古道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候选地。区内地质景观众多,以喀斯特地貌、峡谷地貌、地质构造剖面、古生物化石为特点,分布有光雾山喀斯特地貌、诺水河喀斯特地貌、八台山喀斯特地貌、百里峡喀斯特地貌等4处国家级(含世界级)地质景观,包含有光雾山-诺水河1处世界地质公园,光雾山—诺水河、大巴山2处国家地质公园,光雾山—诺水河、米仓山大峡谷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米仓山、诺水河珍稀水生动物、花萼山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空山、米仓山2处国家森林公园以及3处省及风景名胜区、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森林公园。

2.8 攀西国家公园

位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带,涵盖凉山州、攀枝花市大部分区域,包括昭觉县、美姑县、雷波县、越西县、喜德县、西昌市、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盐源县、德昌县、盐边县、米易县、攀枝花市,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也是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建设的重要库区,面积30 492km2,岩溶石山区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以恐龙足迹化石、古冰川遗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采矿遗址、峡谷地貌为特色高山峡谷为特色,分布有昭觉县央摩租乡恐龙足迹化石、西昌市太和区钒钛磁铁矿采矿遗迹、普格县螺髻山古冰川地貌、盐源县泸沽湖、冕宁县雅砻江大河湾峡谷、仁和区兰尖火山-尖包包钒钛铁矿采矿遗迹、攀枝花市西区龙洞喀斯特石林地貌等7处国家级(含世界级)地质景观,包含有盐边格萨拉1处国家地质公园,雷波马湖、螺髻山2处省级地质公园,螺髻山-邛海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川美姑大风顶、川攀枝花苏铁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滩1处国家森林公园,泸沽湖1处国家重要湿地(四川部分)以及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6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处省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湿地公园。

2.9 川中国家公园

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涵盖自贡市、荣县、威远县、资中市、安岳县、射洪县、蓬溪县、南充市高坪区,面积5 446km2,地质遗迹以恐龙化石、硅化木、丹霞地貌为特色,分布有大山铺恐龙化石、青龙山恐龙化石、大安区天然卤水采矿遗址、威远县新场三叠系雷口坡组正层型剖面、射洪县明星镇硅化木、蓬溪县高坪-大英县蓬莱镇-中江县广福侏罗系蓬莱镇组选层型剖面、蓬溪县高坪-大英县蓬莱镇-中江县广福侏罗系遂宁组选层型剖面、南充市高坪区嘉陵江曲流、卓筒井等9处国家级(含世界级)地质景观,包含自贡1处世界地质公园,射洪硅化木、自贡2处国家地质公园,资中圣灵山、南充嘉陵江曲流2处省级地质公园,凌云山、盘龙山2处国家森林公园,以及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8处省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湿地公园。

2.10 川南国家公园

位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带,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涵盖泸州市、宜宾市6县,面积8 506km2。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以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古生物化石为特点,分布有兴文县喀斯特地貌、筠连县巡司镇喀斯特地貌、叙永县两河镇喀斯特地貌、叙永县丹山丹霞地貌、古蔺县桂花乡恐龙足迹化石等5处国家级(含世界级)地质景观,包含有兴文1处世界地质公园,兴文石海1处国家地质公园,蜀南竹海、石海洞乡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老君山、长宁竹海、画稿溪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湿地公园。

3 结论

四川省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全国最具特色的省份之一,根据已有成果,全省有地质遗迹资源(含矿业遗迹)393处,目前已建有地质公园(含矿山公园)35个,其中世界地质公园3处,国家地质公园20处(含2处国家矿山公园)、省级地质公园15处,使75处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此外,全省还建有世界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等其它类型的国家级保护区(或公园)107处。根据全省地质遗迹资源的空间展布特征、科学价值、保护价值、科普价值、美学价值和保护管理现状,结合与其他类型保护区(或公园)的相互叠置关系,提出了10处地质类国家公园的建设设想。

[1]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省地质遗迹资源与保护规划建议[R].2012.07.

[2]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R]. 2013,4.

[3]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四川省地质遗迹保护规划[R]. 2014,12.

[4]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地质遗迹调查规范[S]. 2017,03,06.

[5]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四川省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基础调查及录入项目成果报告[R]. 2017,08,31.

[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R]. 2017,9,26.

The Vision for National Geopark Construction of Sichuan Province

CAO Jun1YANG Geng1,2

(1-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ing Team, BGEEMRSP, Chengdu 610213; 2-Ganluo County,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Ganluo, Sichuan 616850)

Sichuan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ost geoheritage and geological landscape resources-rich provinces in China even in the world thanks to unique geographic position,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geomorphology. There are 393 geoheritages in Sichuan which includes 11 world-class, 86 national, 264 provincial geoheritages. 35 geoparks have been set up in Sichuan which makes 75 geoheritage resources protected. In addition, 107 national scenic spots, national forest park,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National Key Wetlands,National Wetland Parks have been set up which makes more than 90 geoheritages protected. This paper makes a suggestion on establishing 10 national geoparks.

national geopark; construction program; Sichuan Province

2018-09-10

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四川省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基础调查及录入项目(项目编号:0773-1741GNSC00475)。

曹俊(1969-),男,四川泸定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及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地质公园申报建设、地质遗迹保护工作

[P66]

A

1006-0995(2019)03-0518-06

10.3969/j.issn.1006-0995.2019.03.034

猜你喜欢
遗迹公园国家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在公园里玩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方外观遗迹旧照
沉船遗迹(外一首)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一见如故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