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渭水磨概述

2019-10-15 12:36魏燕张克仁
丝绸之路 2019年2期
关键词:水磨

魏燕 张克仁

【摘要】水磨是农耕文明的代表之一,是比人畜力更先进的一种水力工具和装置,有平轮和立轮两类,有单轮磨和双轮磨之分。洮渭区域也是历史上水磨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从三国曹魏政权在洮渭修筑水碓开始,已有1800百余年的历史,在明清之际一度进入全盛时期,直至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更为先进的电磨普及,大部分水磨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水磨作为农耕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洮渭流域的水磨保护工作也在加紧进行和有序开展,使之成为活的“档案”、活的“文物”。

【关键词】洮渭地区;水磨;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发端于河流,兴盛于河流。水磨作为农耕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深受河流文明的浸染,如同“二牛抬杠” “油坊” “黄河水车” “皮影戏”,是祖祖辈辈维持生计、慰藉心灵的那一方水土,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那一方人。 洮河渭水流域水磨的历史变迁,即从侧面印证了这一文明进程繁荣发展的过程。

一、洮渭水磨的建造及分布

水磨,是旧时重要的水力工具,是较之人蓄力先进省力的机械装置。由引水道、水轮、磨轴、磨盘组成,当然,石条为基,木板为墙,青瓦覆顶,才是完整的“水磨坊”。

水磨分平轮和立轮两类,平轮需水量较多,磨渠宽1米左右,立轮需水量较少,磨渠宽0.5米左右,坊内设一盘磨的叫单轮磨,设两盘磨的叫双轮磨,四季运转的磨叫暖水磨,河中建成“船”形坊的水磨叫船磨。

水磨坊建房的首要条件是在河渠上要有磨窼,就是水源高、落差大、有退水去路的地方,然后根據当地的水力资源和水势高低决定磨窼,选定后在上游先修筑河堤,抬高水位。每座水磨坊面积为10~30平方米,石条为基,木板为墙,盖瓦覆顶,下装磨轮,内备石磨。

磨房内安置磨盘,亦称磨扇,共上下两扇,直径2~2.5米,上扇比下扇厚1~2倍,磨盘以石质坚硬冷腻耐磨不易发烧的优质石料凿成。两盘磨扇的吻合面錾凿出一定走向的沟棱,便于磨碎原料。上扇沿周边等距离地凿开四个孔,用麻绳从梁上固定上扇,并通过麻绳之间的撬棍调节上扇位置。上扇中间凿一圆孔,供注头里的磨物由此流入。下扇通过木柱和木轴与磨轮连接。

磨轮常用榆木和柳木做成,辐条一般为36根,取“三十六天罡”之意;小圆内外钉72“水瓦”,取“七十二地煞”之意,匀称平衡,错落有致。

渠口斜置水槽,上端与渠口相接,下口安置于磨轮之上,以渠水冲动磨轮转动。

磨面时提起磨槽闸板,水磨即可运转。磨毕,放下槽闸,提起泄水闸,水即外流,磨亦停转。

有一首民谣形象地说明了水磨的结构和特征:“重复重檁板为墙,柳木柱子青棡梁,四根磨绳吊石扇,上扇不动下扇忙,渭水打着磨轮转,白虎口里淌细麺。”(民间习惯把流水称“青龙”,把石头比喻“白虎”)另一首歌谣则用自然现象生动鲜活地描绘了水磨的运行状态:“石头层层不见山,路程短短走不完,雷声隆隆不下雨,大雪纷纷不觉寒。”

过去,建造水磨是一项大的工程,要引水开渠,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完成,所以水磨一般以自然村落为主由集体营建,也有个别富户私人筹资修建经营。官方按照水磨等级收税,并发给磨主“磨帖”,相当于今天的营业执照。在临洮一家乡村记忆博物馆中收藏有民国八年(1919)的磨帖,上有“丙等按年缴税银贰元”的字样。磨主则从磨户的面粉或麸皮中留一些称为“磨课”,作为磨主的酬劳。

洮渭水磨的“洮渭”,主要包括渭源、临洮、岷县、临夏、广河、康乐的洮河及渭水流域,这里是历史上水磨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分支流域主要有清源河、漫坝河、大夏河、广通河等支流。

二、洮渭水磨的历史沿革

磨的历史古老而漫长,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说明,原始农业时期先民使用光滑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碾碎谷物,考古术语叫“研磨器”。

商周时期人们使用臂力的杵臼脱壳舂碾加工谷粮,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开始出现手动的石磨,上下两扇,盘内面有的成蜂窝状,有的成斜齿状。

东汉时已先后出现了脚踏碓(践碓)、蓄力碓、水力碓,碓是一种舂谷的设备,掘地安放石臼,上架木杠,杠端装杵或缚石,用脚踏动木杠,使杵起落,脱去谷物的皮或舂成粉。东汉桓谭《新论》(1)说,“宓牺之制杵臼,万民以济,及后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杵舂又复设机关,用驴骡牛马及役水而舂,其利乃且百倍。”列举了两种先进的动力:畜力和水力。

