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10-15 09:49李艳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案素养实验

李艳

所谓“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我们教学中面临的紧迫的问题。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由于成绩和分数始终作为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标准,考核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尺,所以我们的教学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在教学存在,限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案导学式”的教学模式是使用比较广泛的,而且也是我在教改中一直尝试使用的一种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是以适合于学生学习编写的学案,教师有自己的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学生自学为主,因此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到启发、引导和点拨的作用,老师讲的知识点少了,学生说的多了,同时还实现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老师能真正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知识点,利用适当的习题进行强化,巩固。我们教师在设计学案的时候,结合五环节实施教学:课前提问---情景导课----自主探究----展示交流-----反馈验收。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制定导学案,课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依据导学案,阅读教材,上网查找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点拨,归纳,总结。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的好习惯。

最近几年来,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学中还把多媒体运用在生物课堂中,逐渐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它是把一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生物教学中,利用声音,视频,图像等资源把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更直观化、把微观世界的奥秘的活灵活现的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它们探求知识的欲望,提高生物教学效率。例如:我在讲《人体呼吸和吞咽的过程》时,学生无法亲眼看见这个过程,于是,我制作一个《呼吸和吞咽过程》的微课视频,将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学生通过观看能很好的理解兩者的关系,同时也容易掌握这部分知识。

我在讲《植物的受精》过程时,我通过一段视频资料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传统课堂所没有的。而且多媒体教学模式还可以将在课堂上难以演示的实验具体化,例如:《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这个实验在课堂中有限的时间里无法看到实验的结果,但是如果课前进行录制实验的整个过程,并制成多媒体资料,用多媒体进行表现出来,不仅能增加学生对人体营养物质吸收的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和行为

生物学科是基于实践活动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它在教学中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教学中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化的,有动手实验操作的,有进行调查活动的,课堂可快速体验的、分析讨论的、角色扮演的、观察讨论的、课外实践体验等等。这样学生在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中,不仅锻炼动手,动脑能力,而且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三、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探究性教学中我常常使用"实践性探究"学习模式和“情境创设探究”学习模式。

1."实践性探究"学习模式

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要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和正确的科学态度。这种模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问题的提出――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的实施-----观察并记录――做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小组同学根据学过的知识讨论分析实验现象,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比如:我在组织学生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首先教师启发学生找到实验变量,根据实验变量学生提出问题:“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吗?”并作出假设:“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在教材的提示下,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方案,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小组之间交流。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形成学习意识、正确选择学习方式和方法,与核心素养中倡导的学会学习相吻合。

2.“情境创设探究”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探索求知,从而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验技能。

比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学习过程中,教师播放一段种子萌发的小视频,或者展示一些植物的幼苗,并设置情境:“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呢?”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探究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实验提示的过程,教师提出探究的问题: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提供给学生进行探究需要的材料、用具,制定实验计划,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实验计划进行探究,但是实验中涉及的实验变量较多,这就需要学生对不同的条件下种子萌发的情况记录种子萌发情况的数据,根据不同的条件设置对照实验,依据探究实验变量唯一的理论依据,并结合实验数据,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才能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把教学的重心真正地转移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轨道上。

猜你喜欢
学案素养实验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比例尺(一)”导学案
最酷的太空实验