魏晋时水碓已较广泛使用,水磨的记载也已见诸文献,如《世说新语·俭啬》(2)中说,“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王戎,“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那位);《南齐书.祖冲之传》(3)中记载:“(祖冲之)于乐游苑造水碓磨,武帝亲临视之。”

建安十九年(214),曹操委派张既从护军将军夏侯渊攻取狄道(今临洮)、临洮(今岷县),平定陇右,并就任雍州刺史,“修屋宅,筑水碓,民心遂安”(4)。随着水碓被引进到洮河渭水流域并加以推广,为后来这一地区水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北宋诗人王禹偁描写磨面人家的诗句“但取心中直,无愁眼下迟”成为水磨坊流传至今的绝佳对联。北宋文学家、画家、监察御史张舜民,曾任陇右提刑官,在岷州任职期间,写下有名的《水磨赋》:“覆厦屋之沉沉,洒长溪之沸沸。徒观夫老鸦咸集,麦禾山积。碓臼相置,齿牙相切。碾磨更易,昼夜不息……力尽而休,功成而退,若君子之善出处也。”

明代陇中地域的洮河渭水流域水磨开始进入最盛时期。明代河州人王经所著《水磨赋》中有:“予宦迹经由之地,北临隆庆,东历漳水,渭源东畔,泾水上游,俱有水磨运于中流。予观其气数之盛,制作之优,未有过河州也。”明都御使杨一清也有“磨引溪流水自推”的诗句。根据《河州志》卷1(5)记载,明嘉靖年间河州水磨已成规模,“州卫一千八百有余”。

《康熙渭源县志》(6)记载,清初渭源已有水磨75座,清乾隆年间《狄道州志》(7)记载“临洮有水盘869盘”,足见当时水磨之盛。

民国十五年(1926)《创修渭源县志》(8)记载,当时在清源河、漫坝河等大小河流上有水磨267座,1949年时已增至419座。至今在渭源因水磨而留名的地方有20余处,如清源镇的上磨村,路园镇的双轮磨村,会川镇的罗家磨村,另有阳坡磨、何家磨、常家磨等,水磨在洮河渭水的兴盛可见一斑。

另外,我们调查发现,在渭源县城北边的禹河和清源河交汇处曾建有一座水磨油坊,可见,人们不仅利用水磨磨面,而且利用水磨榨油,将农耕文化的两大特色水磨和油坊相结合,同时人们还利用水磨制香,渭源的制香业曾盛极一时,“黄香沟”地名的来历即与此相关。

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电磨的逐渐普及,大部分水磨陆续完成了它的使命。

三、洮渭水磨的延续

在多数水磨逐渐退出人们日益现代化的农耕生活的情况下,在渭源的漫坝河流域尚有数座古老的水磨还在坚守阵地,为了延续和保护这一上千年农耕文明的记忆和见证,2016年渭源水磨群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纳入了省级修缮保护计划。其中罗家磨张氏水磨坊为清代始建,平轮磨。2018年6月已完成修缮,磨房共五间,通面阔14.8米,通进深4.9米,为土木结构单檐硬山顶,三架抬梁式建筑。明间为木板隔断,安装水磨座扇、走扇;东次间、尽间墙体为土坯墙体,草泥抹面,西次间、尽间墙体为上身土坯,下身卵石砌筑,草泥抹面;明间地面铺设木楼板;东西次间、尽间地面为素土地面,磨坊墙体基础由卵石砌筑而成。另外几座也在制作保护方案或正在修缮之中。

水磨,是农耕文化的一个缩影,在渠水潺潺的欢唱中,在石磨一圈一圈昼夜不息的转动中,在浓浓的面香芳味中,男人抽着旱烟,女人做着针线,人们拉着家常,笑说着生儿育女,细数当年的收成,期盼来年的丰收,不是田园胜似田园。正如渭源、岷县一带流行的花兒中表白的:“渭河水打着磨盘转,青石磨口里淌细麺,日子推着像磨轮转,爱你相思了好多年。”

水磨,是农耕文化留给我们的遗产。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需要传承,更需要保护,使之成为活的“档案”、活的“文物”。

洮渭水磨的保护工作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祖辈的艰辛需要回味,历史的遗迹最好留住,文化的基因必须传承。

【注释】

(1)桓谭:《新辑本桓谭新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96年版。

(4)苏渊雷主编:《三国志今注今译》之《张既传》,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张瓒:《河州志》卷1。

(6)《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第13册,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7)《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第12册,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8)《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第14册,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猜你喜欢
水磨
论沈宠绥运用《洪武正韵》辨正水磨腔入声字音
论《伊犁有一条汉人街》中的水磨意象
豫西北沁河流域水磨文书的整理与研究
水磨钻施工工艺在路基抗滑桩基施工中的应用
工到“水磨”土成金
水磨地区蕨类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苍溪:下“水磨”工夫 创“六好”基层
百姓事,记在笔头刻在心头——记水磨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燕振昌
浅析水磨钻机的应用
清代洮河流域水利利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